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獨行印度(12)-親親新德裏

(2023-09-26 05:59:13) 下一個

在印度的首都德裏,有髒亂差的莫臥兒帝國首都舊德裏,也有始於大英帝國時,幹淨如歐洲的新德裏。當我被極度髒亂差的舊德裏折磨了一天後,我對新德裏也沒抱什麽希望。隻是想,來德裏一次,還是完成我應該完成的任務吧。

從舊德裏回到酒店後,我從下午4點一直睡到清真寺的祈禱聲響起。看看手機,還不到淩晨4點。這穆斯林太虔誠了,可還讓不讓我們這些非穆斯林活了?不過,好處是,我清晨6點就打了一個Uber去了世界文化遺產顧特卜塔(Qutub Minar)。我沒想到,從酒店到顧特卜塔,全程18公裏,才260盧比,3美元多一點兒,太便宜了。剛出酒店,我便發現,德裏晚上下雨了,濕潤的風吹到臉上溫暖且愜意,我都不用擦護膚霜了。車子經過垃圾滿地的市場,然後從垃圾、人和車都很多的火車站邊穿過。我不想看這種鬧眼睛的景象,於是閉著眼睛養神。

顧特卜塔

蓮花寺

胡馬雍陵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待我睜開眼時,我眼前的景象像變魔術一樣換了天地。破破爛爛的建築消失了不說,我最討厭的垃圾也沒了。道路寬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很多地方還鋪著草坪,難道這就是英國人建造的新德裏市城區嗎?是的。不過,這裏還沒有驚豔我的眼球,越往前走,路旁滿是鮮花的綠化帶和鬱鬱蔥蔥的樹木越多,我似乎到了建在森林中的昌迪加爾。但這裏的規劃比昌迪加爾的更漂亮,更像花園。大街上也沒有汽車,自然也沒有鳴笛聲,行人也很少。我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以髒亂差聞名的印度嗎?

這的確是印度,是印度首都的新德裏,但原則上卻不屬於新德裏市城區。它在德裏的南部,被稱作南德裏。我搖下車窗,讓清新、涼爽並帶著大量負氧離子的空氣吹進來。看著眼前的美景,呼吸著森林的氣息,我不禁心曠神怡,由衷地想親吻這個令我百看不厭的新德裏,此種景色一直延續到顧特卜塔。到達顧特卜塔,剛剛6點半,網上說7點開門,可售票處已經有人了。門前都是流浪狗,嚇到我趕緊跑進了售票處。門票600盧比,7.5美元,這價格在印度已經很貴了。售票處跟顧特卜塔入口不在一起,工作人員擔心流浪狗會嚇著我,於是把我送進了入口。

去顧特卜塔路上

去顧特卜塔路上

顧特卜塔售票處

被建在了一個大花園裏的顧特卜塔是德裏最南邊的景點,也是德裏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建築。我是第一個這麽早進入顧特卜塔的人,因而四周靜悄悄的,隻有滿園的草坪和花草樹木以及花栗鼠和鴿子窩在迎接我。此時,天空暗暗的,不一會兒就飄起了絲絲細雨,這仿佛是德裏蘇丹國黯然落幕時留下的眼淚。沒錯,顧特卜塔正是德裏蘇丹國留給德裏最豐沛的遺產。

此塔又被稱為勝利塔,最先始建於阿富汗的古爾王朝,是中亞穆斯林為成功入侵並占領印度而建造的,但這些人隻在1199年修建了這個塔的基座。隨著古爾王朝的崩潰,在印度的總督自立門戶,建立了德裏蘇丹國的奴隸王朝。這個王國的蘇丹們在13世紀早期用了20多年時間才把此塔建成。它的底下三層用紅砂石砌成,上麵兩層用白色大理石建成,高度為72.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磚石建築。尖塔從下往上逐漸變細,塔身上既裝飾著《古蘭經》經文和伊斯蘭建築經典的幾何圖案,也點綴著印度傳統建築慣用的藤蔓圖案和花彩垂飾,還有精美的鍾乳石支架做依托。這樣的建築風格和色彩讓人一眼望過去便會過目不忘,難怪它被史學家稱為“印度教與穆斯林傳統融合或綜合的最早和最好的例子”。

顧特卜塔

顧特卜塔

顧特卜塔

環繞這個勝利塔的是一個遺址群,遺址包括威力清真寺(Quw-Watul Islam Mosque)、鐵柱(Iron Pillar)和阿拉依高塔(Alain Minar),以及德裏蘇丹國第一位蘇丹(Iltutmish)的陵墓。我一邊仰望著這個美妙絕倫的顧特卜塔,一邊走到被回廊包圍的長方形庭院,這個庭院即是清真寺所在地。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清真寺,建於1199年,也是穆斯林為占領古印度的很多地方而建。同樣是由紅砂岩建成的清真寺是踩在印度教寺廟的“肩膀”上建起的,因為建築材料來自附近被拆毀的27座印度教神廟。清真寺由鐵柱中庭、回廊和祈禱室組成,回廊的柱子上還殘留著無數印度教的裝飾浮雕,但浮雕的人物和動物形象已被毀壞。

院子裏的鐵柱被認為是世界冶金業上的奇跡。此鐵柱高7米多,柱身和柱子上的裝飾共重6.5噸多。它最初由公元5世紀古印度笈多王朝的第三代旃陀羅笈多二世派人鑄造,柱子上有典型的印度式蓮花蔓草紋樣。它曾被放在一個毗濕奴神廟前,公元10世紀被移至到了這裏。隨後,印度教徒建起了一個毗濕奴神廟。有人說,鐵柱的柱頂是有毗濕奴的坐騎金翅鳥的雕像的,但穆斯林怎麽會讓它存在呢?

顧特卜塔內的清真寺

顧特卜塔內的清真寺

顧特卜塔內的清真寺

蘇丹陵墓

蘇丹陵墓

蘇丹陵墓

清真寺的旁邊都是斷壁殘垣,但有的殘壁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其中建於1310年,德裏蘇丹國卡爾吉王朝的阿萊門(Alai Darwaza Gate)因其絢麗多彩的裝飾而被譽為印度伊斯蘭建築的珍品,但我看它並不比德裏蘇丹國第一位蘇丹陵墓大門上的強多少。與阿萊門建於同一王朝的還有阿拉依高塔。建造這座高塔的蘇丹曾信心滿滿地要讓建成後的阿拉依高塔比顧特卜塔高兩倍,借以顯示他的王朝比奴隸王朝更強大。可他的夢想最終化為烏有,在隻建造了24.5米高的第一層後,這個蘇丹便撒手人寰,他的繼任者也沒有完成他的遺願。

顧特卜塔內

顧特卜塔內

顧特卜塔內

顧特卜塔內

顧特卜塔內

顧特卜塔內

我在大氧吧的這個遺址群中轉呀轉,把每個角落都轉遍後,又回到了顧特卜塔下,怎們看都覺得它最美,其它的建築加起來也不如它的一個手指縫。當其它遊客陸陸續續到來後,我百般不情願地離開了它。此時,雨已經停了。我不願意離開大氧吧,於是想走去離顧特卜塔9.3公裏的蓮花寺(Lotus Temple)。這個時候,路上的車輛和行人已經多了起來,但沒有刺耳的鳴笛聲。雖然溫度已經升起來,但在花園般的大路上行走我還是很享受,也不覺得熱得不得了。大約走了2公裏,花園般的環境消失了,可還是很幹淨。我不想在酷熱中煎熬,便花100盧比,1美元多打了一個突突車去了名字很好聽的蓮花寺。

我來這個建於1986年的蓮花寺,並不僅僅因為它的名字好聽,還因為它是一個我第一次聽說的巴哈伊教(Baha’i)的寺廟,因此它又被稱作巴哈伊靈曦堂(Baha’i House of Worship)。此教於1844年誕生於伊朗,意為“光之信徒”。跟別的宗教不一樣的是,巴哈伊教派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隻在世界的每一個大洲建有一個靈曦堂,而亞洲的靈曦堂就設在這裏,它是全世界七座巴哈伊靈曦堂中最新的一座。這個揉合了婆羅門教、佛教、多神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條的巴哈伊教認為:上帝的本質是不可知的。多年來,他派遣了一係列的神聖使者、化身或上帝的顯示者來教育和引導人類。現在這個教派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伊朗和印度。

去蓮花寺路上

去蓮花寺路上

蓮花寺門口

正是因為很多印度人信奉巴哈伊教,所以我到達蓮花寺時就看見門口聚集了很多穿著花花綠綠的信徒,但大部分是老年人,這時還沒到開門時間的早上8點半。我一走到隊伍前就成了被觀看的猴子,還有人對著我錄像。他們看我新鮮,我看他們也奇特。我們就這樣互相端詳著,直到寺廟開門。這個寺廟跟顧特卜塔裏的環境一樣,也是一個花團錦簇的大花園。不過,這裏的視野更開闊,但不是大氧吧。嫩綠的草坪,盛開的鮮花,幹淨的步道,跟歐洲的很多花園都大相徑庭。而名如其“人”的蓮花寺,確實像一朵半開的白蓮花,在周邊一片綠色的襯托下,更有一種“出汙泥而不染”之感,外觀相當地漂亮。

這個寺廟免費,但進入寺廟前得脫鞋。此寺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寺廟,全部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它外觀更像一座現代建築。它由27個獨立的“花瓣”組成,每三個花瓣排列成9個側麵,還有九扇門通向中央大廳,這樣的設計讓它跟悉尼歌劇院有異曲同工之處。座落在紅色台階上的它旁邊還有9個連環清水池,清亮亮的池水襯托得它如出水芙蓉般美麗。內部像教堂,一排排擺滿了白色大理石長椅,卻沒有任何神像和其它雕刻及壁畫做裝飾,甚至連一個柱子都沒有,隻有屋頂正中的一個蓮花狀金飾。

蓮花寺

蓮花寺

蓮花寺

這樣空曠的空間也許更可以讓不同宗教的信徒在這裏屏氣凝神,不被周邊的景物幹擾,實現此教認為的:祈禱是“靈魂與其造物主進行直接且無需中介的基本精神對話”,也實現此教經文中所說的:“對上帝的銘記就像雨和露水。是雨和露水,賦予了花朵和風信子的新鮮與優雅,使它們恢複活力、獲得芳香,並煥發迷人的魅力。”(Remembrance of God is like the rain and dew, which bestow freshness and grace on flowers and hyacinths, revive them and cause them to acquire fragrance, redolence and renewed charm.”

我不是任何教派的信徒,但我也在椅子上長坐了許久,在思緒翻湧中獲得內心的平靜。走出蓮花寺,我直接去了與之相對的小博物館。博物館也不讓拍照,裏麵沒什麽古董,隻是掛滿了婆羅門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拜火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巴哈伊教的箴言。看來,這個巴哈伊教真是一個大籮筐,什麽宗教都可以往裏裝。

蓮花寺內

蓮花寺內

蓮花寺內

離開蓮花寺,德裏的溫度早超過了30度。我不想在又熱又悶的街上行走,於是叫了一輛突突車,讓他送我去離蓮花寺不到7公裏的胡馬雍陵(Humayun's Tomb)。這位司機不會英文,也不知道胡馬雍陵在哪裏,我隻好用穀歌地圖給他導航。在車上,我發現司機的衣服都破了,所以本來說好的80盧比,下車時他突然要100盧比,我也沒說什麽,直接給了他。其實,也才1美元多一點兒。不過,穀歌地圖卻給我指到了胡馬雍陵不讓進的後門。這裏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路旁都是豪車和豪宅,這還是我在印度第一次看見豪車呢。走到路口,我才發現,此小區是有保安站崗的。這裏居住著如此多的富人也不奇怪,因為此地在大英帝國時期專門為一個靜謐的上層社區提供植物和樹苗,因而風景一流。

胡馬雍陵旁

胡馬雍陵旁

胡馬雍陵旁

胡馬雍陵旁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胡馬雍陵也在苗圃旁,自然也像一個大氧吧。它是德裏除了紅堡和顧特卜塔外的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門票跟顧特卜塔外的一樣,現金都是600盧比,但印度人才40盧比。可我買完票準備進入時,忽然發現門邊寫著付信用卡550盧比。我走過這麽多國家,還是頭一次碰到付信用卡比付現金便宜這種新鮮事。於是我走回去想刷卡,一是便宜一點,二是節省一下我手中的現金。結果售票員說票已經出了,沒辦法換。那他們為什麽不把可以刷卡的告示貼在售票處呢?

我一邊走進緊鄰新德裏市城區的胡馬雍陵,一邊回顧這位莫臥兒帝國第二位皇帝的生平。他絕對是伊斯蘭教遜尼派中的另類,這是怎麽一回事呢?原來,他繼承大統後,並沒有在皇帝的安樂椅上坐多久。一是他的兄弟占據了阿富汗到印度大陸的必經之路旁遮普地區,二是阿富汗蘇爾帝國的建立者舍爾沙占據了今天的孟加拉國,把當地的主人趕去投奔了胡馬雍。舍爾沙借機對胡馬雍一通暴錘,占領了德裏不說,還建立了一個西起今天阿富汗喀布爾,東到孟加拉國的蘇爾帝國。胡馬雍不得不一路沿著他老爹進攻德裏的通道,反向逃往他爹的老巢喀布爾,而他的兄弟又堵住了他重整旗鼓的去路。無奈之下,胡馬雍逃到了她母親出生地的波斯,當時的波斯第三帝國信奉的是什葉派。

胡馬雍陵

胡馬雍陵

胡馬雍陵

胡馬雍陵

胡馬雍陵

在通過了波斯君主對他的靈魂拷問後,胡馬雍由遜尼派變成了什葉派信徒。當舍爾沙入土後,胡馬雍在波斯君王的資助下,率軍攻進了喀布爾和德裏。此時,他已經在波斯“臥薪嚐膽”了10年。可這位吸鴉片成癮的君主在進駐德裏還不到一年,就摔死了。這個名字寓意為“幸運”,愛好文學與藝術又驍勇善戰的胡馬雍真是一個生不逢時、命運多舛的倒黴蛋兒。

他死後,他那位漂亮的波斯妻子請來了波斯著名的建築師,在1570年為他修建了這座氣勢雄偉的陵寢,使其成為最漂亮的莫臥兒早期風格建築。此陵寢也是印度次大陸第一個采用波斯圓頂設計的印度建築,為之後名揚世界的泰姬陵的修建提供了模版。陵寢也在鬱鬱蔥蔥的花園中,穿過拱門,就是直通水池的水道。水道和兩個小水池把陵寢所在地分成了四個區域,這跟《古蘭經》中提到的天堂花園相同。穿過噴泉,拾階而上,即是胡馬雍陵。外部用紅砂岩建造,配以白色大理石裝飾的胡馬雍陵不管是遠觀還是近看,都有一種和諧的視覺美,讓人一看就有一種賞心悅目之感。我見到它的那一刻,都忘了它是一個令我害怕的陵墓。

胡馬雍陵園內

胡馬雍陵園內

胡馬雍陵園內

胡馬雍陵園內

胡馬雍陵園內

胡馬雍陵園內開屏的孔雀

用了7年才完工的胡馬雍墓墓室使用了白色和黑色大理石,大廳裝飾著精雕細刻的窗戶和設計精美的天花板。墓室裏除了胡馬雍的墳墓以外,還有他妻子和兒子的。在這個大花園裏,不僅有胡馬雍陵,還有一些宮廷貴族的墳墓。有人說,整個大花園裏有150多座墳墓,因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墳場。望著這些墳墓,我不能不發出“人生易盡朝露曦,世事無常壞陂複”的感慨。人生苦短,我們最終都會“荒塚一堆草沒了”,那不如珍惜與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才不枉我們在這美好的人間相聚一次。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讚。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讚讚讚!!!
博主拍的片片真心喜歡,
但最讓我讚的時每篇文章的地圖指示。。。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讚美。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寫得非常好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金玉屋' 的評論 : 謝謝你喜歡。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n008'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認同。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好看。謝謝
man008 回複 悄悄話 一如既往的精彩遊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