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夏至轉段丹經,看看神仙怎麽理解夏至

(2021-06-22 20:43:09) 下一個

《真源》曰:天地之間,親乎上者為陽,自上而下四萬二千裏,乃曰陽位;親乎下者為陰,自下而上四萬二千裏,乃曰陰位。既有形名,難逃度數,且一歲者,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一歲以冬至節為始,是時也,地中陽升,凡一氣十五日,上升七千裏,三氣為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陽升共二萬一千裏,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陽升共四萬二千裏,正到天地之中,而陽合陰位,是時陰中陽半,其氣為溫,而時當春分之節也。過此陽升而入陽位,方曰得氣而升,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夏。立夏之後,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節陽升,通前計八萬四千裏以到天,乃陽中有陽,其氣熱,積陽生陰,一陰生於二陽之中。自夏至之節為始,是時也,天中陰降,凡一氣十五日,下降七千裏,三氣為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陰降共二萬一千裏,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陰降共四萬二千裏,以到天地之中,而陰交陽位,是時陽中陰半,共氣為涼,而時當秋分之節也。過此陰降而入陰位,方曰得氣而降,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立冬之後,四十五冬至,冬至之節陰降,通前計八萬四千裏以到地,乃陰中有陰,其氣寒,積陰生陽,一陽生於二陰之中。自冬至之後,一陽複生,如前運行不已,周而複始,不失於道。冬至陽生,上升而還天,夏至陰生,下降而還地。夏至陽升到天,而一陰來至,冬至陰降到地,而一陽來至,故曰夏至、冬至。陽升於上,過春分而入陽位,以離陰位,陰降於下,過秋分而入陰位,以離陽位,故曰春分、秋分。凡冬至陽升之後,自上而下,非無陰降也,所降之陰乃陽中之餘陰,止於陽位中消散而已,縱使下降得位,與陽升相遇,其氣絕矣;凡夏至陰降之後,自下而上,非無陽升也,所升之陽乃陰中之餘陽,止於陰位中消散而已,縱使上升得位,與陰降相遇,其氣絕矣。陰陽升降,上下不出於八萬四千裏,往來難逃於三百六十日,即溫涼寒熱之四氣而識陰陽,即陽升陰降之八節而知天地。以天機測之,庶達天道之緒餘。若以口耳之學,較量於天地之道,安得籌算而知之乎?

 

石按:上麵一段轉自《靈寶畢法》,據傳是鍾離權(八仙之一)據其在終南山得到的丹經整理而成。明白上麵這段文字就可以大略理解陰陽八卦四時八節了。八萬四千這個數字非常有意思,佛教中常常出現,丹經中出現,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佛教影響。無論如何,俺覺得不應該當成具體數量,而是一個代表周期的數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