正文

幾個觀點供批判

(2023-01-30 10:04:33) 下一個

 

觀點1,任何自然語言都有歧義,這是語言界公認的常識。說語言本身沒有歧義,是使用語言的人造成歧義完全是搗漿糊。

觀點2, 語言之間歧義的差別是可以有客觀標準的,分析如下:

所謂歧義也就是語言清晰度不夠,我們不妨用攝影來做比喻。

要照出清晰的照片必須有這麽幾個基本的條件:像素高,色彩還原度高,高質量的變焦鏡頭。

像素相當於詞匯量,詞匯量越大,語言描述就越精確,很難想象某種語言對“動物”隻有一個詞,你如何告訴他人你看見了一個會動的有生命的物體?這個物體究竟是什麽?換言之,一個字如果承載了過多的含義,就容易造成歧義,如英語high,可以表示高度,也可以表示一個人很興奮,甚至暗示他/她吸毒。He is high這個句子就有很大的歧義。

就英語和法語而言,英語借用(或偷)了大量法語詞匯,在工業革命之前,英語在去除了希臘文和拉丁文元素之後,詞匯量少得可憐,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科技突飛猛進,大量的科學概念充實了英語 詞匯,但在社會學領域,法語的詞匯量還是大於英語,當今英語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英語單詞是原封不動的抄襲法語,如pork, chauffeur,buffet,chef,fatigue,moustache 等等。

世間萬物是五彩繽紛的,一個黑白相機不可能清晰的表達物體的原貌。語言的色彩反應在其功能的多樣化上,法語在這方麵又優於英語。比如法語名詞無論表示人還是表示物,都有陰、陽性之分。I am a baker在英語是一句很平常的句子,但法國人會認為這裏就有歧義,因為法語的baker有boulanger和boulangère之分。另外法語還有許多特有的語言現象,如自反人稱代詞,使得法語在表達主體和動作關係上更精準。

變焦鏡頭在語言上可以表述成時態。變焦鏡能看到眼前的景色,也可以看到遠距離的風景。如果隻有50mm的標準鏡,遠處的景物就模糊了,當然攝影師可以多走幾步或翻山越嶺,但這就增加了額外的負擔。

語言的變焦是時態,表達眼前的,過去的甚至將來發生的事情。這點上,西方語言旗鼓相當,總體看,法語略勝一籌,這也是為什麽法語被認為是the language of diplomacy,the safest language for legal purposes。自然,法國人對自己的語言感到驕傲,都德也用驕傲的筆觸寫下《最後一課》。 

雖然許多國際性文件都以英法兩種語言書寫,但同時明文規定,當產生歧義時,以法文版為準。除奧林匹克憲章外,還有知識產權組織的《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品公約》等等。(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Article37: In case of differences of opinion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rious texts, the French text shall prevail.

就不比較英語和漢語了,相信隻要沒有偏見,大家都會有一個公正的結論。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文言文和現代漢語。

文言文在詞匯量,功能多樣性和時態表達上都遠遠不如現代漢語,可以說,《論語》的每一句話都存在歧義。

現代漢語雖然有了很大的改進,但仍然有不少曆史遺留問題。最叫人詬病的是,同一個詞會承載相反的意思,如“敗”既可以表達“戰勝”又可以表達“戰敗”,救命和救火的“救”,養病和養花的“養”,恢複健康和恢複疲勞的“恢複”,同一個字的意義完全相反,這恐怕是漢語裏獨一無二的現象。最不可思議的是,否定詞在漢語裏似乎可有可無,好容易與好不容易竟然是一個意思!

如果說漢語的語義主要依賴語境,那麽就好比一張照片要依賴觀察照片之外,前後左右的景物才能準確看清照片拍攝的究竟是什麽,這張照片的清晰度可想而知。

觀點3. 文化(文明)的優劣也是可以客觀描述的,一個簡單粗暴的標準是,沒有發明輪子,沒有冶金的文明就稱不上真正的文明;一個閹割肉體和思想的文化就是劣等文化。

不展開了,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