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子中的常

(2019-08-20 08:38:20) 下一個

常在老子中的意思,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恒。而恒的意思是不變。不變就是真,實。易言之,是道的另一個名字。或者說,是從另一個角度對道所代表的東西進行描述。

常這種東西,可以是有,也可以是無。

說其是有,是指其中的象。

說其是無,是指象的空虛本質。

這聽起來象是佛教的說法,石頭是在拿佛法解老子。

可能如此。

如果老子中隻有一句話如此,那拿空有關係來講有無就是石頭在胡扯。如果老子中隻有一段話如此,那拿空有關係來講有無就是石頭在胡扯。如果老子中多處都如此,恐怕就不是石頭可以造作牽強的了。

比如,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有無同出而異名,有之為利無之為用,無觀妙有觀徼等等等等。

傳統解老子,喜歡止於有無的對立統一本身。這種解法沒有錯,但也不能說這就是老子的唯一解法。事實上,老子裏的有無是同一種東西的兩麵。這種東西在老子中也有好幾個名字,其中之一,就是常。

老子中的常,有兩個基本意思,一個指時間上的持續或者反複,比如常常的常,是個副詞。另一個是恒,不變。拿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本體。拿佛教的話,就是真如,自性。是個名詞。當名詞用的時候,如果說道家也認為有個唯一的東西,那麽常就是這個東西。

常有自己的道,比如”非常道“就是”不是本體之所行“。

常有自己的象,比如”非常名“就是”不是本體之所名“。

常無,就是以無觀常,或者以無觀本體。

常有,就是以有觀常,或者以有觀本體。

複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則能容,能容則能公 (公,王,在此處連用,可知公與王的本義應該與涵容量大有關)等等等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