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非的明珠:摩洛哥-巴洛克之城

(2024-05-16 07:32:20) 下一個

在伊斯蘭建築為主體的摩洛哥,會有16世紀在意大利發起,17世紀在歐洲流行的巴洛克風格嗎?有的,它就在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的梅克內斯(Meknès)。這座有著25公裏長城牆的城市因擁有以複雜、奢侈和浮誇為主要特點的巴洛克建築而被稱為“巴洛克之城”。可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摩洛哥怎麽會有巴洛克風格的城市呢?這跟被稱作“世界第一種馬”的穆萊·伊斯梅爾蘇丹有關。

伊斯梅爾蘇丹是今天阿拉維王朝的真正祖宗,他跟中國清朝的康熙和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生活在一個年代。此時,摩洛哥不可一世的宗主國奧斯曼帝國已經走在衰落的路上,正把自己定位為歐洲一部分的“鬱金香時期”,這似乎都注定了17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上半葉處於曆史變革的大潮之中。在這個大潮之中,法國脫穎而出。它接替了西班牙帝國在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位置,也早已在西非的塞內加爾岸邊建立了第一個貿易站,還殖民了今天的加拿大,並??在美洲從事非洲奴隸的交易。就在路易十四在歐洲呼風喚雨之時,摩洛哥的土地上也出現了一位強權者,他就是伊斯梅爾。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伊斯梅爾是阿拉維王朝的第二位蘇丹,梅克內斯最初是他的封地。當薩阿德王朝雄才大略的曼蘇爾蘇丹死後,這個王朝便陷入了繼承戰爭。在一片混亂中,伊斯梅爾的哥哥振臂一呼,建立了阿拉維王朝。可他還沒完成統一大業呢,就從受驚的坐騎上掉下摔死了,好運的伊斯梅爾坐上了蘇丹的寶座。跟之前蘇丹們不一樣的是,他效仿奧斯曼帝國的“德米舍梅製度”,組織了一支超過10萬人的黑奴禦用軍。這支能征慣戰的軍隊不僅幫他統一了摩洛哥,而且還幫他幾乎全部奪回了西班牙和英國在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的殖民據點。

不過,這裏麵有沒有路易十四助的一臂之力呢?我想是有的,因為西班牙和英國都是法國的對手。在伊斯梅爾統一了摩洛哥後,他還跟法國互派了大使,之後更要迎娶路易十四的女兒。而巴洛克風格正是在路易十四執政的72年間達到了頂峰,因此該種風格也被稱為路易十四風格。這樣一想,伊斯梅爾的首都梅克內斯具有巴洛克風格也就不足為怪了。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雖然在位55年的伊斯梅爾把阿拉維王朝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都推向了摩洛哥曆史上的巔峰,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富強的國家之一,還讓他的首都梅內克斯成為了穀物、皮革和蜂蠟的交易中心,但他的文治武功還不能跟路易十四和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相媲美,畢竟他統治的區域比這兩位大帝小得多,但他驚人的生育能力卻足以讓這兩位赫赫有名的君主俯首稱臣。據不完全統計,他至少有868個孩子,而法國駐摩洛哥大使說他有1171名子女。不管哪個數字是準確的,伊斯梅爾都在生育方麵創造了前無古人的吉尼斯記錄,被冠以“世界第一種馬”也恰如其分。

他強大的生育能力讓歐洲很多畫家都對他的後宮好奇不已,有的畫家還以他的後宮為主題,創作出了無數畫作。不過,這些畫作並不會讓伊斯梅爾自豪,反而會讓他氣翻白兒的,因為在畫作中他的妃子全部以裸體麵貌呈現。如果說這些畫作還沒把他氣死的話,那他那些為權利爭得你死我活的眾多子女足以把他氣得半死,等他前腳一走,這些子女便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爭權奪勢的傾軋之中。可是《愚公移山》中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如此多的後代的好處就是阿拉維王朝不會斷根,綿綿長長一直延續到今天。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梅克內斯

我們對這個王朝的延續史沒什麽興趣,讓我們好奇的是,在一個伊斯蘭教為主導的國家,我們最喜歡的巴洛克建築風格是如何幸存下來的。本來我們最初的計劃是從撒哈拉沙漠深處的梅爾祖卡連開7個小時直達梅克內斯,可因為生病,我們在中途海拔1500多米的幹淨小鎮米德勒特(Midelt)住了一晚。沿途先生一直在望也望不到頭的阿特拉斯山脈和撒哈拉沙漠中穿梭,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穿過一個山頭就是綠草茵茵的平原,可緊接著又是一個山頭,無窮無盡,我真不知道古代的阿拉伯商人是抱著怎樣的信念走出去的。但中途我們卻看見了一個湖泊,這大出我們的意料之外。

入住時,前台讓我們在帶窗戶的大房間和沒有窗戶的小房間選一個,我想都沒想就進了小房間,我已經被沙漠夜晚的低溫嚇怕了。進去一看,房間裏居然有暖氣片,這是我們在摩洛哥住過的唯一一個帶暖氣片的酒店。舒舒服服住了一晚,並吃了一頓地道的塔吉鍋後,我的精力又回來了,第二天又操起了方向盤。在進入位於阿特拉斯山區,海拔1665米的法國小鎮伊夫蘭(Ifrane)前,我終於看見了綠色,還在一個茂密的雪鬆林裏花了5美元騎了5分鍾的馬,很冤大頭。雖然伊夫蘭被稱作“摩洛哥的瑞士”,冬季有大批歐洲滑雪愛好者前來度假,但我們在小鎮中除了看見幹幹淨淨的法式小洋房外,一點雪也沒看見。

去梅克內斯沿途

去梅克內斯沿途

去梅克內斯沿途

伊夫蘭

到達梅克內斯,剛過中午,我們的民宿在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的麥地那裏。我按照穀歌地圖的指示開往民宿,誰知道,前麵是好幾級台階。沒辦法,我讓先生看車,自己走進了麥地那市場,然後就走進了迷宮。我一路走一路記標識,怕走不回來。可要想自己找到民宿,門兒都沒有,我隻能請當地人幫忙,他們也不知道,最後給民宿打電話,當地人才把我送到。很多遊客都說摩洛哥人這不好,那不好,幸運的我一個不好的摩洛哥人也沒遇到。他們都那麽友愛和熱情,這讓我對摩洛哥的印象好極了。

民宿依然是摩洛哥特有的四合院,也沒有暖氣,而我們要在這裏住兩夜,愛挑剔的先生一看就要退房,可我的錢已經付了。幸好這時房間裏很暖和,我們還感覺不到寒意。民宿主人聽我們說要吃午飯,於是帶我們穿街過巷,走進了麥地那中一個純正的塔吉鍋餐廳。這家餐廳的塔吉鍋還可以,但每個人7.5美元,味道並沒有讓我們覺得驚豔。好在我們的重點並不是塔吉鍋,而是梅克內斯的巴洛克建築。

梅克內斯的麥地那

梅克內斯的麥地那

梅克內斯的麥地那

梅克內斯的麥地那

梅克內斯的餐飲

不過,麥地那中沒有巴洛克建築,因為梅克內斯不是伊斯梅爾最先建造的,它始於公元11世紀的穆拉比特王朝。這時的它隻是一個軍事定居點,卻奠定了麥地那的雛形。接替穆拉比特王朝的穆瓦希德王朝於12世紀在麥地那建成了梅克內斯大清真寺(Grande Mosquée),而之後的馬林王朝於14世紀建成了布伊納尼亞神學院(Medersa Bou Inania)。據說這個有26間學生宿舍的神學院是摩洛哥現存神學院中保存最好的建築之一,內部庭院的陳設很經典,木雕石刻也別致精細,可當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位於麥地那內部集市中的它時,發現它被擋得嚴嚴實實,什麽也看不見。

我們繼續在迷宮般的麥地那裏轉悠,裏麵都是跟馬拉喀什麥地那差不多的集市。我們以為我們一定會走丟,結果詭使神差地繞回了民宿。看來,這裏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轉出麥地那不久,就是帶有巴洛克風格的曼蘇爾門(Bab El Mansour),但這個大門不是伊斯梅爾建造的,而由他的兒子於1732年完成,那時伊斯梅爾已經去世5年了。該門是皇家城堡的主要入口,沒有防禦功能,隻負責美,設計者是一名皈依伊斯蘭教的前基督教奴隸。他把曼蘇爾門設計成了帶有大型馬蹄形拱門和華麗組合柱頭的大門,色彩斑斕、裝飾繁複,阿拉伯銘文被鑲嵌在精致的馬賽克瓷磚上,還有希臘科林斯式樣的柱子,因而它被譽為北非最雄偉的城門。可是,如此富麗堂皇的大門在維修,我們連個“毛”都沒見到一眼,但我們從城牆上同樣精美的側門能想象出曼蘇爾門的與眾不同。

曼蘇爾門

曼蘇爾門旁

阿烏達廣場

阿烏達廣場

哈汀廣場

曼蘇爾門的後方是我們停車的拉拉阿烏達廣場(Place Lalla Aouda),前方則是老城為舉辦慶典活動的哈汀廣場(Lahdim Square),這個廣場的城牆上也有一個裝飾精美的大門。穿過大門,左邊即是奢華大氣的伊斯梅爾陵墓(Mausolée Moulay Ismaïl)。 這座融合了巴洛克風格的陵墓在伊斯梅爾死前就已建成,除了他在裏麵長睡不醒外,還有他的正妻和兩位兒子。在摩洛哥,很多宗教景點都不允許非穆斯林進入參觀,但伊斯梅爾的陵寢例外,還不收費。

作為把摩洛哥推向鼎盛的蘇丹,他的長眠之地一定毫不含糊。陵寢外是多層優雅精致的庭院,庭院的地上都鋪著色彩繽紛的馬賽克瓷磚,還有從附近古羅馬遺址中搬回的羅馬石柱。殿堂中間設有馬賽克拚圖的噴水泉,內廳安放著他的木棺。整個內廳的設計跟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的房間很像,都是馬蹄形拱門,四壁裝飾著繁複的象牙雕刻圖案,棚頂金光閃閃,四角曾立著路易十四送給他的法式壁鍾。 據說伊斯梅爾請求路易十四把女兒許配給他,但遭到了拒絕後,路易十四為了安撫伊斯梅爾,便把這四座精致的壁鍾贈送了他,現在這些壁鍾已經不知去向。

伊斯梅爾墓

伊斯梅爾墓

伊斯梅爾墓

伊斯梅爾墓

伊斯梅爾墓

伊斯梅爾墓

伊斯梅爾墓

伊斯梅爾陵墓對麵是他的寢宮(Palais Dar El Makhzen)。當年他把薩阿德王朝曼蘇爾蘇丹建造的巴迪宮的建築材料拆了個稀巴爛,用來建造他自己的皇宮,結果是巴迪宮變成了廢墟,而他自己的皇宮卻極盡奢華。他建造這座皇宮時,參考了路易十四建造的凡爾賽宮,因而也帶有巴洛克風格。據說王宮規模宏大,裏麵有50多座大殿、巨大的花園和配套蓄水係統,至今仍被摩洛哥的王室使用,但裏麵的寶物早就不翼而飛了。這樣有皇家軍隊看守的王宮是不會對外開放的,但我們卻可以在皇城城牆與王宮高牆之間長1公裏多的狹窄小道穿梭,體驗兩側高牆帶來的皇城的磅礴氣場。

在摩洛哥,所有古城牆保護得都非常出色。雖然它們跟中國的長城一樣,也有垛口和馬麵,但摩洛哥的垛口上麵有個小帽子,馬麵是直上直下的。最不一樣的是,摩洛哥的城牆牆體上密布著用來透氣散潮的洞孔,這讓城牆遠遠看去象一排餅幹。雖然伊斯梅爾把他的皇城表麵建造得富麗堂皇,可地下卻是一個可以容納6萬囚徒的地牢。他常常說:“我的臣民如同籃子裏的老鼠,如果我不一直晃動籃子,這些老鼠就會咬出洞來逃走。他的嗜血,讓他被後人稱為”吸血的人“。

皇宮宮牆

皇宮宮牆

皇宮宮牆

皇宮宮牆

我們沒有去參觀地牢,也沒有去最多可容納1.2萬匹的馬廄和巨大糧倉,因為找不到入口,但是我們去了王宮外的蓄水池,這些都是伊斯梅爾在他執政55年中建造的龐大皇城的一部分。蓄水池緊鄰緊鄰穀倉與馬廄,麵積達4公頃,由一條長達25公裏的人工運河將阿特拉斯山脈的水源引到池中,供蘇丹軍隊的馬匹飲水、灌溉王宮花園,旱季時也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用水。

到此時為止,我們已經把伊斯梅爾因倚仗“黑色禦林軍”發家,而讓有著“黑色皇都”之稱的梅克內斯看得差不多了。也許我這一天又開車又走路太累的緣故,晚上穿著棉襖棉褲睡覺的我被劇咳咳醒了無數次,覺得我的胸腔都要爆炸了。令我生氣的是,夜晚很冷的房間裏居然有蚊子,這讓我很討厭梅內克斯。可討厭歸討厭,它的博物館(Musée Dar Jamaï)我還是要去的,誰讓它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之一,還誕生了摩洛哥曆史上最牛的蘇丹呢?

梅克內斯蓄水池

梅克內斯博物館

梅克內斯博物館

梅克內斯博物館

梅克內斯博物館

梅克內斯城外清真寺

這個博物館門票3美元,前身是蘇丹首相的府邸,建於1882年,被稱作摩洛哥貴族奢華住宅的最佳代表。但它不是巴洛克風格,而是安達盧西亞風格。博物館占地麵積不太大,門前是一個種有橘子樹的花園,建築的外牆上裝飾著彩繪木材和顏色各異的馬賽克瓷磚,那個木質圓頂天花板非常漂亮,裏麵還有一個小清真寺和小土耳其浴室。至於館藏,就不要奢望了,好東西都被殖民這裏的法國人拿走了,現在這裏隻剩下當地土著的樂器和民族服飾等,我失望而歸。

趁著陽光明媚,我又把迷宮般的老城和城外的清真寺及市場逛了一圈。這裏的清真寺是可以進去的,裏麵的結構跟西班牙科爾多瓦大清真寺的很像,都是連綿的拱卷,很好看,這是我在摩洛哥第一次看到摩爾風格的清真寺。至此,我已經拖著病體,把出租車是藍色的梅內克斯看得七七八八了,也對得起伊斯梅爾嘔心瀝血建造的這個皇城。我在城外遠望著皇城高高的宮牆,不禁響起那首詞:“玉砌夢殘,淒涼舊台。宮牆黃菊,幾度花開。都休問,六朝人物,誰拙誰才”。是啊,即使雄才大略又怎樣,即使千古留名又如何,都隻不過是孤影照驚鴻,白駒之過一場夢。

路線

梅克內斯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隨易' 的評論 : 謝謝讚美。我們是聖誕節去的。摩洛哥沙漠地帶晝夜溫差大,晚上特別冷。我們有的時候住的是摩洛哥特色的“四合院”,這些“四合院”有的沒有帶暖風的空調,有的有但不好用。我想如果住五星級酒店,肯定不會被凍著的。
隨易 回複 悄悄話 內容很豐富,謝謝。請問是什麽季節去的,怎麽會這麽冷呐,而且住處沒有暖氣?好一點的旅館也這樣嗎?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是的,這個皇城確實保護得很好,幾乎是每一個到摩洛哥旅行的遊人的必到之地,對吧?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不簡單呀,開了七個多小時的車。皇城保護得很好,老城內沒有高樓大廈。我也去過這個城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