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近年來,八方的努力,向著“不裝”而已。覺得。

(2022-11-06 14:45:23) 下一個

近年來,八方的努力,向著“不裝”而已。覺得。

 

看到第三人稱的小說,怎麽都覺得進了江湖;“從顏寧高調回國看….”的嘈嘈中,從沒指望聽到句真話;《白鹿原》的頭幾章,尚見幾個真人形,黨一進入,就像看皮影了;“放我走”“這一家子都是強奸犯”,真得一中國發顫。

 

時代的呼聲,很溫柔:嘛嘛,誰誰,啥啥。別摻和,行不?

 

阿爾法狗,鬥不過,我躲得過。不就得了。偏…… 

 

清不了零的。卻昂起頭來強。村裏人都知道:“死要麵子,看你能撐多久?”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的唐宋火氣,“麵壁十年圖破壁”的軸勁,“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的較真,如今退火慫成“老兄,少裝”“姐,別裝成嗎?”

 

看起來不易。李雪琴隻率真了半回,下半回調侃自己,明明顯顯的“涮”了;吐槽大會脫口秀,覺得挺裸,其實作秀。

 

在漢語的世界裏,識字好像化妝。識字而又能“全家死”的,真可謂“不忘初心”,聽到生好感。

 

《水滸》沒有魯智深,聽個啥?《紅樓夢》,信它個鬼!

 

滑文學城有年,聽到的不裝有二:

 

1,鐵鏈女事發,立聞“美國也有”。

 

2,“死全家”。

 

不問檔次,但求不裝。這年頭,還能圖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