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7英倫之旅之三:先賢聖殿

(2018-01-28 15:56:27) 下一個
很多人說,到歐洲遊覽,就是去看"宮堡基廳".
在倫敦這幾天
宮--我們去了白金漢宮, 可惜女王殿下隻在夏秋才讓我們進去, 所以隻在門口晃了會兒;
堡,算是走過了倫敦塔和溫莎這兩處典型的castle;
廳,倫敦市政廳2002年落成,現代感太強了,於是我們隻是坐遊輪在泰晤士河上遠遠地張望了一下
"基"(基督教堂)在歐陸各個國家裏麵占的位置最重要.無論我們去的城市多大,那個地方最宏偉的建築往往就是教堂.
倫敦擁有許多著名的教堂,其密度居英格蘭各地之首。在1666年倫敦大火以前,倫敦市2.6 km²範圍內共有107座教堂,其中86座被大火燒毀.
中文旅行資料常常把cathedral, abbey,chapel都翻譯成教堂,我也經常搞混. 記得去Bath的時候,我向一個行人詢問巴斯大教堂怎麽走,當時我用的是Cathedral,結果那位女士疑惑的看了我一眼,問我,你說的是Abbey怎麽走吧,我這才知道,其實人家對這些是分得很清楚的.對他們來說,這些名稱的區別就仿佛我們中國人說寺,廟,庵,觀一樣.每一個名字都有它的含義,不能隨便亂用的.
Cathedral: 是建立於教區的中心教堂,由主教來主持, 特指設有主教座位的教堂,也是教區的中心,一個教區隻能有一個Cathedral. 所以這些教堂多為宏偉的大型建築. 我們去過的的巴黎聖母院、科隆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布拉加大教堂,倫敦聖保羅教堂都是cathedral級別的. Cathedral在德語裏麵是Dom, 於是柏林主教堂當地就叫Berliner Dom.
Abbey是修道院,是神職人員學習培訓的地方,修道院的通稱其實是monastery, 它要到abbey的級別必須經教皇同意。如果要細分一下,monastery和abbey指的都是男修道院,convent則特指女修道院。
我們在裏斯本看過的四大修道院 ,Alcobaca Monastery, Batalha Monastery, Jerónimos Monastery都屬於男修道院,而Convent of Christ in Tomar就屬於女修道院。
而Chapel 就是規模較小的教堂,很多大教堂裏麵都有一個個Chapel.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和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是倫敦最重要的教堂,它們已經不隻是單純的宗教場所,更是英國曆史的博物館。但前者可以稱作大教堂,而後者卻不可以稱作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因為還有一個Westminster Cathedral在它的附近,是威斯敏斯特教區的主教堂。
作為世界第五大教堂,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大教堂曾經幾度重建。現在的建築是1666年大火燒毀後, 由英國建築大師克裏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重新設計建造的。工程於1675年開工, 直到1710年才最後完工, 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雷恩爵士於90高齡親眼目睹了教堂的落成。
教堂旁邊的鍾樓裏,吊著一口英格蘭最大的銅鍾,重達17噸。每天淩晨1點, 由教堂人員敲打5分鍾。鍾聲回蕩在教堂裏,莊嚴肅穆。
戴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的世紀婚禮以及撒切爾夫人的葬禮都是在這兒舉行的.
二次大戰期間,倫敦大多數地標都遭轟炸被毀,雖然聖保羅大教堂也受損,但圓頂卻保存了下來.
聖保羅大教堂的裏麵,是用方形石柱支撐起來的拱形大廳。牆壁和天花板,有各種精美的雕刻和豪華的裝飾。
惠靈頓紀念碑位於北過道中間,十分醒目壯觀。紀念碑基座由大理石製作,身體和戰馬由青銅雕塑而成。這個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英國最偉大的戰士和政治家 – 惠靈頓公爵,這位愛爾蘭人是著名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者。惠靈頓將軍1852年逝世,1856年開始為其設計紀念碑,1858年開始製作,曆時54年,1912年才完工揭幕.
聖保羅大教堂內也是嚴禁拍照的.所以搶拍之下的照片質量,總有些差強人意.
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是繼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後世界上最大的圓頂建築。不過,克裏斯托弗•雷恩爵士的設計異常獨特,園頂其實是三層設計,外層是木架加鉛片,中間是磚頭砌成的圓錐體,以及在教堂內看到的石構圓頂.
第一次在教堂裏麵看到現代雕塑: 母與子.
大教堂的一個禮拜堂懸掛著William Holman-Hunt的名畫《The light of the world》。這幅畫描繪了耶穌耐心地敲著一扇隻能從裏麵打開的大門,他象征著人類的心靈,隻要我們聆聽,打開心扉並接受耶穌,人們就能進去得到啟蒙。 1904年完成以後,它已經成了世界上旅行距離最長的藝術品,上百萬人目睹過這幅作品.從英國到南非,到新西蘭,到加拿大.
圓頂下的詩班席是教堂中最華麗莊嚴之處,我們在這兒坐了許久許久.
大教堂的第二層圓形走廊是所謂的whispering gallery,對著一麵說話,另一麵的人可以清晰的聽到回聲.類似北京天壇的回音壁..我們走了200多級台階登了上去,俯瞰教堂,十分壯觀。可惜此處看得很嚴,完全不可以拍照. 一個大媽坐那兒,LG第一次舉起相機,大媽說,warning 1....隔了一會,LG第二次嚐試,大媽不緊不慢地說,warning 2..我趕快製止LG的再一次了,誰知道warning 3的時候會不會沒收相機。
教堂地下室埋著非同一般的人物,除了建築師蘭恩本人,還有青黴素的發明者弗萊明,英國的繪畫大師特納和雷諾茲,現代雕塑家亨利-莫爾(可能是羅丹之後最偉大的雕塑家) ,但占據地下室中央位置的,是拿破侖戰爭時期英國兩位戰爭英雄的棺材:陸軍的威靈頓公爵,和海軍的納爾遜勳爵。
納爾遜將軍靈柩被安放在地宮的穹頂之下,整個墓室的正中央位置。靈柩中存放有納爾遜將軍在1805年特拉法加爾海戰前向全國發布的禱告文. 據說 納爾遜的黑色大理石棺材,是在他之前三百年,亨利八世時代富甲天下的權臣Wolsey紅衣主教為自己準備的,但Wolsey失寵而被國王處決之後沒來得及用上,三百年後留給了納爾遜。而內棺是木製的,用的是納爾遜在尼羅河戰役率軍全殲拿破侖遠征埃及的法國艦隊時,法國旗艦東方號上的主桅杆木材。
納爾遜子爵肖像(來自網絡).
惠靈頓公爵遺體安置在簡樸的康沃爾大理石石棺中。雖然他是一位受人景仰的民族英雄,但是他卻從不沉湎於戰爭勝利之中。1815年,也就是他在滑鐵盧戰役中大勝拿破侖的那一年,他曾在一份電文中寫道:“除了戰敗,沒有什麽能比取得戰爭的勝利那樣令人憂鬱”。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覆蓋在靈柩上的旗幟, 居然是將近200年前為他舉行葬禮儀式時使用過的旗幟。
威靈頓公爵肖像(來自網絡). 雖然從軍事成就來說,威靈頓獲得的戰功沒有納爾遜那麽顯赫, 但是他在私生活上他沒有納爾遜那樣引人詬病,,在軍事上,他在滑鐵盧徹底終結了拿破侖東山再起的企圖,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同時被七個國家賜予元帥軍銜的人(法國、沙俄、普魯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以及英國). 在政治上,他曾擔任過英國的首相(他是英國曆史上唯一一位軍人轉投政壇,並成為首相的人,後世的丘吉爾雖然也做過海軍大臣,但是他並不能算著職業軍人),,所以相比之下,無論是英國還是世界曆史上,對威靈頓的評價要比納爾遜高一些. 維多利亞女王曾這樣評價威靈頓公爵: "He was the greatest man this country ever produced".當然和獨臂獨眼的納爾遜相比,威靈頓的帥氣長相是不是也是讓後世更加愛戴的一個原因呢?
英國的爵位製度很複雜,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的.大致來說,爵位授予分兩種. 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
爵位分五級,所謂公(Duke),侯(Marquess),伯(Earl),子(Viscount),男(Baron).
前四級是可以世襲的,所以屬於世襲貴族,而最後一級的男爵基本上都是不能世襲的,所以屬於終身貴族,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納爾遜男爵.
納爾遜死時並無留下子嗣(他和愛瑪生的女兒沒有合法繼承權),因此他的子爵爵位及在1798年冊封的男爵爵位在他死後即告斷絕,不過他在1801年另一個獲封的男爵爵位、以及在西西裏獲得的勃朗特公爵爵位,則由他的胞兄威廉·納爾遜牧師(1757年-1835年)繼承,是為第二代納爾遜勳爵及第二代勃朗特公爵。在納爾遜身後不久,英廷為答謝其生前貢獻,再於1805年11月25日向其胞兄獎授子爵及伯爵爵位。為了和後代的那些貴族納爾遜區分開,曆史上對這個戰神納爾遜的全稱是 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 1st Viscount Nelson--- 海軍中將,第一代納爾遜子爵.
而威靈頓呢,因為曾經做過英國陸軍元帥,並被授予公爵爵位,所以他的正式名字是Field Marshal 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 ---陸軍元帥,第一代威靈頓公爵.
在聖保羅大教堂的地宮裏,還建有英國一代建築大師雷恩爵士( Sir Christopher Wren)的墓地. 相對於他設計的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教堂,他的墓碑隻是一塊略高於地麵的黝黑大理石板, 墓碑上刻有碑文: 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要尋找他的紀念碑,請環顧四周.....
地宮的最東麵是OBE禮拜堂,是大不列顛帝國勳位成員來此禮拜、結婚以及為他們子女洗禮的場所。禮拜堂設立於1960年,僅供勳位成員專用。勳位是1917年喬治五世為了褒獎婦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出的貢獻而創立的。禮拜堂的玻璃屏上刻有勳位創始人和英聯邦的圖案,禮拜堂上方懸掛的旗幟代表皇室成員。 我不太理解的是,為何授勳,洗禮,非要在陰森森的墓室旁邊舉行.
聖保羅大教堂前麵的小廣場上,有一座於1712年建立的女王安妮的石雕像,歌頌在她的“太平盛世”裏,這座聖保羅大教堂的落成。安妮女王以嗜酒著稱,正巧大教堂的前麵原來是一排酒館.
從聖保羅教堂出來,我們跳上了hop on hop off bus. 正午的陽光下,倫敦街景一幕幕在眼前閃過.
倫敦皇家交易所(Royal Exchange), 正對著英國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由當時的大金融家托馬斯·格雷欣爵士於1565年促成建立。1570年,根據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諭旨,準許交易中心采用"皇家"的字樣。在皇家交易所正門前是威靈頓公爵騎馬的雕像,其設計以沒有馬鐙而著稱,設計者是坎特利(F. Chantrey)。威靈頓公爵雕像所用的青銅是由滑鐵盧戰役中虜獲的大炮熔鑄而成的。1844年揭幕時,威靈頓公爵本人也在場。
萬聖教堂(All Hallows-by-the-Tower)是倫敦最古老的教堂,該教堂比倫敦要早約300年的曆史,在公元675年就建立了.據說美國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就是於1797年在萬聖教堂舉行的婚禮.
再次經過London Bridge.
泰晤士河總共隻有48公裏長,卻是英國名副其實的母親河。英格蘭的發展與興衰,都與泰晤士河密切聯係在一起。這條刻錄下倫敦複雜曲折曆史的河流,既經曆過大英帝國的興盛,也見證了其由盛漸衰的變遷,保留下英國濃鬱的文化積澱。泰晤士河全程共有各種橋梁214座,河下隧道20多道。流經大倫敦地區的河段上有33座橋,
Millennium Bridge
Blackfriars Railway Bridge
Blackfriars Bridge
Lambeth Bridge
Westminster Bridge
滿街跑的紅色雙層巴士,已經成為倫敦的一景。
大本鍾(Big Ben),但是隻允許本國居民進入大鍾的塔樓。
議會大廈,也叫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位於泰晤士河邊,是英國國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哥德複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北角的鍾樓就是著名的大本鍾所在地。 可惜這次去的匆忙,沒有預訂下參觀英國議會的行程。
這就是著名的和伊頓公學,哈羅公學齊名的西敏公學(Westminster School),緊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是英國最優秀的私立學校之一。它最初為一所教會慈善學校,由本篤會修士於1179年創立。該校擁有諸多著名校友,包括建築師克裏斯托弗·雷恩、曆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劇作家本·瓊森、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20世紀的劇作家彼得·烏斯季諾夫爵士和戲劇作曲家勞埃德·韋伯。該校同時也是7位首相的搖籃。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威斯敏斯特的本義是西部大教堂,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1045年由“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擴建,1065年建成並封聖,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這個修道院在英國教會和羅馬天主教翻臉之前,一直是天主教本篤會(天主教的隱修院修會之一)教堂。
這個地方是曆代國王加冕登基、舉行婚禮慶典的地方,來自法蘭西諾曼底的威廉一世(征服者),是首位在這座教堂榮受加冕的國王。此後王室的加冕禮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包括伊麗莎白女王在內的英國曆朝曆代君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兩位,無不在此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即便百年之後,也都長眠於此。
修道院西大門的門楣上的十個受難使徒的雕像。
1998年7月9日,英女王宣布20世紀世界十大基督教殉道者,包括波蘭神父聖國柏(St. Maximilian Kolbe; 1894—1941年)、因信仰被父母殺死的南非原住民少女梅思默拉(Manche Masemola;1913—1928)、烏幹達聖公會大主教魯溫(Janani Luwum;1922—1977年、俄國的聖伊麗莎白(St. Elizabeth of Russia;1864~1918)、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及牧師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1968年)等,其中唯一的中國人就是王誌明,他的塑像被雕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西門上(最右邊的那一尊),成為在這兒被唯一紀念的中國人
這是這個牧師的資料:
王誌明(1907年-1973年12月29日),中國基督教牧師,雲南武定人,苗族。文革開始後,在1969年,包括王誌明在內的當地21名基督教領袖因反對信徒參加“三忠於”活動被逮捕,1973年12月29日,66歲的王誌明被中國判處死刑,在當地萬人批鬥會上被槍決。
1980年12月1日,王誌明得到中國政府的公開平反。
我想,在文革中被迫害的基督教人士何止他一人。如果他最後沒有被中國政府平反,英女王還敢把他列為受難使徒之一嗎?
修道院內同樣嚴禁拍照。LG搶拍了寥寥幾張。這是三度出任外交大臣的英國老牌政治家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1749年1月24日-1806年9月13日)的紀念碑和棺槨。
這是LG他們物理係男生的祖師爺伊薩克-牛頓的墓地和紀念碑,他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牛頓墓的墓誌銘很簡潔:“Here lies that which was mortal of Isaac Newton”。牛頓雕像旁邊的地球儀應該是為了紀念他的萬有引力定律的確定。
進化論創立者達爾文的墓地,在這個修道院裏麵,皇室成員,政治家的墓地都被設計的特別精致,並附有栩栩如生的雕像,但是大多數詩人,學者的墓地就很普通。除了牛頓的,如達爾文這樣大名氣的科學家,也隻是一塊平淡無奇的大理石石板。據說,達爾文生前希望日後自己長眠在居住了40年的達溫莊園,但英國議會在致哀之後通過決議,讓達爾文和牛頓做鄰居。
覆蓋查爾斯-狄更斯的墓地的,也隻是一塊石板而已。中學時代,曾經讀了很多狄更斯的作品,《A Tale of Two cities》,《David Copperfield》,《Great Expectations》。。。還記得在《A Tale of Two cities》裏被後世引用無數次的那幾句話: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這些雕像真實反映了當時葬禮上這些王公大臣們躺在棺材裏麵供人憑吊的樣子,造型非常真實生動,因為它們都是根據當時真人死後取下的臉模刻製的。
在這兒,伊麗莎白一世和瑪麗一世葬在一起,伊麗莎白的靈柩在上,而瑪麗的在下。伊麗莎白一世的墓穴十分華麗,石棺表麵是伊麗莎白的臥像。這對同父異母的姐妹,一生都處於恩怨糾葛之間。瑪麗一世是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複到羅馬天主教,為此曾處決了大約300多個反對者。因此被人稱為“血腥瑪麗”。伊麗莎白一世則是一個新教徒。瑪麗在位的時候曾經試圖改變伊麗莎白的宗教信仰,一度把伊麗莎白關押在倫敦塔。1558年瑪麗一世去世,伊麗莎白繼位。她立即在英國恢複新教。兩姐妹爭鬥了一生,但是死後她們卻被安葬在一起,生前的恩怨糾葛、宗教分歧和政見不同都灰飛煙滅,隻剩下了親情。正如同墓誌銘上的拉丁文所寫:“在皇位上,在墳墓中,我們兩姐妹始終在一起,伊麗莎白和瑪麗,希望能夠一起重生。”
亨利七世禮拜堂--這是教堂內最珍貴的寶藏,是16世紀都鐸王朝的創始人亨利七世下令建造的,將近10年方才建好。禮拜堂的裝飾極為華美精細,禮拜堂扇形的圓拱屋頂以純白色的石材建造,上麵裝飾著中古時期騎士勳章圖案的彩色旗幟。周圍大麵積的彩色玻璃窗使人幾乎感覺不到牆壁的存在,燦爛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堂內拱券的券肋雕飾密布,精雕細琢,拱頂懸垂下許多漏鬥形花飾,極為精巧。
這個禮拜堂的主人亨利七世,就是那個娶了六個老婆,並且處死其中兩個的亨利八世的父親。為了讓遊人好好欣賞頭上這片精美絕倫的天花板,修道院專門在桌上放了一麵鏡子,讓有人不需要抬頭就可以仔細觀看幾百年前的這件藝術品的每一處細節。。
大多數的英國君主死後都葬在這個修道院(不過亨利八世和查理一世之後大多數君主都葬在溫莎)。除了君主以外,貴族可以葬在禮拜堂,而僧侶和與教堂有關的人則葬在回廊。
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小心翼翼轉上一圈,感覺每一步都走在那些先賢的身上,真的很怕驚醒了已經沉睡在這兒幾百年的他們。隨著我們腳步的移動,感覺一本石頭曆史書的每一頁,描繪著千百年來英國文明的壯麗畫卷,漸次在我的眼前展現。從諾曼底王朝到斯圖亞特王朝,從光榮革命到殖民擴張,塵封的往事都被濃縮進這些石刻雕像之中。英國人把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稱為“榮譽的寶塔尖”,在他們的心中,這兒就是聖地,它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
修道院裏一千多年內埋葬了2,3000人,墓場變得越來越擁擠。由於人數眾多,不得不將棺停豎起來埋放在地下。最終還是無處插針,不得不開始將偉人們向聖保羅大教堂轉移。
這扇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破舊大門,據說是全英國最古老的門
這扇門長6.5英尺,寬4英尺,由一棵古樹製成,年輪顯示該樹木的生存時間為公元924年到1030年。
一直有傳言說,某個犯有宗教罪行的人被剝去了皮,這張人皮就覆蓋在這扇門上,以便對那些潛在的罪人起到震懾作用。但根據該教堂一位女發言人的說法,專家已經考證,門上的皮其實來自一頭母牛。
這位發言人說,這扇門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紀,是英國境內惟一留存至今的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大門。『一直以來人們都確信,這扇破舊又其貌不揚的木門肯定頗有年頭,但其真實「年齡」卻始終不為人所知。在19世紀時,人們發現門上粘貼著一些碎皮,於是關於「人皮」的說法便逐漸流傳開來。』
這是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管理區。有一個標牌寫著Dean of Westministe
傳說中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在Saberht國王(Sæberht of Essex)時期就已經建成,最初建在泰晤士河中的一個小島上。1045年至1065年間按照懺悔者愛德華的命令重建。薩克遜王曾發誓要去朝聖,卻沒有信守諾言,教宗叫愛德華重建此地贖罪。
1245年-1517年間西敏寺再次重建,第一階段的重建工作由亨利三世組織,但是大部分的工作是在理查三世時期由建築師亨利·耶維爾(Henry Yevele)完成的。1503年亨利七世叫人建了一個禮拜堂。
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1534年修道院也被國王控製,並在1540年關閉。這段時期內原本給修道院的撥款都全部被轉移給聖保羅教堂。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此處曾短暫地重開,但在1559年,伊麗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修道院。
1579年,伊麗莎白一世重開修道院,但規定由王室直接管理,並把建製從修道院改為法政牧師團。 從此管理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主任牧師(dean),而且由國王任命。直到19世紀,修道院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英國最重要的學術重鎮。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裏被翻譯成英文的。
走出修道院,再次回首注視這個外表看似平淡,卻內涵極其豐富的地方。。。那些人物,在他們的那個時代是何等的叱吒風雲,但是在流淌的曆史長河裏麵,最後也最多在身後留下那麽一片方寸之地供後人議論一下而已。。
第三篇英倫之旅算是告一段落了,這應該算是寫的比較艱難的一篇。一路走來,看得很多,想說的也不少,但一方麵由於種種客觀條件限製,那位愛好攝影的同學提供的素材實在太少(雖然帶著罪惡感,某位同學攜帶了不太引人注意的體積很小的定焦鏡頭,又把相機設成靜音,但在聖保羅和威斯敏斯特的室內拍照依然困難重重),另一方麵這幾處地方曆史感太厚重,實在不太敢如寫風景遊記那樣隨意發揮,但是遊記的魅力就在於,它不隻記載了旅行經曆,也封存了一段屬於自己的獨特時空。每個人走過的地方都一定會變,即使重返現場也講物是人非。寫遊記好比拍照,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就把流動的時光截下了一個切麵,讓那一刻成為不變的永恒。每篇遊記都是一個人與一個地方的結緣,若沒留下記錄,就好像一切酸甜苦辣都沒擁有過。漫漫長路,想不起來的過往,其實也等於不曾發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