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情迷西西裏(五):蜜糖色的巴洛克

(2020-02-16 11:35:35) 下一個

https://www.meipian.cn/2pbgycnq

 

意大利總共擁有55項世界遺產(包括50項文化遺產和5項自然遺產)。世遺擁有量和中國並列為世界第一。但意大利人口不到7千萬,麵積隻有三十萬平方公裏。而僅西西裏一個地方,就擁有七項世遺。一路走來,我們經過的切發盧,埃特納火山和敘拉古是其中之三。
 
下麵我們即將前往的是其中之四。
 
2002年,聯合國把位於西西裏西南山區的著名的"巴洛克八城"登入了世界遺產名錄。這些小鎮體現了高水平的建築技巧和藝術成就,被UNECSO 讚譽為“歐洲巴洛克藝術最後的高潮”。
 
“巴洛克八城"分別是:
 
諾托(Noto)
莫迪卡(Modica)
拉古薩(Ragusa)
卡爾塔吉內羅(Caltagirone)
米裏泰羅(Millitello)
帕拉佐洛(Palazzllo)
卡塔尼亞(Catania)
西克裏(Scicli)
 
對於擁有小鎮情節的我們來說,自然不想錯過它們,但苦於時間有限,難以割舍之下,LG說,這次我們先去一半,留下另一半給下次吧。
 
離開敘拉古,第一站:小鎮諾托。
 
諾托(Noto),位於諾托穀地(Val di Noto),Hyblaean山下,周圍青山懷抱,它是"巴洛克八城"中最完整也是最迷人的一座。
 
1693年1月11日,意大利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大地震襲擊了西西裏,震中就是諾托穀地。一夜之間,西西裏上百座城鎮被夷為平地,死傷超過10萬人。很多經曆了希臘,羅馬,阿拉伯,拜占庭,諾曼王朝的古建築,頃刻間化為一堆瓦礫。
 
震後,當地人決定放棄已經被摧毀的舊諾托,在10公裏外開始建新城。
 
新諾托建在一座小山上。富貴人家的府邸多在空氣清新的山腰,而山腳就留給了窮人們。貴族和教會趁著重建的機會,大肆炫耀她們的財富。建築師根據當時奢華的後巴洛克風格來設計新城。街道,廣場,教堂和宮殿,一座接著一座出現在新諾托。
 
17到18世紀的歐洲,天災人禍不斷。除了1693年的西西裏大地震,還有1666年的倫敦大火,1755年的裏斯本大地震。。。雖然其後的重建,讓今天的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倫敦和大氣的裏斯本,但17世紀之前這些城市的模樣,就隻能停留在我們的想象裏了。
 
“巴洛克"(Baroque),源自於法語,本意是“形狀不規則或有瑕疵的珍珠”,表達的是對文藝複興時期各種原則的破壞和顛覆。
 
它的出現,要追溯到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宗教改革,是當時的宗教藝術迫不得已從大雅走向大俗的結果。
 
16世紀初葉,為了反對天主教的腐敗,馬丁路德在德國維滕貝格(Wittenberg)推動了宗教改革運動。後來形成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主張,與天主教相比有非常大的差異。新教徒通常是聖像破壞主義者。他們崇拜聖人,但不崇拜聖像。
 
意識到新教勢力正在快速破壞教會的公信力,天主教會於1545-1563年召開了“特倫托會議"(Council of Trent)。會議的決議說明白一些,就是要不予餘力地和新教爭奪廣大教眾。
 
想讓大眾都受到天主的震懾,必須滿足一個要求——“膚淺”,就是“俗”。13-16世紀的“文藝複興風格”的指導思想是一種精英主義,顯然不能滿足當時的要求。
 
於是從那以後,宗教建築一改以前的四平八穩,變得"浮誇”起來,巴洛克風格就此誕生。
 
現在回顧一下,我覺得特倫特會議應該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它們的宗旨,畢竟對於我這樣沒有強烈的宗教情結的凡人來說,我就更願意進富麗堂皇的天主教堂,而不願意進簡樸單一的新教教堂。
 
諾托其實很小,主街Vittorio Emanuele隻有短短的幾百米,但沿街一路排開的各式建築,無論是普通民宅,貴族居所,政府機構,還是大小教堂都非常精致。
 
以立柱凸顯氣勢,以曲線勾勒優雅,鐵藝繾綣旖旎,石雕生動精細。。。這分明是一座夢一般的小鎮。
 
 建於1704到1745年的方濟各教堂(San Francesco all Immaculata)。
 
 
新古典風格的大門,兩旁各有一根雕刻精細的科林斯柱。
 
教堂不大,但非常精致。
 
隻要有天主教的地方,幾乎都會有一座聖方濟各教堂。聖方濟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是聖方濟各會的創始人,他比馬丁路德早幾百年就提出了宗教改革的主張,但因為他推動的改革遠比馬丁路德來的溫和,於是反而被天主教會認可。隻是一生推崇簡樸的他,如果知道死後幾百年後,供奉他的教堂如此的奢華,不知作何感覺。
 
這座教堂裏陳列著很多大地震前諾托各教堂保存的藝術品。主祭台的那座聖母木雕是1564年Antonio Monachello創作的。
 
 
諾托有一個美稱:蜜糖城市。
 
當初在重建諾托的時候,建築師們精心設計,所有建築物的石材都選自同一種石灰岩(soft tufa stone)。這些仔細挑選過的石頭,有著幾乎一致的色調,似蜂蜜般厚重的淺金色,其間又夾雜著些許緋紅。重建後的整個城市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一種橙黃色,就像新鮮的蜜糖。
 
 
小鎮主街的中央,是市政廣場,那兒矗立著諾托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Nicolò di Mira)。
 
美輪美奐的大教堂,從重建之日起就多災多難。
 
它從地震結束後的1693年開始修建,但其後幾個世紀以來發生的多次地震,讓建築不斷的受到破壞。
 
19世紀教堂大圓頂兩次坍塌,兩次重建。1996年圓頂再次坍塌,這次花了11年,到2007年大教堂才重新開放。
 
 
多次的坍塌,多次的重修導致教堂內部的很多裝飾受到破壞,和聖方濟各教堂相比,這座聲名顯赫的大教堂,內部反而寡淡許多。
 
 
希望從此以後,這座圓頂不會再坍塌了。
 
 
 
俯瞰大教堂最好的位置,是在它對麵的小教堂 The church of Sanda Chiara。
 
但進入這座教堂後,我卻發現,這兒如此精美,遠超對麵的大教堂。潔白的內壁勾勒出道道金邊。
 
上帝帶著天使,在天上注視著聖嬰在人間降臨。
 
教堂呈鵝卵形,矗立著12根白色石柱,柱頂站立著十二使徒。
 
這座落成於1758年的教堂是"愛的教堂”,因為牆壁,天花板到處都是丘比特。
 
這座教堂曾經附設一個隸屬於本篤會的女修道院(Benedictine nuns),現在女修道院已經改建成博物館。18世紀的時候,當地貴族家庭會把自己的女兒送來修道院寄宿,在此學習一年後或者成為正式的修女,或者返回世俗家庭。
 
這座教堂的潔白和丘比特象征著她們信仰的純粹和愛。
 
一麵無情的柵欄讓外人無法窺視修女們的容顏,而修女也隻能通過它眺望一下外麵的世界。
 
 
看慣了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平靜,安寧,四平八穩的繪畫和雕塑,巴洛克這種顛覆性的帶有情緒化的表現手法,對我產生更大的視覺衝擊力。
 
 
登上教堂塔頂,美麗的諾托盡收眼底。
 
我在西西裏的時候,有朋友在我發在朋友圈裏的這張照片下留言:這真是天堂的模樣。。。
 
是啊,我該用什麽樣的文字來形容這種色調呢?重金?淺紅?淡粉?它就這樣似有似無,撩撥人性,它遊走在諾托城中,柔軟了巴洛克的容顏,也柔軟了幾百年的滄桑。
 
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雅俗標準。在古典主義的眼裏,巴洛克大俗;但在我們這些浮躁的現代人眼裏,它卻是大雅。
 
 
西西裏美食很多,但它的三明治Panini,還是讓我開始懷戀波爾圖三明治Francesinha。
 
杜切齊奧宮(Palazzo Ducezzio),現在是諾托市政廳。它是建築師Vincenzo Sinatra最好的作品之一,其外表明顯受到法國宮殿風格的影響。
 
它在18世紀建成的時候,隻有底層,二樓是20世紀中葉加上去的。但因為上下兩層用的是完全一樣的石材,所以即使現在看起來,也沒有跨越100多年的不協調感。
 
一樓的鏡廳(Sala degli Specchi),濃濃的路易十五時代風格。
 
這兒曾經是當地貴族的小型劇場。坐在這兒,仿佛進入一個迷你版的凡爾賽宮。
 
鏡廳雖然很小,但四周和天花板上的壁畫卻非常精細。
 
這些壁畫三維感極強,就像雕刻出來似的。這種藝術風格有一個法語名稱叫 Trompe L'oeil,意思是"欺騙眼睛",據傳是古希臘畫家Zeuxis首創的。
 
 
 
 
諾托幾百米長的街道兩旁,教堂卻有十幾座。
 
 
 
隨意走入其中一間,一群學生正在主祭台上合唱"哈利路亞"。也許是真的被上帝觸動,我發覺坐在下麵的LG竟然感動的熱淚盈眶。
 
 
 
尼古拉奇宮(Nicolaci Palace)曾是十八世紀當地一位富有的銀行家的住所,整個宮殿有多達九十套房間,可惜那天沒有對外開放。
 
它最著名之處,是這些美麗的巴洛克陽台。
 
每一座陽台都由刻畫生動的各種天使或者野獸等等支撐。
 
形象各異
 
很多人說,這是諾托小鎮"會說話的陽台”。
 
人口隻有2萬多的諾托小鎮,還有一座小型歌劇院(Teatro Tina Di Lorenzo)。進門以後,我問工作人員,可不可以進劇場參觀?她非常友好的說,當然可以。於是我們仨就這麽走進了空無一人的劇院。
 
這座建於19世紀的劇院是為了紀念意大利著名的舞台和默片演員Tina Di Lorenzo,她曾經在這兒登台演出。
 
 
由於豪華的內飾,它也被稱為微型米蘭劇院(Scala di Milano)。
 
兒子站上舞台,感受一下昔日演員的感覺。
 
抬頭望去,樓上全是包廂,真的太奢侈了。
 
告別諾托,已是午後。
 
40公裏開外,是又一座巴洛克小鎮莫迪卡。
 
位於山穀之中的莫迪卡(Modica),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建成。它和諾托一樣,在曆史上幾經易主,先後被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統治過。直到中世紀初期,在諾曼王朝和後來的西班牙人占領下,莫迪卡才逐漸聲名顯赫,成為西西裏的第四大重要城市。
 
現在莫迪卡人口超過5萬。
 
莫迪卡也沒能逃脫1693年那場大地震,隻是和諾托不同,莫迪卡選擇在原址重建。
 
我們在莫迪卡租的民居在鎮中心。莫迪卡中心道路狹窄,坡度很大,停車很麻煩,但熱心的房東早早就等著,指引著我們把車停在了一個停車場。
 
 
穿街過巷,找到我們的住處。非常潔淨的二層小樓。
 
 
 
莫迪卡分上下兩城。
 
翁貝托一世大街(Corso Umberto I)是下城的主街。
 
 
下城和上城由260級台階相連。這些台階是1874年至1875年之間由建築師Alessandro Iudica Cappellani設計的。
 
如果說諾托是曆經百年,依然嬌豔的少女,那麽莫迪卡則是曾經風華絕代卻已洗盡鉛華的貴婦。
 
莫迪卡的主教堂:聖喬治大教堂(Duomo Di San Giorgio),它號稱是西西裏島最美的巴洛克建築。
 
每一個細節都精細的無以複加。
 
 
從高空俯瞰,這座教堂呈典型的拉丁十字。
 
教堂主祭台上是畫家Bernardino Niger1513年創作的九幅油畫,依次刻畫了聖家族和耶穌的一生。
 
教堂供奉的是聖喬治,自然少不了他的塑像。曆史上聖喬治是羅馬騎兵軍官,因試圖阻止戴克裏先皇帝對基督徒的迫害,於303年被殺。494年,他被當時的教皇封聖。隻是這尊塑像現代風格過分濃烈。
 
這座管風琴建於公元九世紀,現在依然還在使用。
 
 
 
 
聖彼得大教堂(Cathedral of  San Pietro),其重要性僅次於聖喬治大教堂。教堂最早建於14世紀,大地震後重建。教堂入口處依次排列著12使徒的雕像。
 
聖彼得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也是耶穌生前委任的第一任羅馬教皇,雖然這位教皇和後世那些教皇的光鮮沒法相比。據說耶穌升天前給了聖彼得兩把開啟天堂的鑰匙,於是鑰匙就成了聖彼得的標誌。仔細看,這座聖彼得教堂的大鐵門上就鐫刻了兩把鑰匙。
 
 
教堂內部是新古典主義和巴洛克風格交融的結果。
 
中殿的拱頂裝飾著吉安·巴蒂斯塔(Gian Battista)和斯特凡諾·拉加齊(Stefano Ragazzi)的舊約故事,約於1780年完成。
 
繁複的科林斯柱頭,雕刻的比聖喬治大教堂的大柱還要精美。
 
 
走出教堂,暮色降臨。
 
莫迪卡也有一座歌劇院: 加裏波的歌劇院(Teatro Garibaldi)。
 
如果說諾托歌劇院的精巧已經讓我讚歎,那麽莫迪卡歌劇院的美麗則讓我吃驚。
 
那日劇院似乎有演出,工作人員正在布置舞台。
 
 
空曠的劇院,我就這麽坐著,很久很久。
 
莫迪卡這座城市,也許沒有諾托那麽迷人的蜜糖色彩,但是它卻有屬於自己的蜜糖味道。莫迪卡的名氣不僅在於它是巴洛克八城之一,而且還在於古法製作的莫迪卡巧克力。
 
莫迪卡巧克力的誕生要追溯到幾百年前西西裏被西班牙占領的時期,當時西班牙人把巧克力的製造方法引入本地。和其他巧克力不同,莫迪卡巧克力一直沒有實現工業化生產,因此曆經幾百年依然保留著最淳樸原始的味道——原料的純淨和手工製造的技術。

莫迪卡巧克力的生產方法和古代墨西哥地區的阿茲台克人製造巧克力的手法一樣,保存可可的原本風味。
 
莫迪卡人首先將可可豆放在一種名叫“Metate”的燒熱的弧形石頭上烘烤,然後用石頭擀麵杖把豆子碾碎,接著,在磨好的可可粉中加入香料(香草,紅辣椒,桂皮等,以及當地草藥和鮮花),再放到“Metate”上麵冷卻,直至固態。冷卻過程中沒有精煉,在可可粉約40度的時候加入糖,由於溫度不高,糖不能融化,因此,莫迪卡巧克力外表粗糙,有顆粒感。
 
莫迪卡最古老的巧克力品牌當屬創立於1820年的Bonajuto。這家外表很不起眼的小店就是位於翁貝托一世大街上的Bonajuto的一家本店。老板非常自豪地對我們說,如果要品嚐莫迪卡巧克力,必須選擇他們家。
 
櫃台上陳列著各式巧克力,下麵標著$2,我以為付2歐才可以品嚐,老板說,不,所有這些品種,全部免費品嚐。如果要購買,每盒2歐。
 
 
夜幕下的聖彼得大教堂。
 
冬天出遊,有一點不方便之處,就是吃飯,因為在淡季很多餐館都不營業。
 
那晚為了尋找吃飯的地兒,我們在街上找了很久。最後看到這家招牌,LG說,沒辦法,今晚隻能陪你們吃Pizza了。
 
沒想到掛著pizza店的招牌,它卻是一家極好的餐館。
 
無論是煙熏章魚,還是烤小牛肉都極其鮮嫩。
 
 
 
 
暮色中我們一路走回去,那晚,我們竟然迷路了,而我們的心,也失落在諾托,失落在莫迪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