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酥酥

和誰在一起高興,就和誰在一起,不管親人還是朋友。
正文

曹禺---渣男?

(2022-05-22 15:23:41) 下一個

劇終人散情難了

    時間背後 
 
 
 
 
 

 

鄭秀在1932年考入清華的時候,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鄭秀讀的是法律係,這方麵應該是受家庭的影響,她的父親是當時最高法院檢察署的檢察長。
 

鄭秀家境優厚,人又漂亮,這樣的女孩子一入校,當仁不讓要進校花榜的,所以很快也就出現了眾多的追求者。

 
其中,西洋文學係有一位萬同學,邀請鄭秀參加校園的演出活動,他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對鄭秀展開追求。
 
冰雪聰明的鄭秀早就看出了這位萬同學的意圖,但她覺得兩人不合適,她喜歡那種高大時髦的男子,萬同學個子不高,衣著還有點寒酸,不是鄭秀喜歡的類型。於是,鄭秀禮貌地回絕了他。
 
哪知道這位萬同學並沒有因為被拒絕而泄氣,他使出了軟磨硬泡的功夫,此後,他的情書一封接著一封,像雪片一樣飛來。
 
當時的外文係還有一位跟萬同學同歲的錢同學,他是猛追剛入校的另一位趙姓美女校花,可是那位美女校花嫌棄錢同學小家子氣,還公開嘲笑了他。錢同學就是錢鍾書,求校花而不得,他就轉而追求那位校花身邊的閨蜜楊絳去了。
 
錢同學的打法在校園是以“滑稽可笑”而鬧得盡人皆知,而這位萬同學的招式就有點可怕了。萬同學除了寫情書,還不分白天黑夜地跑到鄭秀宿舍附近守候,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
 
與錢同學的單方麵猛追相比,萬同學可算是近乎於瘋狂地追求了。
 
沒過多久,萬同學的身體就熬不住了,他病倒了,躺在宿舍,嘴裏念叨著鄭秀的名字,一邊歎氣,一邊哭泣。
 
這情形把宿舍裏的同學可嚇壞了,他們接連去找到鄭秀,說你快來看看吧,萬同學快瘋了,我們也被他鬧得沒法睡覺,他這樣子下去會出事的……
 
鄭秀最後還是心軟了,前去探望萬同學,那時的她哪裏會曉得,當她邁出這一步的瞬間,他們彼此的命運,將會出現怎樣意想不到的改變。
 
兩人開始交往後,萬同學心情大好,文思也似如泉湧。暑假期間,他要留在學校寫一部話劇,鄭秀為了陪著他,就跟家裏謊稱自己要留校補習功課。
 
創作期間,萬同學寫完一頁,鄭秀就為他工整地抄錄一頁。
 
不久,這部講述兩個家庭三十年恩怨的四幕話劇《雷雨》發表在《文學季刊》上,萬同學把自己的名字“萬家寶”的“萬”字上下拆開,然後取“草禺”的諧音為“曹禺”做自己的筆名。
 
在這部話劇中,萬同學將自己追求鄭秀的部分情節移植到了愛戀四鳳的周家二少爺身上。
 
那一年,曹禺24歲,一舉成名。
 

Image

 

鄭秀畢業後回到南京,曹禺也到了南京的戲劇專科學校任教。曹禺在南京拜見了他的高官嶽父,不久就與鄭秀舉辦了婚禮。
 
抗戰時期,南京劇專因戰火一路轉遷,而後落腳在江安。
 
曹禺在江安劇專教學時,鄭秀已經生下了大女兒,正懷著二女兒。就是這段時期,曹禺和鄧譯生好上了,這件事就連劇專的學生們都知道了,鄭秀卻還沒有任何察覺。
 
在江安,曹禺的學生到家裏來來往往比較多,鄧譯生也是其中之一,鄭秀起初並沒有在意。
 
鄧譯生後來改名方瑞,她是曹禺學生的姐姐,也是後來曹禺劇本《北京人》裏麵女一號“愫芳”的角色藍本。
 
有一天,曹禺正在入神地讀著方瑞寫來的書信,被鄭秀發現後,他就把信紙快速地塞到自己嘴裏,吃掉了……
 
曹禺與方瑞同居後,鄭秀在銀行裏找了份工作,獨自帶著兩個女兒生活。曹禺提出離婚,鄭秀不願意,她期待丈夫有一天能回心轉意,重新回到她和孩子的身邊。她還常常自責沒能看好自己的丈夫,才讓他有了外遇。兩人就這樣,各自過了十年。期間,曹禺曾和李玉茹相識並互生愛慕。
 
到1950年,曹禺托人去勸說,那人告訴鄭秀,這樣下去對曹禺很不利,會影響他的工作和前途,鄭秀無奈,最終同意跟曹禺離婚。
 
鄭秀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後,辦理人把協議書遞給曹禺,鄭秀看著曹禺接過協議書,看著曹禺簽下名字,當曹禺寫完最後一筆時,她突然大聲哭喊:我是因為愛他才同意離婚的……這一幕,讓在場的雙方見證人都掉淚了,這其中就有周有光與張允和夫婦。
 
離婚後的鄭秀辭去了銀行的工作,到她的母校北京貝滿中學去教書,後來她又到了聾啞學校去工作。
 
運動期間,曹禺被批。為了保護曹禺,鄭秀一狠心,把當年曹禺寫給她的情書全都燒掉了,那些是她珍藏多年的寶貝,她怕被人翻出來對曹禺不利。
 
曾在劇專是曹禺學生的呂恩回憶說,曹禺被關牛棚時,天沒亮就起來幹活,有人望見遠處一個人影站著不動,走過去一看,那人是淚流滿麵的鄭秀。
 
那時,曹禺和方瑞也生了兩個女兒。曹禺被下放,方瑞身體不好,常年吃藥,一直沒工作。而鄭秀的兩個女兒都已經長大,大女兒是醫生,二女兒在北影工作。鄭秀便想方設法去幫助方瑞和她的兩個還在上學的女兒,在那個特殊時期,兩家人卻開始有了來往。
 
1974年方瑞去世後,在鄭秀重新期待自己能夠跟曹禺複合的時候,曹禺卻跟相識多年的京劇名旦李玉茹相戀了,1979年,曹禺和李玉茹登記結婚。
 
晚年的鄭秀一個人住在北京,曹禺仍是她心裏最重要的人。曹禺生病住院,她托人往醫院給曹禺送吃的。與老友聊天,她也總要談到曹禺,有時,她感歎曹禺和自己分開後,再也沒有寫出像《雷雨》那樣的作品,替他惋惜。
 
當年,21歲的鄭秀在清華圖書館一字一句為曹禺謄寫《雷雨》的時候,哪裏能夠預知得到啊,一路走來,她自己最後竟然活成了另一個“侍萍”。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如果可以回到從前,她是否還會選擇與他相戀?怎奈,人生沒有如果,世間本無假設,命運是個什麽東西,說不清楚……
 
1989年,鄭秀病危,臨終想見曹禺一麵,未能如願。鄭秀的葬禮,曹禺因病未能出席,他讓女兒送來一個花籃,那個花籃被擺放在了最明顯的位置,因為它上麵有鄭秀最在乎的人的名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