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在美國成了一個社會頑疾。
究其根源,這其實是人類認知本能的社會化。人類認知,總是要對環境與對象貼標簽,而這是什麽,安全不安全是兩個重要的判斷標準。無論什麽東西出現在人的意識中,人都會馬上進行這種判斷。
而這兩個標準底下的決定機製就是:是否讓我的感知處於安全狀態。而本能的安全狀態,就是與我一致。而本能的不安全,就是與我不一致。
種族與膚色,在人群中,最容易產生不一致感。不一致感進一步,就是不安全感。再進一步,就是歧視。
所以,對付歧視的本質,就是要對付人的認知本能。
用什麽來對付呢?
美國或者西方選擇教育和立法。大家都是一樣的,平等的;不能有歧視,要避免一切可能引起歧視感的言論與行為。從立法到培訓,非常的體係化。
有效果嗎?
當然有。
能徹底解決嗎?
當然不能。
不但不能,還引起了相當多的麻煩。
因為這種思路,是要靠人為來戰勝本能。這就如同剪草機可以把草坪剪整齊但是沒有辦法把雜草剪掉一樣。剪草機需要維護,需要燒油用電,而植被的高度,地形,植被種類,麵積等等,都對剪草機構成限製。在這種情況下,以剪草機來除草,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成本極高。或者反過來說,不但成本極高,而且效果很差。
從這個角度看,這不但是草的問題,而且也是剪草這個思路的問題。
剪草這個思路有問題?
難道還有別的思路嗎?
當然有。
如果說西方的靠人為立法和教育來消除歧視是人為的,是以人的聰明來對付人的本能,那麽另一種思路就是以人的本能來對付人的本能,用大本能來對付小本能。
這個大本能是什麽呢?就是人類良知。
人類都有良知。良知就是理性、克製、仁愛。良知怎麽體現出來?就是通感,共情。觀察判斷時不但意識到差別,更注意到差別底層相通的本質。
比如羊,山羊綿羊羚羊公羊母羊白羊黑羊大羊小羊,都是羊。如果注意力落在差別上而忽視了羊的共同特征,那麽就是差別驅動型思維,就會落到人為的思路中,比如西方。如果注到差別,但是意識落在共同點上,那麽就是和同驅動型思維,就會落到天然的良知上。
同樣道理,比如看到不同的膚色時,按西方思維,意識就落在膚色不同,則我們不同。如何消除不同帶來的影響?教育,讓自己接受不同,改變對不同的看法,如果不改變,就強製改變。搞來搞去,其實還是把不同的膚色看成不同的膚色,甚至強化了差異。對人的本能進行壓製,卻根本上沒有消除意識中的警惕與敵意。這對弱勢群體來說並沒有消除弱勢心理,而對強勢群體又造成了強製性的壓迫。
如果換成中國思維,看到不同膚色時,會意識到膚色不同,但是注意力會進一步:雖然膚色不同,但是我們都是人。而且中國人天然地就會把注意力落在共同點上,這樣,語言與行為的都不是從不同產生的對立出發,而是從共性產生的統一特征出發。這樣,很多西方思維看到的對方,在中國思維之下,其實並不對立。比如,男人女人都是人,在人的層麵,男女沒有對立。左手右手都是手,左手右手也沒有對立。同樣地,不同的膚色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也一樣,大家都是人,在人這個層麵,大家都平等。
當然,本貼的意思不是說中國沒有歧視。這種中和思維在中國人這個群體中更為明顯,但這不意味著其他影響性因素不存在,也不意味著這種思維在每個人身上每件事上都是主導。而是說,中國傳統的中和思維可以在根本上解決歧視問題。
從羊年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在根本上,歧視的問題的根本在思維方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和同導向,是良知導向;而西方的則是差異導向,是鬥爭導向。
所以,中國的這種思維解藥,西方還真不容易用上。
中國自己的問題,就是還在學西方的差異導向與鬥爭導向,不知道的文化中有人類未來精神健康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