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知

(2019-07-23 10:59:35) 下一個

檢索論語,”知“大概有兩種用法,一種是智,智慧的智;一種是知,知道的知。

知可以用作名詞,也可以用作動詞。用作動詞當然就是知某事某物的知,知道的知(比如溫故而知新)。用作名詞,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智慧的智,是具體的程度非常高的聰明,每個人都不一樣(比如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放在這句話裏,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誠實的態度)就是知”。這是指明智,有智慧。第二種是知的能力,知冷知熱知難知易知知知不知的知。這種能力不隨個體秉賦而變化,每個人都一樣。放在這句話裏,就是“你(知道的時候)知道你知道,(不知道的時候)知道你不知道。知"知"知"不知"的那個,就是知(指能力,不是內容與對象)。”

第二種理解說得通嗎?隻看論語,其中知的用法多與內容連用,很少討論知的能力本身。因此聽起來有點牽強。但這種用法在儒家典籍中並非孤例,比如《禮記》中就有”物至知知”的說法(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知知,就是“知的能力知道了物至”。又說“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有知”顯然不是有智慧,明智,而是有知的能力。其他的例子,比如致知,知至,在“智慧”與“能力”之間,解釋兩可。

如以禮記中知的用法來印證,則“是知也”有可能指知的能力-----知之為知之:知道的時候讓你知道你知道,不知為不知:不知道的時候讓你知道你不知道,是知也:(那個能力)就是知。從語義到語法,似乎都說得通。

如果說得通,那麽這句話不是在教做學問或者做人的態度,而是指明學的目標所在----心的活動本身。這個本體不在別處,就在尋常日用之中。知道時心裏明白“我知道”,不知道時心裏明白“我不知道”,這個明白的,就是心的本體。這個本體不隨內容的變化而變化,也不掩蓋或者抗拒內容的變化。你找也找不到,丟也丟不掉。

這種理解不如傳統的理解那麽平實。其他的知,孔子都說得那麽樸實,怎麽這個知搞得這麽突兀呢?其實不突兀,這本來是中國人常講的道理,比如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斤兩就算明,這個明與知知知不知是知也幾乎完全是一個意思。又比如,知味,物物,都指向一種素質、能力。

神奇的是,這種能力隻能通過對象體現,不能成為對象。因此才顯得有點玄。比如好的木工,技術都在他的作品裏體現,隻看他的長相和手是看不出來技術在哪兒的。他有這個能力,但能力不能成為對象。寫字畫畫科學研究,都一樣,能力與素質都需要通過對象體現,沒有對象時能力雖然在,但是你無法把握它。

這麽簡單的道理,卻要麽妄推為高明,要麽妄貶為玄虛。為什麽?因為沒搞懂。

沒搞懂而要定論,以不知為有知,是不知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