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酥酥

和誰在一起高興,就和誰在一起,不管親人還是朋友。
正文

60分的老爸最棒!

(2022-06-18 09:52:31) 下一個

什麽樣的父親才能養出不缺愛的孩子
                                  
武誌紅 天雅

上周末,我走在街上,迎麵走來一對父子。

兒子大約34歲,不停地提出各種古怪問題;父親則牽著兒子的手,溫和、耐心地回答……

那一刹那,我內心竟萌生出一絲感動。

為什麽感動?

也許是因為——這般與父親和諧相處的場景,很多孩子可能從未擁有過。

今天借此契機,我想和你聊一聊:何為一名好的父親?

 

 

 

 

 

 




這段時間,我反複看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豆瓣9.2。

看的過程流了幾次淚。

影片取材於真實故事,主角是非裔美國人、投資專家克裏斯·加德納。

他曾是一名瀕臨破產的落魄業務員,妻子忍受不了貧窮而離開,他一個人帶著3歲的兒子流落街頭,曆經生活千般虐。

影片真正打動我的,不是克裏斯一路奮發圖強,最終成為金融大亨的勵誌故事;

而是,在父子兩人貧困潦倒的人生至暗時刻,兒子依然堅信,並深情地注視著克裏斯:“你是個好爸爸。”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父母必看的教育類電影,它完整地詮釋了:何為一名好的父親。

將影片看了10遍,我得出一個結論:60分爸爸」就是最好的爸爸,能夠養育出最健康的孩子。

也就是說,你不能是糟糕至極的壞爸爸,也不必是十全十美的好爸爸,剛剛好就可以了。

01

  什麽是「60分爸爸」?

克裏斯就是一位典型的「60分爸爸」。

在這60分裏,他是英雄,是依靠,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在這個過程中,他努力做到2點:

 01  無論何時何地,絕不放棄孩子。

在影片中,妻子的2次離開,都是在克裏斯最無助、最落魄的時候。

一次是他因為付不起18美金車費,被司機追著滿街跑;另一次是他因為拒付交通罰單,被交警拘留了一整晚。

明明自身難保,自顧不暇,克裏斯卻堅定地懇求妻子:“請把孩子留給我。”

因為他始終堅信:自己能成為一名好父親,能照顧好兒子。

 02  在殘酷的現實裏,為孩子創造快樂。

妻子離開後,克裏斯一邊背負著生活的重擔,一邊努力把陽光帶給兒子。

有一天晚上,他因為交不起房租,被房東趕了出去,帶著兒子來到地鐵站,他一籌莫展,深感挫敗。

為了不讓兒子喪失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他跟兒子玩起了“穿越遊戲”——想象坐上時光機回到遠古時代,為了躲避恐龍追殺而躲進山洞(廁所)裏。

當兒子沉沉睡去以後,他坐在廁所的地板上抱著兒子的頭,淚流滿麵。

寫到這裏,不由想起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所講的:不含誘惑的深情。

他認為,父母對孩子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愛著你,且不給你設任何條件。

影片中克裏斯對兒子無條件的陪伴與給予,就是「不含誘惑的深情」

正如他對兒子所說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但這份深情,他隻能做到60分。

在剩下的40分裏,他是一名失敗者——會食言,會發怒,會有很多無能為力的時刻。

推銷不出商品,挽留不住妻子,生活質量每況日下。

為了追14塊錢的債,他半夜在朋友家破口大罵;

為了爭奪救濟站的床位,他跟路人大打出手……

用60分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剩下的40分,向孩子坦誠自己的局限與無力。

從中讓孩子感受到:

爸爸是愛我的,會竭盡所能地保護我;但爸爸不是萬能的,也會有做不到的時候。

02

為什麽說「60分爸爸」是最好的爸爸

  100分爸爸」不是更好嗎?

來到這裏,你可能會問:

為什麽說「60分爸爸」是最好的爸爸,「100分爸爸」不是更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一個故事。

一位爸爸,是高級知識分子,學識淵博,他的兒子15歲,嚴重厭學,成績非常差。

他非常著急,帶著兒子前來做谘詢,結果發現原因是:這位爸爸太能幹了,對兒子的關注太積極了——

兒子平時學習一遇到難題,爸爸就可以立刻想出好幾種解法,並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兒子。

結果就是:

第一、兒子不用獨立思考了;

第二、兒子很多寶貴的嚐試就被破壞了。

因為對爸爸來講,解決這些難題就是舉手之勞,小菜一碟。

而兒子如果要獨立解決,常常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耗時耗力,還很容易受挫。

但爸爸卻忽略了:

對孩子來講,獨立戰勝困難、完成任務的過程,會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即“我很棒”的感覺。

如果孩子總覺得“爸爸很厲害而我很無能”,他會不自覺地依賴爸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會不斷消退:

“反正爸爸都能搞定,我還操心什麽?”

久而久之,厭學情緒就產生了。

100分爸爸」,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對孩子的一種抑製,會削弱孩子獨立成長的積極性。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0分爸爸」——

即完全無法給孩子提供愛與支持,甚至在孩子成長中常年缺席的“隱形爸爸”。

這裏我就不詳細舉例說明了。

總的來說,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出現2個極端。

內心嚴重缺乏力量——

毫無主見,凡事都聽從、依賴於母親或伴侶。

比如:媽寶男,某些把老公當爸爸的女性……

過度野蠻,無法無天——

缺乏規則與邊界,常冒犯別人而不自知。

比如一些從小缺乏父親管教的“問題少年”……

 

 

 

 

 

 

 

 



03

60分好爸爸」的聯結,注入能量

40分壞爸爸」的授權,允許超越

與以上2種狀態相比,「60分爸爸」無疑是最值得提倡的。

60分裏,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

也就是前麵所說的「不含誘惑的深情」。

在這份深情裏,父親給孩子架起一座聯結情感的橋梁——

有愛,有熱情,有生命的能量在流動。

從中,孩子會感受到背後堅實的支撐,和發自內心的喜悅與飽滿。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能夠不斷體驗到來自父親的深情,那麽,他會發自內心地認同父親,將父親視為成長的榜樣。

當把這份感覺帶到生活中,他不會過度懼怕失敗與挫折,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正向的榜樣,時刻給他力量,指引他勇往直前。

但就像前麵所說的,如果父親太過完美,就會無形中抑製孩子自我的成長。

也因此,做一個60分的榜樣就好了,在剩下的40分裏,向孩子坦誠自己的局限與無力。

關於自我,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有一個很直觀的形容:

 

 

 

  04

  如何成為「60分爸爸」?





那麽,要如何成為「60分爸爸」呢?



通俗來講,就是:



能做到的部分,努力去做;

做不到的部分,坦然接受。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



它需要誠實地區分:「做不到」與「不願意」。



和孩子約好周末一起看電影,爸爸卻忙著加班做PPT爽約了,這就是典型的「不願意」。



因為隻要他願意,他完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合理地規劃時間,預留半天去陪孩子。



真正的「做不到」,是指你真真切切地努力過了,但現實條件確實不允許。



在影片後半部分,克裏斯好不容易成為了證券公司的實習生(無底薪)。



別的同事都是7點下班,而他必須在5點下班去接兒子,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救濟站排隊等床位。



為了提前2小時完成工作任務,他每天連水都不敢喝,從而節省上廁所的時間。



有一次,眼看就要錯過公交車了,父子2人狂奔向公交站,途中,兒子的玩偶不幸掉落,那是他最喜歡的美國隊長,但克裏斯卻緊緊拽著兒子奔跑,一刻也不敢停留。







因為一旦錯過公交車,就搶不到救濟站的床位,同時也意味著:父子2人晚上要露宿街頭,沒錢吃早餐。



從中可以看到,克裏斯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兼顧工作和孩子,他不是「不願意」幫兒子撿回玩偶,而是他真的「做不到」。



也就是說,麵對孩子的需求,



你沒盡力就說做不到,是逃避;

你盡力了依然做不到,是真誠。



兩者的區別在於:



你是否有當一名好父親的決心?



隻要擁有這份決心,並願意持續為它付出努力,哪怕最終做不到,你也已經是一個好爸爸了。



透過影片原型——克裏斯·加德納的成長經曆,我看到了這份決心。



他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常年缺席,繼父具有嚴重的暴力傾向。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深感痛苦與恐懼,並暗暗下定決心:



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好父親;

絕不放棄、虐待自己的孩子。



在這份決心的驅使下,他成為了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模樣——



盡管當一個單親爸爸充滿艱辛與挑戰,但這種境遇也激勵著他不能自暴自棄。



最終,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投資專家,也獲得了兒子發自內心的認可。







05

寫在最後









這是一篇關於父親的文章。



那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怎麽辦?



這個問題,我想繼續通過影片的原型——克裏斯·加德納的成長經曆來回答。



就像前麵所講的,小克裏斯的父親常年缺席,繼父充滿暴力。



在他8歲時,母親與繼父發生嚴重衝突,雙雙被關押。



在看護所裏,舅舅亨利在他最需要父親形象的時候出現了,成為了小克裏斯的榜樣。



受舅舅海軍服役經曆的影響,小克裏斯在高中畢業後應征入伍,並一步步成長為堅強勇敢、有責任有擔當的好男人、好父親。



從中不難看出,孩子即便沒有一個好的父親,也依然可以從身邊的其它男性身上,獲得正向的父性能量,並以此為榜樣不斷完善自己。



就像克裏斯·加德納在《當幸福來敲門》裏所說的:



“每個人都有十足的理由和借口,屈從於身邊的負麵事物;



但也可以決心走另一條路,而不是任由環境把自己塑造成糟糕的樣子。”



所以,對於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可以鼓勵孩子多靠近身邊具有正向力量的男性,比如外公、舅舅等。



一旦建立起彼此聯結的橋梁,父性力量就會源源不斷地灌注進孩子的生命裏,點亮他走向另一條路的決心與勇氣。



從中,孩子會一點點實現成長與突破,一步步創造屬於自己的完整人生。



謹作此文,獻給所有在育兒道路上負重前行的父母們。



願你一切安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我看"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時也流淚了,Will Smith真是一個好演員。這篇文章很有說服力,誰都不想活在父親巨大的身影下,太沒意思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