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醫學

健康長壽,預防是最好的邏輯。
正文

最新研究:為什麽講英語會增加新冠感染?

(2020-05-16 06:40:51) 下一個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可能都會覺得奇怪,語言怎麽可能對病毒的傳播會有影響呢?在做進一步分析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最近的研究報告。

 

這是一項來自美國國立衛生院(NIH)的研究,研究的對象是沒有症狀的新冠病毒攜帶者。為什麽會選擇無症狀的感染者進行研究呢?因為這部分人群越來越被認為是新冠病毒的重要傳播人群。這部分人群因為沒有症狀,可以進入各種場合,周圍的人也會失去警惕。該研究觀察的是,這部分人在說話的時候會產生多少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在空氣中懸浮多久?

 

 

該研究用的方法是高敏感度的激光散射(Highly sensitive laser light scattering)。研究發現,大聲地說話可以產生每秒鍾數以千計的飛沫。如果這些飛沫是在密閉的空間內,需要經過8到14分鍾才會沉降到地板上。這一實驗恰恰為之前提出的密閉空間內氣溶膠傳播(airborne)提供了依據。

 

有了這個研究作為基礎,我們就可以來分析一下英語和中文的差別了。所有學過英語的人,估計在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都被一個發音所困擾,那就是“TH”。因為中文裏沒有這個發音,大家剛開始的時候需要花非常大的功夫來練習這個發音。們來仔細想一想當初是如何練習的,回顧一下當年的痛。

 

 

相比於其它發音,在我們發這個“撕”的音時,很明顯會產生更大量的飛沫。或許這也是新冠病毒在歐美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哦。

 

這麽說來,我們是不是要少說英文,多說中文了呢?其實更好的預防,還是帶口罩。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視頻:戴口罩非常明顯的降低了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從而不給新冠病毒有播散的機會。口罩讓我們杜絕了“毒”從口出

 


高敏感度的激光散射研究【NEJM】

 

仔細看了視頻的朋友會發現,“Stay healTHy在發最後一個音時,飛沫最多。您知道了,您周圍說英語或者學英語的人知道了嗎?Stay saFe” 應該比“Stay healThy”更加安全一些。

 

Take Home Message

總結:說中文要比說英文安全哦,

發音方式的不同會影響飛沫的產生。

在疫苗出來之前,口罩就是我們最好的預防。

 

 

圖片和視頻來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明秋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有趣的視角。
Fanreninus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很有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