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論資本主義和中國主義

(2021-09-18 10:34:04) 下一個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兩個條件:一是動力,二是秩序。

秩序是由動力決定的,要適應動力,適應驅動方式。

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保障個體利益,二是保障整體利益。

大體而言,在整體生存不成問題的情況下,個體利益會成為社會的主要動力(過好自己的日子是生物本能),簡單地說,就是欲望驅動。這種動力需要相應的秩序,目前,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秩序形態就是資本主義。比如美國的資本主義,完全的欲望驅動,私利驅動。事實上,和平安定的條件下,不論什麽社會形態,都是個體利益成為主要驅力。封建社會也是如此。

在整體生存出現問題,產生危機,嚴重到一定程度,多數人的個體利益不能得到穩定的滿足的情況下,整體利益就成為社會的主要動力。簡單地說,就是公義驅動。這種動力需要不同的秩序,目的,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秩序形態就是社會主義。比如蘇聯和中國的某個時期的社會主義,極度的集體主義。事實上,在整體生存受到威脅的條件下,不論什麽社會形態,都是集體利益成為主要驅力。美國的獨立戰爭也是如此。

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有時矛盾突出,有時不突出。

用這個原理來理解中國和美國,就會比較清楚。

晚清以來,中國處於內外雙重壓力之下,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整體,其自主存在已經成了問題。所以從太平天國起到新中國建立為止,都可以看成是動力轉化帶來秩序轉化的過程。

新中國建立,內憂外患基本解除。社會驅動力自然從集體利益驅動轉為個體利益驅動。從新中國建立到改開到今天,可以看成是動力轉化帶來秩序轉化的過程。放到這個過程中來看,中間發生的鬥爭與事件就很容易理解。

美國也是一樣。獨立戰爭時期,集體主義驅動特征比較明顯。不想繼續接受英國統治成為北美白人的集體意誌,立國以後,內外環境相對穩定,個體主義沒有天敵,野蠻生長,成就了今天的美國秩序。

但美國的個體主義太自由了,以致於一部分人在這個秩序中的利益遠超另一部分人。這實際上大大的違背了“市場規則”。市場規則其實是集體主義規則,比如,一個人生產的東西的價值要放到市場中由市場來決定。用在人的社會價值衡量上也是一樣,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由他在人群整體中的價值來定。人如果是牛羊虎狼,整體價值很容易定。但人是人,人的群整體價值就比較複雜,包括了公義價值與私利價值。但在資本主義秩序之下,私利價值為主。當一部分人的私利價值遠超另一部分,成為社會精英的時候,這種秩序的公平性已經被傷害了。這其實跟市場規則一模一樣,理論上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可以生產產品。但大公司可以憑借它對上下遊環節的控製(而不是產品質量本身)來打壓小生產者。利益向少數人集中到一定程度,多數人的個體利益受到威脅,公義驅動就要抬頭,公義秩序就要形成,私利秩序就不穩定了。

現在看來,美國的動力轉換與秩序轉換過程的已經微啟。可逆不可逆,可延不可延,要看年輕人的覺悟和力量了。

在這種情況下,對比中國社會和美國社會,大概可以看出一點兒人類幸福的方向:公義與私利均衡的秩序。資本主義顯然不是這種秩序,馬克思說的社會主義也不是。但中國傳統與美國經驗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人需要在公義意識(為他利他)的前提下來謀求利私。利私給個體帶來的價值應該得到承認,但是不應該確定個體價值的唯一因素。

具體怎麽搞?俺也不知道。

當然,俺不是說中國完美。中國的問題也很大。中國的問題如果放到美國人頭上可能美國已經崩潰了。中國對問題的承受力顯然大於美國,這是為什麽?

不是市場,不是製度,不是文化,而是思維方式。中國人的思維,在自我克製以成就公義方麵具有超強的韌性。這種特征表現在秩序中就是組織性與紀律性,也是超強。在這方麵,中國人的協調組織成本極低而效率極高,在全社會範圍內都是如此。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的紅利,中國式思維的紅利。

中國政府不好好教中國傳統 ,不強調學漢語,去搞全民學英語,學這種導向自私自利思維的語言,自廢武功,真是太蠢了。不過好在漢語足夠強大,受到些汙染,但還沒有構成威脅。

嗬嗬,扯遠了。

所以,題目中的中國主義是什麽?就是中國式的思維,再加上文化與製度上調整。美國個體主義能強大三百年,中國主義(公義+私利)至少能強大六百年吧。

概數,恨中國的朋友們別當真。其實,

可能是八百年以上。哈哈哈哈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