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麗

真實是生活的全部。本博作品均屬原創和紀實,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抄襲!
個人資料
春之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母親的故事 (五) —— 過年(下)

(2017-12-28 16:59:34) 下一個

初二大拜年,主要是街坊鄰居、親朋好友、佃戶農莊等之間的走動,辭舊迎新、互相祝願。起床後每人吃一碗兔兒麵,待穿戴一番後,老外公杵著柺杖,領著大舅公、幺舅公、外婆、母親和舅舅,他們各自手裏還提著用大紅紙包好的小禮品出門了。等他們回來的時候都該吃中午飯了,大家的體力消耗不少,都坐在客廳裏踹著大氣,劉媽端上來一壺泡好了的熱茶給大家解解渴。舅舅一進門就衝著廁所去,一會兒出來就嘟著嘴說:“憋死我啦!明年我不要去拜年了哈。”老外婆走過來,拍拍舅舅新衣上的塵土,說道:“你傻啊?不知道上茅房!”可舅舅說:“外婆,我跟您講嘛,一進周二哥家就想上茅房,可他家的茅房是一個裝滿了糞便的大坑,我怕掉進去,沒敢上!”大家聽他說完後,嘻嘻嘻地笑起來。“就你,懶驢上磨屎尿多”,大舅公說完還揪了揪舅舅的鼻子。“什麽懶驢啊?” 舅舅問道,他還真沒有見過驢長什麽樣子!

周二哥的爺爺與老外公,在穿開檔褲的時候就是一起玩的小夥伴,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蔡家的佃戶。每年的初二大拜年,肯定是要去他家的。周二哥比母親和舅舅大得多,排行老二,大家都叫他周二哥。周二哥和他父親、爺爺都是地道的莊稼人,種地的好把式,他家的糧食收成每年都是最好的。可惜周二哥的爺爺前兩年過世了,周二哥的奶奶身板還算硬朗,這不,老外婆請人跟她做了一件棉坎肩也捎去了。

初三對母親來說是最激動人心的日子:小姨婆要回娘家啦!午飯後,小姨公小姨婆坐著滑杆,後麵跟著五六個挑夫挑著裝滿籮蔸的禮品,停在了蔡宅大門外。母親風風火火地跑出去,把小姨婆迎了進來。小姨婆還是那麽漂亮,紅潤潤的瓜子臉,苗條婀娜的身段,神清骨秀,楚楚動人。母親看著小姨婆:嗯,有點不一樣?… 小姨公滿臉堆笑,緊跟在小姨婆身後,生怕她摔倒了。當他們走到前院中央時,全家人已經迎了出來,一陣互相拜年寒暄之後,都在客廳裏坐下了,五六挑籮蔸的禮品也放在了客廳門外。

小姨婆小姨公在客廳裏一出現,簡直就是蓬蓽生輝啊!他倆除了嶄新的長袍馬褂、上衣下裙、千層底棉鞋外,小姨婆披了一件齊腰的貂皮毛披肩,而小姨公穿了一件齊腰的貂皮毛坎肩。大家看見他們夫妻恩愛、雍容富貴,滿心歡喜。小姨婆招呼小姨公把禮品打開,人人有份。老外公老外婆各一件過腰的中長無袖毛皮夾衫子,男丁們一人一件齊腰的貂皮毛坎肩,女眷們一人一條貂皮毛圍脖。小孩子們都得到小姨婆小姨公發的壓歲錢。

小姨婆看看孩子們說:“都長高了!”“可不是嘛,去年的新衣裳今年就穿在腰杆上了,”外婆回答說。小姨婆先對母親說:“我給你選了兩塊尚好的府綢,等開春了就去做。”小姨公動作快,馬上就從籮蔸裏找出來遞給小姨婆。兩塊府綢料子可好看了:一塊是櫻桃紅的底色,印有黃色的小碎花;另一塊是寶石藍的底色,印有白色的雲朵。小姨婆把兩塊布料給了母親,母親把它們摟在懷裏,心裏好喜歡啊。接著小姨婆又招呼小姨公,把布料都拿出來,一一發給小孩子們,讓他們開春了都添新衣新褲。也給張爺和劉媽各一塊布料,讓他們開春了也添新裳。

此外,小姨婆還帶回來好多山貨像鬥雞菇、蟲草、鬆茸,還有野雞、野兔、野豬肉等。

母親感覺小姨婆跟以前有點不一樣,可不是嘛,小姨婆已經有三個月的身孕了。她的小肚子還沒有鼓起來,隻是走起路來腰板發硬,不像以前那樣,走路時楊柳細腰一扭一扭的。小姨公從進蔡宅開始那堆滿了笑容的臉就沒有放平過,而且一直在小姨婆身邊鞍前馬後、倍加小心地照顧著。老外公老外婆打心眼兒裏高興,滿意地對視笑了笑: 這老閨女是嫁對郎了。

初四全家人起床後就吃早飯,早飯吃的是油炸糍粑塊、年糕、醪糟小湯圓,全是糯米做的,管飽、頂餓。小姨公吃完早飯起身回五堡墩去了,要到正月底再來接小姨婆回去。老外公老外婆這幾天有些累了,今天就在家裏休息,哪裏也不去了。其他人就邀邀約約去了中街子的川祖廟看天燈。

金帶場的川祖廟建於清乾隆年間,曆史上寺廟曾曆經多次整修擴建,規模不斷擴大, 這時候的川祖廟可容納上千人。廟門上方,鐫刻有古代神話傳說故事《封神榜》中的人物,活靈活現,形象逼真。從廟門進去,就看見一個大壩子,圍著大壩子一圈是青磚大瓦房,設有大佛殿、觀音殿、川祖殿、膳房、廂房等,寺廟中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石菩薩。大佛殿前門有兩個柱基石最為獨特,由雕刻精致、造形極為獨特的一對雌雄石獅支撐著。雄獅口含寶珠,仰麵朝天,腳踏圓寶,甚是威武;雌獅口含寶珠,腳護幼獅,惟妙惟肖。

川祖廟是人們的活動中心,平時裏常有人來求神拜佛以求消災免禍等。凡是鎮上有重大節日或事件,無論好事還是壞事,都在這裏聚集、舉行。每年過年時,這裏都很熱鬧,要設天燈供人們觀賞。在大壩子的中央豎立一根二十多米高通天的柱子,柱子的頂端由四根粗大的繩索拉向大壩子的四個角加以固定。在四根粗大的繩索之間有八根細一點的繩子,從柱子的頂端撒向四周,掛滿了密密麻麻的紅燈籠,每一個燈籠裏都有一盞油燈。當看頂端的紅燈籠時,腦殼都要望暈,帽子都要望脫,所以叫天燈。大年三十天燈就立起來了,要正月十五之後才倒下來。

舅舅突然問:“這些紅燈籠會熄滅嗎?”“當然會”,大舅公回答道,“但是,每天都會把掛紅燈籠的繩子放下來,給紅燈籠裏麵的油燈添油,所以在天燈觀賞期間不會熄滅的。”

其實天燈在晚上更好看,在黑色星空的背景下,一盞盞紅燈籠圍繞在高大的柱子四周,好像一座小火焰山,把周圍觀賞它的人們的臉蛋映得紅彤彤的,大大小小的紅臉蛋似紅蘋果,紅燈籠與紅蘋果相得益彰,互相輝映。

看完天燈回到家裏快響午了,舅舅一進門就找老外公老外婆,老外公在客廳裏喝茶,老外婆去廚房問張媽是否可以開飯了。舅舅跑到老外公麵前,告訴他天燈是如何如何的好看。“外公去年看過天燈的!”跟在舅舅身後的母親插話道,“讓他講,也許今年的天燈跟去年的不一樣呢。”老外公看著這姐弟倆,笑了笑說。舅舅絲毫沒有被母親的插話打斷而掃興,繼續眉飛色舞地說過不停。

初五是財神誕辰的日子,為祈求全年財運興旺、保佑眷顧、生意興隆、家肥屋闊,故在初五是迎接財神的時候。蔡家不相信有什麽財神爺,也沒有迎接財神的儀式。但講究“破五”,就是在家歇著,不出遠門,同時也屋裏屋外打掃一番;洗個澡,換一下“曬寶”的新衣服等。

(修改於2017年12月28日從原創發表在:http://mp.weixin.qq.com/s/dolfVOiomRL_4M_97C71Hw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