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論生死

(2022-06-29 09:55:02) 下一個

死並不在生命的盡頭,也不在別處,而就在當下。

死與生都在當下。

平常所說的生是肉身生命的存在;平常所說的死是肉身生命的停止。

這兩者都是結果,都是現象。

而現象,可以變,也可以不變。

現象相連,就產生變化;變化產生,就有肉身的生死。

想象不相連,就沒有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肉身的生死。

“現象不相連”-----嗬嗬,嚴格地說,現象無法不相連。真正的不相連,連現象也沒有,連與不連的差別也沒有。

但那樣就什麽也不能說,也無法說。

而石頭又想說,隻能姑且用“現象”或者“相”,“相連”或者“相續”。

如果相連產生的生是現象,那麽還有另一個生嗎?

是的。還有另一個,現象之外的生。

就象電影的動是放映機轉動膠片,通過人的視覺暫留功能才能產生一樣。意識的現象相連也需要某種“力”來“相”“連”起來。

假設這個“力”存在,那麽它就是真正的“生”。相比於現象的變化,真正的生是不動的。

生命的活在真正的生裏,生命的死也在真正的生裏。

(生與活本來是不同的)

活在當下,是老僧常談。

死在當下,卻老僧少談。

在現象的產生與消失的意義上,生與死是同時的。現象發生就是生,消失就是死。

發生是基於關聯對比。關聯與對比發生,意味著關聯的二者本來就各自獨立。如果互相關聯是生的原理,那麽各自獨立就是死的本質。

就如婚姻。男女以夫婦之義關聯,家就產生。互為獨立個體,家就消失。

夫婦就是這樣一個概念:兩人既關聯,又是作為兩個獨立個體互相關聯。

與生死何其相似。

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邁入同一條河。有中國人歎為偉大,因為河在流。

其實隻是相對聰明。因為隻要稍進一步就會發現,根本沒有“人”能邁兩次腿。

如果再進一步,那麽就是: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穩定的“人”,還說什麽河不河,同不同,能不能。

都是片段的相續。

甚至沒有片段,沒有相續,沒有沒有。

如果再進一步,則這個論斷本身也不存在,產生這個論斷的人也不存在。

哈哈,那就啥也不用說了。所以,還是退兩步:

如果肉身的生是相續,是流動,那麽流動本身並不真實存在,肉身的生就是死的。

如果把肉身生命當成生本身,死難道不是在生的盡頭嗎?

依然不是。

肉身生命本身就是死。

肉身生命的死來自於生,隻要生有預期,有恐懼,有傾向,乃至有判斷,有意識,死就在這裏邊了。

生在當下,不在別處。

自性在當下,不在別處。

死也在當下,不在別處。

古人說挖出生死根苗,其機就在當下:念頭起處,能否看到生死。

 

回驢兄:叫不叫哲學其實不重要。俺的重點是西方的這一套(其實西方太籠統,古希臘,古羅馬,近代歐洲的哲學並隻是相承,並不是一脈),蘇格拉底以後,已經偏離了“認識你自己”這個任務。不是說這是錯的,隻是說有局限性。

回主流媒體兄,俺必須嚴肅地反駁:你說俺在第二階段,這完全是錯的。因為俺根本沒有在看山水。哈哈哈:)

回各位:謝謝讀評,問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