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聖誕和冬至,東方和西方,文明和野蠻

(2021-12-24 19:08:14) 下一個

聖誕和冬至挨得挺近,其實在意義上也有關聯。

聖誕是耶酥的誕生,是罪人獲得新生、永生的開始。

冬至一陽來複,也是一個新循環的起點。

當然,嚴格地說,聖誕並不起於西方,而是起於中東,但是西方被中東征服了,接受了基督教,把聖誕當成一個重要節日了(也有教派不慶祝聖誕的,是少數)。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東西方有一些東西是相似的。

比如仁和愛,義和公義,非常接近。

也有一些東西差得比較遠,比如思維對整體的強調和對個體的強調,中國與西方就幾乎完全不同。

思維中對差異與個體的關注,在俺看來,是科學思維的基本特征,是科學的基礎。這一點,西方強,中國弱。

但是進一步,這種思維特征體現在社會組織與政治上,西方就又弱了。

是的,自由和民主的觀念與製度與科學是一個思維體係中產生的。西方的科學是強的,自由、民主與法治是弱的。

???

嗬嗬,俺沒喝醉。

在思想領域,在實踐中,自由民主與法治,西方式的,是弱的,可以代表一種文明,但不能代表先進的文明。

這樣說,俺是有依據的:西方的這一套,過度地強調了人的決定性作用,弱化了人的天然良知,最後的結果,一定是製造的混亂大於解決的問題,花費的成本大於取得的成果。比如,墮胎有沒有自由合法不合法,性別不明者能不能隨心所欲上廁所,疾疫流行時政府有沒有權力號令個體,創總的右派更代表民意還是佩洛西的左派更代表民意。。。。凡事究到細節,到法理層麵,哲學層麵,西方的自由與民主就都變成了無頭蒼蠅,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就是科學思維用在人文領域裏的弊端:人為為偽。偽的東西很快就會喪失作用,因為它沒有生命。就象假花假草,放到自然中國很容易產生違合感一樣。

????

難道西方的民主不普適?不普世?這簡單是要挖翠綠的祖墳,不,挖深藍的祖墳(這讓翠綠更難受)啊。

難道近兩百年,不是西方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方向嗎?

是的,西方社會內部,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方向,比如禮貌,體麵。

但是這不是求異思維導出的,這是物質豐富導出的。也就是說,禮貌和體麵跟西方思維的關係不大,這種文明特征跟物質的豐富程度相關性更大。

兩百年來,西方人豐衣足食或者是在豐衣足食的路上,有什麽理由不禮貌,不體麵?

衣食無憂還要事事表現得跟鬥雞一樣,那麽飯不是白吃了,衣不是白穿了麽?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是放之四海的真理,跟求異思維沒有直接聯係。間接的聯係倒是有,就是科學與開拓精神推動的地理大發現(發現,嗬嗬)和科技革命促進了物質豐富。

Again, 並不是強調人為的民主與自由促進了物質豐富。

相反地,人為的(人為的,人為的,重要的詞說三遍)民主與自由法治,其實對禮貌與體麵的破壞作用大於促進作用,尤其是在族群之間。

因為個體導向的思維必然自利,條件一合適,比如物質不充分時,自私的特征就顯露無遺。

比如美國把別國炸得人民流離失所,疫情之初在國際上搶截別國的口罩。

所以,有人說西方文明是先進的,俺就同意一部分:科學技術方麵,是先進的,是西方特有的;其他方麵,比如文明禮貌,都不是西方特有的,甚至西方的要相反:在符合人的定義的行為方麵,西方很多時候,尤其是族群之間,涉及物質利益的時候,是野蠻的。物質越匱乏,這一點就表現得越突出。

西方的“征服”,是野蠻驅動的,一點兒也不文明。西方的唯利是圖的,以偽奪天的這一部分,不是人類需要的。

預防針:機械思維的頭腦會想,石頭又要推銷中國古代了。

非也。俺也不推薦中國古代。中國古代也有它的弊端。比如民主和法治,中國過於強調內在道德,容易被人為(比如私情和關係)鑽空子,也不行。

最好的,是東西結合,找到一個理想點。

同學們,冬至附近的聖誕節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