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醫學

健康長壽,預防是最好的邏輯。
正文

關於燒傷,這三個錯誤每天都有人在犯

(2020-06-19 14:21:48) 下一個

 

溫嶺油罐車爆炸,震動的不僅僅是當地人,視頻也在網絡廣泛流傳,震動了全世界。油罐車的爆炸引發了周邊大量民房及廠房的倒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截止目前,死亡人數已經高達20例。我的一些浙大前同事也趕赴了現場去救治傷員,好多重病人也被送到浙大的附屬醫院進一步治療。

 


遠在他鄉的我能做點什麽呢?突然想起我在門診診治病人過程中,從病人那裏收集到的一些燒傷處理的誤區這些錯誤非常有普遍性。想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一些受害的輕症的病人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對生活中的燒傷處理可以更加合理。

 

誤區一:

燒傷之後,大家想到的第一件事一定是降溫。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冰箱裏拿冰塊進行冰敷,以最快的速度將溫度降下來,從而挽救盡量多的被燒傷的皮膚組織。?但實際上直接用冰塊或者冰水降溫是禁忌,它可能會使燒傷的深度增加。?

 

 

正確做法:

首先需要去除導致燒傷的持續和皮膚接觸的東西,比如高溫的油,被燒焦的衣物等。然後用室溫的水或者涼的自來水衝洗。這個衝洗也不是越久越好,最好不要超過5分鍾。??另一種方法是可以用紗布浸水之後,敷在傷口表麵,這種做法不要超過30分鍾。?泡水時間太長了,會導致皮膚的水腫,結構疏鬆的皮膚更容易損傷。

 

醫生門診可能會怎麽做呢?一般會將冰箱裏的生理鹽水和室溫的生理鹽水進行混合,用混合液對皮膚進行降溫。需要降多低呢?將皮膚的溫度降至12度左右最為合適。?如果是小朋友,燒傷麵積大於體表總麵積的10%,需要注意監測小朋友的體溫。?

 

誤區二:

燒傷後,皮膚起水泡(Blister)很常見,有些“聰明”的人會用針頭把水泡內的液體吸除,甚至直接弄破水泡,從而來“加快”傷口愈合。這樣做不但不會加快愈合,反而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戳破或者弄破水泡後,就相當於給皮膚的屏障打開了入口,大量的細菌可以趁虛而入。?

 

 

正確做法:

如果水泡在一些特殊部位(例如腳底)影響日常活動,或者水泡特別大,而且每天都在變大,需要谘詢自己的家庭醫生。破掉的水泡需要做清創(debridement),尤其是那些已經壞死的組織,不然會影響愈合,還可能成為細菌良好的培養基。

 

誤區三:

燒傷之後用碘伏(又叫聚維酮碘povidone-iodine)消毒一下。出發點是好的,通過消毒,可以一定程度上預防感染的發生。但碘伏會減緩皮膚的愈合。普通的傷口,碘伏消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和普通的傷口不同,燒傷之後皮膚的愈合能力本來就降低了,使用碘伏就有點雪上加霜了。

 

 

正確做法:

自來水或者溫和的肥皂水清洗傷口,每天一次左右。如果堅持想用消毒水才安心的,可以選擇用不含酒精的洗必泰(Chlorhexidine)。

 

還要提醒的是:如果燒傷比較深,破傷風針(Tdap或者Td)一定要記得要打上。破傷風針的詳細介紹可以聽以下音頻:

 

科普講給你聽(4)-百白疫苗ABC

 

溫嶺油罐車爆炸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燒傷、燙傷、灼傷在生活中卻隨處可見。在美國,每年在有多於1,000,000的燒傷病例,有的輕,有的重。合理的、及時的處理可以減輕痛苦,加速愈合,減少感染,將皮膚損傷降至最低,將疤痕的可能性也降至最低。

 

最後,希望這些被燒傷的病人可以盡快的康複和從傷痛中走出來。Peace

 

Take Home Message

總結:燒傷處理禁忌冰塊

        切忌自己弄破水泡

        不建議用碘伏消毒

 

 

參考資料

uptodate

圖片部分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本文為科普學習

具體谘詢自己家庭醫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