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78)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2025 (1)
注意是一個非常科學,非常哲學,非常宗教的一個詞。
分開來看,就是注+意,意是一種東西,注意就是意這種東西聚起來注到什麽地方去。
現實中,無論我們用心如何,一種現象反映在意識中,都一定是注意了。所以,很心理學,很科學。
注意就會產生印象,不注意會不會產生呢?對象存在不存在呢?很哲學。
注意產生的印象或者現象,會在注意中顯露它的本質。這就是修心所循的路徑與竅門,修心修行,大眾化的理解就是宗教。所以,也很宗教。
創造這個詞的人了不起。產生這個詞的體係更了不起。
為了說著方便,不討論印象與對象的關係,假設(對,假設,是假設。)兩者是分開的。
再假(對,假設,是假設。)設有這一樣一種東西叫作氣,是一切現象的本質。
當注意現象時,氣就因意識固化在現象中。比如看到花,花的顏色形狀和氣味就把氣固定在這些特征中;看到某人,這個人給人的感受就讓別人的氣固化在這些印象中;看到世界,世界就把氣固化在世界的經驗與規律中。
反過來,如果氣不固化到現象中,現象就不能成為現象,就象沒有氣吹到氣球裏,氣球就不是氣球,而隻是一個膠皮囊。
固化了,氣就不再自由流通,而是以形式相互作用。形式之間就有相吸相斥漠然等關係。
化解了,氣就可以自由流通於不同的形式之間。不同形式間的隔閡就不存在。
注意不注,人的意識隻能控製一部分,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在我們用意的時候,用的已經是形式中的東西,不知道在形式中衍生過多少層了。找不到規律,這種東西隻會產生新的形式,而不能到形式之外。因此,不是我們說不注意世界就不存在,也不是我們主觀想一下,世界就會按我們的意誌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