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語言的欺騙性

(2018-11-30 14:22:28) 下一個

其實也是意識的欺騙性。
比如,描述“我視覺中出現西瓜”這個事件時,語言是“我看到了一個西瓜”。

這句話細究起來,就不合邏輯。因為在你看以前,你根本不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麽,你甚至不知道那是不是一個東西。“是個西瓜”是看了以後經過大腦分析形成的結論。在分析以前,看到的東西是什麽是不能確定的。而“我看到了一個西瓜”給人的一般感覺是:西瓜早就在那裏,你的視覺注意到了西瓜的存在。這樣,從不知有無到知有到知是西瓜的這個過程被掩蓋了。

這樣,語言表達方式造成的結果是:人們會以為西瓜本來就是西瓜,它就在那裏,不論你去不去看它。在生活中這種表達沒有任何問題,不這樣反而會有問題。然而,如果深究,我們會發現,這句話是違反邏輯的,如果換一種說法就更清楚: “我吃到了肚子裏的西瓜”,“我娶了我的妻子”。。。這種說法的不經之處就是,肚子裏的西瓜是吃的結果,而不是吃的對象;妻子也是娶的結果,不是娶的對象。這樣看,西瓜也是看的結果,不是看的對象(看之前是什麽,看中發生了什麽,那是別的問題,本處不論)。
又比如:他是張三。也分裂了現實。事實是張三和他是一個。用了“是”字,則“張三”獨立了,“他”也獨立了。概念上,張三和他成了兩個各自獨立的個體。在認知上,跟“我看到一個西瓜”一樣,把判斷結果當成了判斷對象。“判斷”把原始認知中的一個混沌的東西變成了意識中三個清晰的概念:他,是,張三。有了這三個概念,意識就不再管原始認知是什麽樣子的了,它就隻管建立與維持這種成形的概念關係,好象它們天然存在,因進化而發展一樣。

因此,在我們說“他是張三時”雖然意思是指一種對應關係,但在意識裏卻通過“A是B”的判斷製造了名實差異。

名實差異對現實來說並不是壞事,它可以讓我們省去很多麻煩,讓世界條理化,行事簡明有規律。但另一方麵,忘了名實差異也讓我們陷在這種差異概括出來的規律裏,不去關注它們未分裂時的樣子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