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外寒裏熱,上熱下寒

(2024-05-20 05:00:04) 下一個
先說一下“寒包火”吧,屬於外寒裏熱,體表風寒外束,體內一團火悶在裏頭,這種情況常見於感冒發熱,哮喘、肺炎,會有什麽表現呢?
 
怕冷怕風的同時煩躁口渴,怕風怕冷是因為體表風寒散不出去,口渴煩躁是因為內熱鬱積在體內,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平時體質是比較好的,屬於“實證”。
 
治療上既要用“麻黃、桂枝”這類辛溫藥散風寒,又需要“石膏、芍藥、黃芩“這類寒涼藥清熱,代表的方劑有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
 
和“寒包火”比,“上熱下寒”常見多了,很多小朋友都是這種情況,脾胃虛寒,肺熱,用清熱藥,呼吸道症狀緩解,但是胃口不好了,大便不成型,用健脾溫補的藥,肺熱又起來了,這種體質需要溫清並用,不能偏執於一端,顧此失彼。
 
總結一下:“寒包火”多見於外感病,一部分哮喘也屬於這種情況,“寒包火”屬於寒熱錯雜中的“實證”,患者/患兒平時體質比較好。
 
“上熱下寒”則比較常見,上焦熱與中焦或下焦的虛寒,在治療上存在矛盾,需要同時處理,
 
外熱內寒是什麽情況呢?這種比較少見。
和上熱下寒是一樣的,有種特殊的情況叫做“陰盛格陽”,非常危險,也很少見,體內的陰寒特別重,把人體的陽氣驅趕出去了,形成外熱內寒,本質上一種真寒假熱,見於危重病人,患者雖然有高熱,煩躁,口渴等“熱象”,但都是假象,真實的情況是體內陽氣無處藏身,
 
無痕刮痧,肝經,脾經該怎麽做呢?
肝經:食指末節螺紋麵
 
作用:清肝經能平肝瀉火,熄風鎮驚,解鬱除煩。
 
操作:一手持小兒食指末節,用另一手拇指螺紋麵推小兒食指螺紋麵為補肝經;由指根向指尖也方向直推,稱清肝經,反之為補;補肝經和清肝經為推肝經,推100~500次。
 
無痕刮痧:補法,從指尖推向指根,3組,每組27數,清則反之,3組,每組20~30數。平補平瀉,3組,每組20~30數。
 
應用:常用於驚風、抽搐、煩躁不安、五心煩熱。多與掐揉小天心、掐老龍合用。
 
注意事項:肝經宜清不宜補。若肝虛應補時,則需補後加清或以補腎經代之,稱為滋腎養肝法。
脾經:拇指橈側緣或拇指末節螺紋麵
 
作用:補脾經能健脾胃、補氣血;清脾經能清熱利濕。
 
操作:從拇指橈側邊緣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脾經,反之為清脾經。清補脾,來回推為平補平瀉。一般推100~500次。
 
無痕刮痧:補法,從拇指橈側邊緣由指尖推向指根,3組,每組20~30數,清則反之,3組,每組20~30數。平補平瀉,3組,每組20~30數。
 
應用:補脾經,多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積、腹瀉、咳嗽、消瘦等,常與揉中脘、摩腹、捏脊、揉足三裏等合用;清脾經,常用於濕熱熏蒸、皮膚發黃、惡心嘔吐、腹瀉痢疾等,多與清胃經、清小腸、揉板門、清大腸合用;清補脾,多用於乳食積滯引起的脘腹脹滿、噯氣納呆、矢氣臭穢,常與揉板門、運八卦、直推中脘、分腿腹陰陽合用。
 
注意:小兒脾常不足,不宜攻伐太盛。一般多用補法,體壯邪實者方能用清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