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說法是共和國長子。
但腎更準確:東北由於曆史、地緣和內政外交原因,成為新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在毛時代體製之下,成為中國工業化的動力之源。
這不是因為東北人特別厲害。同樣的,消氣朱以後,東北突然加速衰落,也不是東北人特別不行。拿人和文化來說事兒的,就省省吧。
東北的興盛和衰落,是伴隨著中國發展而來的,可以說是戰略和政策的反映,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精神狀態的反映。
日據時期,張氏父子統治時期,東北的發展已經處於全國前列。東北本有工業基礎加資源優勢,加上新中國建立以後的親蘇政策,當然東北是最理想的工業根據地。於是東北搞得紅紅火火轟轟烈烈。
但這是有前提的:被西方封鎖的情況下,中國要獨立自主地發展,必然以東北為根基。
東北在各方供應全國,可以視為共和國長子。但這不是根本,根本是東北最有這個條件:東北是全中國工業化的生命之源。
強身健體,練內功,必然從強腎開始。這是新中國前三十年必然要做的事。
從前三十年中國人的精神風貌也可以看出來,中國和中國人民成長得健康茁壯,沒有病態,沒有不良嗜好。
前三十年,工業基礎基本打好,如同小夥子剛剛發育成熟。
這個欲望就強烈了,吃苦的精神也用得差不多了,向往花天酒地了。
小平公就是新的時代精神的化身。對中國來講,就是不要艱苦樸素了,不再強腎養生了,開始跟花花公子勾搭,想加入花花公子俱樂部了。體現在產業布局上,就是廢東北而立東南,從獨立自主到給花花公子當苦工。當年有人為買IPONE而賣腎,跟小平公主政下的中國何其相似。結果就是國家元精外浮,看起來滿臉油光,其實是浮腫虛胖。從脖子到蛋蛋,人家一捏,就痛得半死,毫無還手之力。這次貿易戰,如果不是創總這個莽夫沒有章法,如果沒有華為這個堅持獨立自主的企業,中國說不定要死得多慘。
從表麵上看,最近十年,中國國力上升到一個程度,又有人吹捧中國,說最近GDP多少多少四十多少億人脫貧,好象所有的事情都是最近四十年做的。真是笑話。
中國國力上升到今天的程度,有幾個因素:一是中國人能吃苦。正經民族都能吃苦,但中國人特別能吃苦,能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失血再多也能撐住,所以改開以來雖然失血很多,但還是挺下來了。二是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雖然失血,毆美在中國賺一塊,中國得一分,但中國的錢都攢下來了,而且沒有浪費,一分錢能發揮美歐一塊錢的作用(這是比喻)。三是歐美賺錢雖然多,但是沒有整體觀,錢都被精英拿走了,沒有轉化到國家整體發展,所以發展緩慢。四是中國人近代以來吃的苦太多了,發展的願望強烈。五是新中國前三十年打下的各種基礎(比如工業、人才)。
今天很難再說東北前三十年的貢獻跟當前中國的發展有什麽直接的關係。但是在這個國家成長的過程中,曾經是為中國的生存發展提供保障是客觀的。沒有前三十年,讓中國如印度一樣改開,中國不會有今天。而沒有東北,中國的前三十年將會更加艱難。
反過來,如果沒有小平式的改開(相信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人在國際環境合適的情況下都會改開),中國失血和人才與資源損失與浪費很可能會大大減少,中國的發展也許比今天還要好。
當然,曆史不能假設,也不需要假設。本貼的重點是,改開發展到消氣朱,其實已經有點兒失控,偏離了原來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東西的突然消沉與衰落其實是一種犧牲:壯士斷了東北的腕,摘了自己的腎,輕裝賣血換享受生活去了。
整體上看,東北衰落隻是相對於曾經的輝煌而言。對於中國來說,東北輝煌與衰落就是國家發展的軌跡的折射。輝煌的原因不是東北自己的,衰落的原因也不是東北自己的。
如同任何大的組織一樣,一種模式越發達,積累越深,就越不容易轉變。東北曾經那麽深地嵌入中國的整體體製,而體製轉換時卻沒有給東北足夠的時間來調整適應,衰落當然是難免的。說東北人東北文化的,想想美國的鏽帶,衰敗是因為他們文化不行人不行嗎?
三十年河江三十年河西。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東北當然不例外。東北需要調整,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