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四彎風(西醫病名:特異性皮炎,異位性皮炎,過敏性濕疹)

(2024-05-22 04:56:56) 下一個
病因病機
 
由於先天不足,稟性不耐,脾失健運,濕熱內生,複感風濕熱邪,蘊聚肌膚而成;或營血不足,血虛風燥,肌膚失養所致。
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於兩側對稱的膕窩、肘窩、踝關節內側,病初,可見患處紅斑,繼而出現丘疹、水泡,自覺瘙癢,日久患處皮膚變厚而粗糙,反複發作,時輕時重,遷延難愈。
本病中醫分三個證型:
 
濕熱內蘊證
 
四彎處出現紅疹、水泡,瘙癢伴有滲出、結痂,舌紅苔薄黃,可選用導赤散加黃連、車前子。
 
脾虛濕盛證
 
患處皮膚黯淡,小兒麵黃,乏力,舌淡苔黃或膩,脈緩弱。可用參苓白術散加減。
 
陰虛風燥證
 
患處皮膚幹燥、脫屑,舌紅少苔脈細,可用地黃飲子加防風、苦參、夜交藤等;以陰虛為主,用滋陰除濕湯加白蒺藜、苦參、熟地等。
 
2、外治法
 
地膚子20g、蛇床子20g、苦參30g、白礬10g煎水外洗。
 
3、放血療法
 
取大椎穴、肺俞、膈俞局部消毒後,點刺放血。

4、針灸治療

取曲池、血海、風池、風市等穴位針刺治療,瘙癢明顯者,可同時取神闕穴拔罐治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