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醫學

健康長壽,預防是最好的邏輯。
正文

這是個謎!談美國新冠死亡人數

(2020-05-17 06:21:15) 下一個

一個肺炎病人既是流感陽性,又有新冠病毒陽性,如果不幸最後死了,請問這個病人死於什麽?

 

如果一個病人突發心梗,送去醫院之後,搶救回來了,但是在院內感染了新冠,後來心梗二次發作死了,請問這個病人死於什麽?

 

這是最新的美國病例數及死亡人數,截止今日,新冠死亡人數將近9萬。那實際死亡人數到底會是多少呢?之前有些報道稱,一些並非直接死於新冠感染的病人,也計算進了新冠死亡病例;或者醫院盡量多的把病例死因歸於新冠感染(政治和經濟原因都有)等。這樣看來,實際死於新冠的病人應該比統計的會少一些。是這樣嗎?

 

今天美國CDC稱紐約新冠死亡人數可能被低估,這又是為什麽呢?

紐約市的死亡人數比往年同期增加了3倍

 

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

1、病人在死之前也沒能獲得檢測;

2、檢測假陰性的病例沒有被統計進來;

3、病人測陰性之後才感染新冠;

4、死於新冠的一些非肺炎病人。

 

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死亡人數的被低估

 

死亡原因分三種:

自己的錯,他人的錯,沒有人的錯

 

由於對新冠的恐懼,自殺的病人,算死於新冠嗎?

 

由於新冠疫情,其它病種的病人得不到及時救治不幸死亡,算死於新冠嗎?

 

關於這個新冠的死亡和相關死亡,有太多的問題。這個謎,我們留給流行病學專家慢慢解

 

對於大眾,我們值得慶幸的是新冠/流感肺炎死亡比例有了顯著的下降。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數據,這個死亡比例已經連續三周的穩步下降了。從第17周的占比21%,下降到了10.6%。因為新冠/流感樣症狀去急診就診的人數也明顯的下降了,總數不到急診病人訪問量的5%,連續6周下降了。

 

新冠/流感肺炎(PIC)

 

讓我們大家再接再厲,在獲得疫苗之前,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和自己的家庭醫生保持聯係,有問題及時谘詢解答,以免延誤病情。

 

 

參考資料:

CDC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xilaid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多提一句,重新開放是應該謹慎。
xilaid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在紐時報道的文字裏麵,記者既沒有挑戰CDC的“嚴格定義”,更沒有提出他自己的什麽“寬鬆定義”。
文中所列的幾個可能低估的原因,都是在CDC定義的幾個類別裏可能出現漏檢的疑問,何來“嚴格定義”“寬鬆定義”之說?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xilaideng ’:病死數目爭議的焦點是新冠到底有多嚴重,是“大流感”,還是嚴重威脅人生命的疫病,再由其判斷影響有關重開放的決策。你引用的“MAGA群組”的文章無非想通過“嚴格定義”新冠病死來減少數目,而紐時引用的疫情相關死亡數據是“寬鬆定義”來顯示新冠的危害之重。“嚴格定義”實際上做不到,流感病死統計也是相關病死,兩者相比新冠的嚴重性不言而喻。所以重開放需要謹慎。
xilaid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首先,假設你說的“新冠病死數”與我說的“新冠致死人數”相同,都是指死於新冠肺炎。
博主引用的那份CDC評估和你引用的這篇紐時報道,都不是在比較相關死亡與新冠病死/新冠致死的高低,因為兩者都不是在做美國數據與中國數據的比較。
他們想說的是,CDC公布的相關死亡人數可能比實際的相關死亡人數低,僅僅是討論美國的事情。
而我們華人,常常拿美國數據與中國數據比較,這才有了博主開篇問出的兩個問題,這才涉及新冠相關人數與新冠致死人數的區別。
回到紐時報道本身,記者認為CDC公布的相關死亡人數很可能低估,並列出了可能的幾個原因,但並沒有給出這些原因的具體數據。
文中的確是寫了幾個具體數字,但全都是CDC公布的,也就是記者認為低了的。
僅僅列出他方數據而不給出己方數據,這怎麽能說是“紐時文裏不光是估計,它有具體數字”?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xilaideng ’:紐時文裏不光是估計,它有具體數字,常年多死了多少,對比新冠病死數。你覺得數字是假的?正像樓主說的要較真新冠死亡有太多的問題,說疫情相關死亡總可以吧。疫情期間車禍、槍擊都顯著減少了,我估計因為保持社交距離連流感也會減少。相反在家“抑鬱而死”的不說沒有,跟這幾個死因大類沒法比。所以疫情相關死亡比公布的新冠病死數更多絕對是可信的。
xilaid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首先,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全篇討論的是新冠“相關”死亡人數,不是實際新冠致死人數。
其次,該文要末說“可能太低(probably too low)”,要末說“很可能低估(most likely undercounts)”,通篇猜測而已,遠不如博主引用的這份CDC評估嚴謹。
也有人對比過紐約州過去五年平均正常死亡人數與新冠疫情下的死亡人數,結論是“美國的數字絕對是高估的”。
(參見《美國新冠死亡人數,到底高估了還是少估了》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currentevent/2130245.html)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已經有人對比過正常死亡人數與新冠疫情下的死亡人數,結論是新冠病死(或疫情相關病死)算少了。見紐時的鏈接: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04/28/us/coronavirus-death-toll-total.html
6ba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laynice' 的評論 :

同意! 每天正常都死近千人,按死亡概率算,萬分之3
6ba6 回複 悄悄話 那為什麽不提紐約市本來正常死亡人數呢? 每天老病死病1000人左右,有減去這個數嗎? 怪不得有人質疑報大數,好多領救災物質。醫療船,方倉醫院才用了十分一,嗬嗬
JinCa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laideng' 的評論 : 多謝指正和評論!
xilaiden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提供鏈接。
但博主所說“今天美國CDC稱紐約新冠死亡人數可能被低估”與原文不符。
應該加兩字“今天美國CDC稱紐約新冠相關死亡人數可能被低估”。
這份CDC評估是討論相關死亡人數,不是“實際死亡”。
博主的第二個問題爭議不大,感染新冠後又心梗二次發作死了的病人會被美國計入新冠相關死亡人數,進一步細分時是屬於有基礎病的,再進一步細分時是屬於有心髒病的。
第一個問題涉及的例子理論上存在,但實際上很難發生,對數據統計意義不大。
JinCa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laynice' 的評論 : 這是個不錯的算法,記得有好多人還去Wuhan火葬場統計數據。
JinCar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laideng' 的評論 : 謝謝回複。各種說法都有,這裏有鏈接,你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9/wr/mm6919e5.htm?s_cid=mm6919e5_w.
playnice 回複 悄悄話 Birx說可能被高估。最公平的算法是把今年的死亡數與往年的相減。
xilaideng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說“今天美國CDC稱紐約新冠死亡人數可能被低估”。
請博主提供一下消息來源好嗎?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