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說的就是這樣一個群體。
童年少年的饑餓在心中留下了巨大陰影。
又沒有人口學經濟學心理學的知識來理解這種情緒的成因,就通過極其原始的想象關聯法進行錯誤歸因,把饑餓恐懼與時代聯係起來。以致於一聽到跟那個時代相似的聲音就立刻被帶回到痛苦之中,進而產生了回到或者即將回到那個時代的幻覺。
這是一種錯覺,習慣性的。
如上所說,這種錯覺可以治愈。隻需要了解一下政治如何改變社會,而社會的改變如何影響人口。比如社會的穩定會讓人口突然增加,但生產水平跟不上就會因為增加的人口而導致群體性的“吃不飽”。比如老煙說的,北大荒的糧食吃不完,但是要向全國調濟,結果就是更多人來分享,得以活命,但都吃不飽,產糧的人也吃不飽。
明白這個,心理正常的人,怨恨就會少很多。
不明白這個,又沒經曆過動蕩,又沒經曆過民國(嬰兒成活率極低,不等有挨餓的記憶,就已經因營養不良而餓死病死了),就隻知饑餓可怕,而不明白饑餓其實跟人口增長相關。
升米恩,鬥米仇。養活而沒讓吃飽,那是仇上加仇。
人類之自私,在這個群體中體現得最清楚。
所以,還是民國好。平民子弟,能餓死的直接餓死。精英們豐衣足食,仁義禮智。這樣,就沒有那麽多心懷怨恨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