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民主製度的基石

(2019-02-18 14:51:18) 下一個

就是攫取體製外利益(不是聯盟內部互相讓利,而是在獲取集團外利益並進行分配的協商)。

回看近代以來的曆史,民主的發展跟攫取製外利益是完全同步的。科技提高生產率,直接增加財富。伴隨的是殖民,全球貿易。這些方式的共同點就是大量地增加財富讓不同利益群體有合作的願望和空間。

在這個意義上,民主製度的本質既可以看成是自由,也可以看成是限製。看成滿足我的願望的手段就是自由,看成我與他人分利的手段就是限製。自由是優越性,限製則是代價。

西方民主製度的優越性靠滿足不同團體利益的手段來保障-----有財富不斷輸入,就有幸福感自由感。如果沒有大量的外來財富作為保障,不同群體的瓜分有限財富,個體欲望不但無法充分滿足,還要受到限製,民主製度就是累贅。

在這個意義上,科技與搶掠(戰爭殖民或者貿易手段)其實成了近現代社會的粘合劑。這也是美國為什麽一定要立一個或者幾個靶子的原因。沒有這個靶子,歐盟就不必與美國結盟,不結盟,美國就沒有辦法向歐洲輸出影響力,不向歐洲輸出影響力,美國在全世界攫取利益的能力就會變弱,攫取利益的能力變弱,民主製度生命力就會變弱。美國立中國或者俄國為敵,是維護自己的生命力的本能。

民主是靠利益來維係的。

與民主製度相似,中國有另一套粘合模式:世俗化政治化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本來不必政治化,它的要義就是天人為一。這種思想完全可以發展成為一種宗教,但是它太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了,結果就世俗化了。世俗化中產生了世俗的教條:比如如何培養仁呢?從親親開始。親親老老幼幼即是充實仁的方法,又與維護統治秩序完全一致。這種東西在社會上推開,不同階層就比較結實地粘在一起了。

如果說西方的民主是靠滋私來維係的,那麽中國的“專製”則是靠製私來維係的。滋私的方法是協商分利,製私的方法是克己奉公。前者需要大量攫取外利滋養,後者則相對自足。但後者也不能完全止私。自足式的穩定之下,要想獲得更多的利益就要向秩序的頂端爬,秩序頂端的受益者要保住地位,就要壓製要爬上來的挑戰者。這就是中國社會著名的勾鬥內鬥。這不是出自儒家,也不是出自世俗化的儒家,而是與世俗化的儒家(道德機製)並存的另一個動力機製----私欲。

事實上,民主根本不是人為設計,也不是製度本身進步的必然,而是生產進步的必然要求。任何經濟利益要最大化都必需分工合作。分工合作中不同環節的重要性可能不同,但是每個環節的利益都必需得到重視。這就是民主的基礎,也是製度化的基礎。它本身是逐利的產物。中國前三十年也建立了生產體係,為什麽沒有產生現代民主的基礎?因為中國的生產並不是自覺逐利的,而是被計劃的。這個體係為整個國家打下了一個工業基礎,卻沒有為整個國家打下分工意義上的平等基礎。換句話說,不同的利益群體的經濟利益關係沒有在政治製度中獨立發展出來。

當然,利益團體也不是都有政治力量。每個環節的政治力量其實都是這個環節裏的精英。比如工廠的利益由管理群體,而不是普通工人來代表。在這個意義上,無論利益群體多健全,最底層的勞動者可能依然被遺忘,像美國的鏽帶工人一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