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嗯,挺愛幹的活兒。
正文

拜習會為中美關係裝上的安全護欄牢固嗎?

(2022-11-16 20:13:44) 下一個

360截圖20221116230425398.jpg

格致夫:拜習會為中美關係裝上的安全護欄牢固嗎?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印尼G20峰會前舉行一場長達3個多小時的會晤,受到全球輿論聚焦關注。

有評論認為,這次會晤很可能以新冷戰兩超級大國首次峰會的身份載入史冊——主宰地球事務的是中美兩強,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動侵烏戰爭,令其在道義、軍事、經濟上靠邊站。而習近平效仿美國總統慣例,首次空運中國版野獸大車隊隨訪就是一個恰當象征。

一般認為,這次峰會可能成為中美關係一個新拐點——雙方都有足夠理由致力於改善已經變得相當糟糕的中美關係。其中的核心舉措,就是相互為對方劃下所謂的紅線。而與其說是紅線,倒不如說,為中美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演變裝上“安全護欄”,以規避這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出現失控墜入深淵的危局。

 

這裏的負麵護欄是:
——拜登在抱怨中方對台政策‘咄咄逼人’的同時,申明了中國所需的美方立場:華盛頓的一中立場沒有改變。而美方的紅線一如既往:美國反對任何一方改變台海現狀。
——習近平在抱怨美國一些政客蠶食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同時,也明確中方不會放棄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而中方首要紅線也是一以貫之: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實現兩岸統一,任何外部勢力不可阻擋。

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甚至在會見多國首腦檔期難以安排的情況下,為下麵這番話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後者表態說:“聯合國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觸碰的紅線,必須得到尊重。”

 

雙方的正麵護欄更是顯而易見:
世界上很多重要事務,包括應對俄烏戰爭,反對普京的核威脅,應對氣候變化,挽救中美互利的經貿合作,以及應對全球經濟衰退挑戰等方麵,均有賴於中美兩大國的實質性合作。

而此番中美峰會的微妙態勢,令人想起50年前尼克鬆訪華“改變世界的一周”——重新定義了美蘇中大三角關係。
當年的大背景是,北約與華約之間處於冷戰正酣之中;美國更陷入越戰泥潭難以自拔;而中國則因珍寶島之戰受到前蘇聯戰爭(包括核打擊)的嚴峻威脅。解凍中美關係就成了北京和華盛頓的共同需要。而其立竿見影的成果之一就是中美冰釋前嫌,形成應對中國北方大鄰居挑戰的雙贏新格局。

而今天的重大區別是,中國早已不再是三國中最不起眼的那個,中俄夥伴關係亦達冷戰落幕以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且兩國都麵臨美國的強勢幹涉與遏製。尤其是中美之間,都將對方視為本國最大安全挑戰,兩國尋求改善關係和有限合作,在最高意義上,也不再以雙贏為基調,而是在全球博弈的大舞台上,尋求各自止損以及利益最大化。

在此大背景下,在美國遏製中俄的全球戰略框架之內,拜登的直接目標之一是在中俄之間打入楔子,即通過改善中美關係,實現有限合作,離間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夥伴關係。
而在不影響中俄夥伴關係的前提下,習近平的基本策略是,為力避修昔底德陷阱,致力於維持中美之間鬥而不破的有限合作關係,為中國第二個百年複興遠大目標贏得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理清了這些基本矛盾與背景,再來看標題中的問題,答案也就比較清晰了。

 

拜習會為中美關係安裝的新護欄牢固嗎?

答案既是否定的,又是肯定的。

無論習近平怎樣強調中美合作的必要性和無限空間,所謂有一千個理由搞好中美關係,沒有一個理由搞壞之,以及世界有足夠的空間容得下中美兩大國,等等,都無法掩飾中美在意識形態基本追求與全球目標上的根本矛盾與衝突。

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容不得任何潛在挑戰:包括但不限於軍事霸主地位,國際金融體係領導地位和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以及以美國為中心的戰後國際秩序與規則製定者地位。
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百年曆史敘事是中國人的共同夢想,更是中共提高到執政合法性的政治敘事和邏輯。不幸的是,這個宏大目標的任何進一步逼近,都難免構成對美國某方麵領袖地位的潛在挑戰,敏感的美國人也就不可能有容忍的足夠肚量。美國國會關於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議案以零票反對的驚人結果獲得驢象兩黨完全一致通過,就是一個典型例證。

在這個意義上,期待中美關係新護欄有多麽牢固,難免顯得有幾分幼稚。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隻要在觀察中美關係時沒有失去基本理性,就不難達成一個基本共識:在各種挑戰日益嚴峻的當今世界,“孤立中國既不現實,也不理智”。即使中美都將對方視為本國安全的主要威脅,即使美國將有效遏製作為基本策略,僅僅從各自經濟、安全等切身利益出發,避免相互衝突,在眾多領域實現有效合作,也是符合兩國最高利益的明智之選。

此次拜習會,一談就是3個多小時,且是在放棄“逐步口譯”,而采取了同聲傳譯的模式下,足見雙方的務實與負責態度。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擬定明年初訪問中國,落實兩國元首會見成果,也是切實改善中美關係的明證。

此外,此次G20峰會成功發表一份共同聲明,對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深表惋惜” 。中國作為俄羅斯的夥伴國,簽署了這一聲明,亦可解讀為中國塑造負責任大國形象,為促進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而刻意釋放靈活與務實信息。

而重點是,讓世界上最重要的這對雙邊關係惡化至失控、觸礁、擦槍走火,甚至發生熱戰的境地,不僅是中美兩國不可承受之重,也是世界不可承受之重!隻要兩國元首不是瘋子,就絕對不會容許這類局麵的發生。從這個意義上講,中美關係新老護欄又必然具備一定的牢固度,也是無疑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格致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岸-影' 的評論 :
首先,謝謝詳盡評論!海外華人圈的政治氛圍並不健康,人雲亦雲的盲目跟風比比皆是。難得有這樣的獨立思考,點一個大大的讚!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過去對中國的承諾是所謂“四不一無意”,如今已經違反了全部四不的內容,大概也就是無意與中國冷戰是真心話。
這次會談,據說美國提出了新的承諾,”五不四無意”,不過都是嘴說而已,中國也不會相信。
今年是中美軍事實力對調元年,美國不論官方還是民間智庫都承認了,這是美國如今不得不收縮的原因,退出了第一島鏈。但美國這次參與會見的人中沒有財政部長和貿易代表,這意味中美貿易戰不會停止,也就是過去的對四不的違反並沒有改正的意思,中國自然也就不會信任美國。
這次會麵是美國方麵強烈要求的,中國方麵目前專注全球化2.0,不重視歐美,因此如果習拒絕會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以中國文化,會給這個麵子。拜登需要這個會麵,對內安穩美國企業界,對外安穩亞洲,隻要沒與中國公開鬧翻,亞洲國家就不需要選邊(選邊隻可能選中國)。
習近平馬上要求沙特出訪,理論上這是簽署石油人民幣,這是美元霸權走向破產的起始點,因此在勢態上居上風。
美國最大短板是不論索羅文還是布林肯,都不是中國專家(兩人都屬於歐洲專家),對東方文化一無所知,這是布林肯搞砸了阿拉斯加會議的主要原因,過於傲慢。
這次會麵的唯一成果是布林肯明年初去中國,應該是談一些細節。而中國對應人員是王毅,那麽會是誰比誰狠不難想象,類似布林肯這種外交童子軍本來在美國不應該有這種地位。
如果美國有實力,是一定會在亞洲挑起軍事危機的,就如在歐洲實行北約東擴引起烏克蘭戰爭一樣,廢掉歐洲那樣廢掉亞洲。
無奈如今中美軍事實力差距太大,美國60艘軍艦對陣中國360艘一流軍艦(美國軍艦並不是隱形的,而中國的是),戰機差距更大,這是美軍最近撤出在亞洲的全部F15的原因。美國現在隻能是依賴經濟手段與中國競爭,但芯片業的危機讓美國的芯片法前途不定,打壓中國芯片業,也讓美國芯片產業麵臨破產。
拜登使用了最無能的班子,把自己逼到了絕境。中國使用拋美債美元作為懲罰,帶動世界前十大美債債權國拋,甚至包括日本,使得市場上美元過多,美聯儲升息縮表降通膨就無效。
中國很清楚,美國也清楚,如果亞洲十年內沒戰爭,東升西降就必然發生。

xiaoxiao雨 回複 悄悄話 i do not biden can handle xi. they ay are living in two different language world. so they have different expression even for same fact.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持續緊張關係中的一個小緩和,不影響大的方向,對雙方都是如此。
太空風 回複 悄悄話 同聲傳譯是因為各說各話,都是念事先準備的文稿
modems 回複 悄悄話 習蠢這樣的二愣子記打不記好,狠揍丫的就對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