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失去樂園

(2023-05-11 20:59:40) 下一個

套用西方名著的題目。

失去樂園的唯一原因就是產生了分別知識----俺讀的聖經版本叫“吃了善惡知識樹的果子”。

知識,難道不是好東西嗎?吃了果子得到聰明,難道不是好事嗎?

在知識統禦的觀念中,是這樣。

但這是知識統禦的世界中的價值觀。

如果不是這個世界,就不是這樣。知識不是壞東西,但也不是好東西。把知識當成好東西,結果就是逐出樂園,失去永生。

有這麽嚴重嗎?

當然有。

這不是神的詛咒,也不是古人的想象,而是事實,觀察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可以看到。

人的追求知識的欲望,產生知識的能力,以及產生的結識,讓人有能力在世界中折騰出花樣來。但這些東西,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知識的,都隻在意識中存在,發揮作用。

最後,身體弱了,意識弱了,欲望弱了,所有曾經占有的東西都在意識中淡化,消失。就象天邊的晚霞一樣。

意識不清楚了,就都不清楚了。科學家也一樣,政治家也一樣,醫生也一樣。

為了這些最後都不知道存在於何處的現象,人的欲望狂熱地燃燒,發揮最大的潛能來爭鬥,占有,搬運。直到燒光,再失去一切。

這裏邊沒有真實的東西,欲望的本質不過是差異恢複平衡的趨勢。就象連通器的水位要恢複到一樣高一樣。

而差異本來無所謂差異,它本身並不產生勢能。但人的心一落在差異上就不平衡了。最簡單的例子,落在男相上,就對女相有興趣;落在女相上,就對男相感興趣,性別間的勢差與勢能就產生了。人類的世俗曆程就開始了。

亞當與夏娃的故事就是對這個過程的說明。

不平衡的生命偏離正道,是為罪。

真正生命的回歸又把偏離的相扳回正道,是為贖。

贖者即是基督。

人在世間的生命與生活,失衡是永恒的主題。

被欲望與差別知識幹擾少的,對生命本身的感受就強。這樣的人,容易獲得安穩和快樂。

他們沒有失去樂園。

這樣的人到處都有。

但西方主流文明的典型特征卻是知識型與欲望驅動型的,喜歡探索,注定流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