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醫學

健康長壽,預防是最好的邏輯。
正文

致命狂犬病,中美預防的差異

(2020-08-23 05:12:41) 下一個

 

狂犬病(Rabies)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為致死率極高,讓很多人聞風喪膽。雖然發生率低,但是太致命,我們必須要提高警惕。上一期我們講了狗咬傷後打狂犬病,還是破傷風疫苗?。這一期我們就來重點討論一下狂犬病疫苗。?作為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我們必須了解什麽時候做預防,如何因地製宜的正確預防??

 

那什麽是狂犬病呢?

狂犬病是一種通過感染動物的唾液,經咬傷傳染給人的一種病毒性疾病。狂“犬”病,顧名思義,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被狗咬傷。在過去的100年裏,導致狂犬病的原因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1960年之前,狂犬病大多由於家養動物咬傷所引起;但是目前90%以上的病例都是野生動物咬傷所引起的。?死亡人數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20世紀初,美國每年大概有100多人死於狂犬病;而目前每年隻有1-2個病人死於狂犬病。這得益於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

 

世界範圍內,每年死於狂犬病的病例可以高達5.9萬。?在美國被狗咬傷造成狂犬病的病例至今沒有報道,而相對風險更高的動物是蝙蝠(美國狂犬病的第一殺手),土狼,狐狸,浣熊,以及臭鼬等。

 

2018年,佛羅裏達男孩因為蝙蝠抓傷,死於狂犬病

 

狂犬病會有什麽臨床表現?

如果是不幸被狂犬病病毒感染了,一般不會馬上致病致死,中間有一個潛伏期(Incubation)。病人剛開始的症狀可能和流感症狀類似,出現發熱,頭痛,身體疲軟等(別誤診為新冠哦),也可以出現咬傷部位發癢的情況,慢慢地病毒才會進入神經係統,出現焦慮,意識不清,和煩躁不安等情況,也有病人會出現譫妄,行為異常,幻覺,失眠,還有大家熟悉的恐水症(hydrophobia)。???

 

 

狂犬病為什麽致死率這麽高?

狂犬病的病毒會累及到中樞神經係統,導致急性腦脊髓炎。狂犬病因為沒有特效藥,一旦出現了神經係統方麵的體征,病人基本上就很難挽救回來了。?目前有記錄的幸存者還不到20例

 

被動物咬傷之後,怎麽辦?

?不管是被什麽動物咬傷,第一步都是及時清洗,可以用大量的清水或者肥皂水對傷口進行充分的清洗。如果是野生動物或者是不熟悉的動物,必須去醫生那裏尋求診治。?醫生會根據該地區的狂犬病發作情況,?傷口情況,哪一種動物的咬傷,該種動物是否可以做嚴密觀察等,綜合評估之後決定是否給你做狂犬病預防。同時,醫生會將病例上報給美國疾控中心,進一步的監測狂犬病感染情況。

 

 

如何做狂犬病的預防呢?

在美國,狂犬病的預防包括兩個方麵:免疫球蛋白(被動免疫)和4-5劑的狂犬病疫苗(主動免疫)——分別在第0,3,7和14天。如果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需要在第28天接種第5劑狂犬病疫苗(5針法)。如果臨床上懷疑狂犬病,需要馬上給病人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時間就是生命,不能等動物的狂犬病檢查報告。?如果之前已經打過狂犬病疫苗了,就隻需要在第0天和第3天接種2劑狂犬病疫苗。

 

在中國,除了“5針法”,還有“2-1-1針法”第0天在左右三角肌各接種1劑,然後在第7天第21天各接種1劑。

 

 

大多數人是被危險性較高的動物咬傷之後做預防,這屬於事後預防(post-exposure,PEP)。?其實,還有一類人是需要做事先預防(pre-exposure,PrEP)。這些特殊人群包括在狂犬病病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野生動物管理員

 

如果去狂犬病流行地區旅遊,可以谘詢家庭醫生,討論決定事先預防。事先預防的好處不是說被咬傷就不用打狂犬病疫苗了,而是體內已經有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咬傷後就不需要再打免疫球蛋白了,但是狂犬病疫苗還需要打2劑。另外,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延遲接種疫苗的風險,因為在一些落後的地區可能沒有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或者在野外,可能不能馬上獲取狂犬病疫苗。

 

在美國,被狗咬了最重要的預防是打破傷風疫苗,而不是狂犬病疫苗。中國屬於狂犬病流行區,如果是不慎被狗咬了,不是打狗,而是打破傷風疫苗和狂犬病疫苗。隨著中國狂犬病的發生率越來越低,希望2025年以前,可以消滅“狗傳人狂犬病”,人和狗可以更快樂的玩耍!

 

Take Home Message

總結:狂犬病致死率高,但是可以預防;

被狗咬傷需要當地醫生做疫苗的評估。

 

          

參考資料:

CDC

央視網

 

圖片視頻部分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