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故國又重遊(8):散落民間的宮廷-北京小吃

(2018-05-09 14:10:42) 下一個

北京小吃,跟西班牙的小吃-塔帕斯(Tapas)一樣,五花八門,琳琅滿目,色彩紛呈。雖然塔帕斯和北京小吃都讓人目不暇接,欲罷不能,回味無窮,但塔帕斯一般隻有冷菜和熱菜,而北京小吃,門類更多,涵蓋更廣。不僅有麵食類,油煎類,還有火鍋類和飲品類,真的是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那麵食類的艾窩窩、炸醬麵、褡褳火燒、驢打滾、豌豆黃、燒麥 、麻豆腐、炒疙瘩;那油煎類的油條、炸糕、灌腸、焦圈 、薑汁排叉、糖耳朵;那火鍋類的豆汁、炒肝、爆肚、鹵煮火燒;那飲品類的酸梅湯、蓮子粥,樣樣都記述著北京的曆史,吟唱著北京的情懷。

西班牙的小吃-塔帕斯

北京小吃

北京,這個有著3000多年曆史的城市,不僅積澱了悠久而厚重的曆史文化傳統,還在這積澱的過程中,兼容並蓄,博采眾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飲食文化。數不清的“老字號”,全聚德、都一處、六必居,無不蘊涵了豐富的人、情、事,讓人回味,催人遐想。而在這回味與遐想中,那湧動在舌尖上的北京小吃,無論如何,都會把我們拉到久遠而凝重的曆史中。

作為遼、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不僅是漢人統治過的首都,更是北方“蠻夷”民族統治後的首都。雖然這統治讓大漢民族備受屈辱,但滿、蒙、回的異族風味與大漢民族的融合卻讓北京人的味蕾得以綻放。北京不但有遊牧民族特色的烤肉和涮羊肉,還有蘊含著深厚技藝傳承和民俗文化的小吃。這些小吃很多取自民間,然後被選為宮廷小吃,在宮廷被改良後又散落到民間。這獨特的過程讓北京小吃在全中國的地區小吃中“鶴立雞群”,成為北京的名片。豆汁,焦圈、豌豆黃、肉末燒餅、小窩頭,無疑是代表。

作為北京特殊風味小吃的豆汁,或許很多人受不了它酸溜溜的味道,可它卻有一千多年的曆史。豆汁相傳是遼國的民間食品,在清朝乾隆年間傳人宮中,成為清宮禦膳的飲料。如果豆汁是民間傳入宮廷小吃中的紅花,那色澤深黃,小巧玲瓏,形如手鐲,焦香酥脆的焦圈就是綠葉。老北京人,無論男女老少,喝豆汁的時候一定跟著焦圈。這個曾經在北京菜市口擺小攤的焦圈,不知不覺被傳人了深宮大院,成為皇上的必備早點。

豆汁和焦圈

宮廷中北京小吃的源頭活水不僅來自民間,也來自異域。北京小吃的代表-燒餅據說是漢代班超從西域引進的,因用胡麻而被稱作胡餅,後演變為帶餡兒的燒餅,最後由慈禧發展為肉末燒餅,再傳至民間。清代楊米人在《都門竹枝詞》中寫到,“涼果炸糕既耳多,吊爐燒餅艾窩窩。” 另一個來自異域,由宮廷傳至民間的北京小吃是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細膩柔韌,餡心鬆散甜香的艾窩窩。它由新疆的穆斯林帶入清宮,並與乾隆的寵妃-香妃有一段故事。已婚的香妃因容貌出眾,身體自然散發清香而被乾隆強行留入宮中。她思念丈夫和故土,不思茶飯,乾隆為此張榜納賢讓她一展芳顏。她的穆斯林丈夫為她特意製作“艾窩窩”,她才知道故人已來。至此,艾窩窩就流傳到了北京民間。北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關於艾窩窩的民謠:“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麵搓。渾似湯元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

肉末燒餅

肉末燒餅

艾窩窩

艾窩窩

不管是從民間傳入宮廷,還是從宮廷流入民間,北京小吃都會隨著不同外族的統治而不斷進化和發展,就像塔帕斯隨著西班牙的飲食發展而發展一樣。當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後,蕃茄、玉米、辣椒、土豆就成了塔帕斯的烹飪材料。北京小吃如同塔帕斯,一直在融合的路上。

當橫跨歐亞大陸的元帝國統治中國時,士兵曾將頭盔倒過來盛水置於火上,放入羊肉,涮後加佐料食用,後演變為風靡京城的涮羊肉。元代數十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中國入戶,帶來了伊斯蘭的清真食品,創造出世代相傳的北京清真小吃,並出現了以品種名在前姓氏在後的北京小吃特有現象,如羊頭馬、豆汁張、爆肚石、切糕楊等。明朝永樂年間的遷都,讓南方人帶來了稻米的種植技藝和年糕的製作方法,北京從此有了以米為原料的小吃。清朝定都北京之後,帶來了滿族的特色小吃,比如薩其馬。唐朝時由阿拉伯人帶來的豆蔻、胡椒、茴香、肉桂等香料,豐富了北京小吃以味為核心的內涵。今天,傣族的風情飲食,藏族的高原風味食品,西域新疆的烤全羊、烤羊肉串、手抓肉,朝鮮族古老的燒烤食品,都已成為北京小吃重要的組成部分。

子曰:割不正不食。又說燴不厭細,食不厭精。北京小吃,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用它齊全的種類,用它不同的色香味,成為作家舒乙先生筆下的“小吃大藝”,更成為北京這個千年都城的活化石。它是北京曆史畫冊中一幅絢爛多姿的畫圖,它也是聯係各民族感情的紐帶。是誰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隻有開放的中國,隻有開放的世界,才會讓人們的生活更多麵,才會讓人們的精神更充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