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教育部要廢中國教育部管啥

(2024-06-24 07:31:43) 下一個

美國教育部要廢中國教育部管啥

 

 

 

特朗普:“我會廢除(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將把這一切工作回歸各所屬州,各州可以進行個性化教育,帶著對孩子們的愛去做教育工作。”

說完此話,台下爆發出熱烈掌聲,在享受了支持者們的片刻歡呼後,特朗普接著說:“謝謝,想想看吧,我們每個學生花的錢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學生都更多。”

中國教育部:《2009年,教育部聯合中組部、財政部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它的目標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基礎學科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改革拔尖人才教育的訓練和培養模式,培養世界級的科學家。

今年是“拔尖計劃”實施15周年。從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建第一個“少年班”,到2020年“強基計劃”的提出,我國探索改革高校學術英才培養已有46年。近兩個月來,武漢大學“雷軍班”、清華“巔班”和複旦“相輝學堂”等招生計劃陸續引起熱議,也讓人們開始關注各個高校的“創新班”“尖子班”。

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這些班級的選拔和培養模式也在“摸著石頭過河”中反複迭代。

當優中選優的“尖子生”進入“姚班”後,也麵對的是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而準備的前沿課程。首席教授姚期智帶領團隊為學生製定了“深耕精耕”的培養方案,融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的計算機教育先進方法,核心專業課程采取全英文授課。

《核心專業課程采取全英文授課。》

首席教授姚期智簡曆:姚期智是湖北孝感人,1946年12月24日出生於上海,幼年隨父母跟著蔣介石國民黨移居台灣,後在台灣長大、受教育。1967年,姚期智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獲物理學學士學位。之後赴美國深造。1972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年獲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之後,1975年9月至1976年8月任麻省理工學院數學係助理教授,1976年9月至1981年8月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係助理教授。1981年9月至1982年9月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教授。1982年10月至1986年6月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係教授。

1986年7月至2004年6月任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係工程與應用科學教授。2004年9月至今任北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5年1月至今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2007年3月29日,姚期智領導成立了北京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2007年12月6日,姚期智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應聘擔任榮譽講座。2010年12月30日領導成立了北京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2011年1月出任院長。2024年4月27日領導成立了北京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出任院長。

“姚班”的神話吸引著一批最優秀的中國學生慕名而來。.

“姚班”的神話 為《誰》謀利?

轉載《特朗普放話:若勝選將廢除美國教育部!》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6/24/125631941.html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基督教保守派團體集會上發表演講。演講中,談及美國教育部目前所持政治立場等問題時,他表現得十分不滿,並放話,如果在今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中獲勝,將廢除教育部。

據《福布斯》雜誌在YouTube上發布的當天演講視頻,特朗普表示,如果自己勝選,其政府將組建一個工作小組,以確保全美各地的中小學都會教授正確的英語和數學課程。

“我會廢除(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將把這一切工作回歸各所屬州,各州可以進行個性化教育,帶著對孩子們的愛去做教育工作。”

說完此話,台下爆發出熱烈掌聲,在享受了支持者們的片刻歡呼後,特朗普接著說:“謝謝,想想看吧,我們每個學生花的錢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學生都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特朗普首次在其第二度競選總統期間拋出“廢除教育部”的論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實際上特朗普從2016年首度競選總統以來,就一直考慮、且多次放話要廢除教育部。

報道稱,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其政府曾提議將教育部和勞工部合並為一個聯邦機構,以作為重組政府部門計劃的一部分。據悉,該提議必須經由美國國會批準,但從未真正實施。此外,特朗普在任內還曾試圖削減教育部的數十億美元預算款項。

自美國教育部於1980年作為內閣級政府機構成立以來,不少共和黨人一直呼籲廢除該部門。與此同時,教育議題一直是今年總統大選的一個關鍵議題,特朗普以及其他共和黨總統參選者此前也試圖利用許多家長對某些涉及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美國奴隸製、不平等和種族主義的憤怒情緒,大做文章。

《拔尖計劃15年,清華"姚班"的天才們去了哪兒?》摘錄部分內容: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6/24/125631959.html

2009年,教育部聯合中組部、財政部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它的目標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基礎學科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改革拔尖人才教育的訓練和培養模式,培養世界級的科學家。

今年是“拔尖計劃”實施15周年。從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建第一個“少年班”,到2020年“強基計劃”的提出,我國探索改革高校學術英才培養已有46年。近兩個月來,武漢大學“雷軍班”、清華“巔班”和複旦“相輝學堂”等招生計劃陸續引起熱議,也讓人們開始關注各個高校的“創新班”“尖子班”。

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這些班級的選拔和培養模式也在“摸著石頭過河”中反複迭代。

當優中選優的“尖子生”進入“姚班”後,也麵對的是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而準備的前沿課程。首席教授姚期智帶領團隊為學生製定了“深耕精耕”的培養方案,融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的計算機教育先進方法,核心專業課程采取全英文授課。

《核心專業課程采取全英文授課。》

“我們班裏隻有我一個人有興趣做學術。”

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錢班”培養方案在師生共建下經曆了幾輪迭代。他們建立了導師製,實行小班教學,構建了幾十名著名專家教授講授的講座課程,讓學生出國研修,更關鍵的,是對課程大刀闊斧地改革,隻留下了高強度、高挑戰度的知識學習和實踐研究課程,教授最核心的關鍵概念和科學技術方法論。

然而,精心設計的課程和培養模式,也無法保證每個進入的學生都能保持“領跑”。

拔尖人才的優秀,並不一定意味著創新素養的突出,識別並選拔出具有創新潛質的人才,可能是更為關鍵的挑戰。在多年的探索中,“錢班”也在選拔方式上,有過多種嚐試。他們曾在高考前,從全國上千名高三和少數高二學生中選拔出幾十人舉辦錢學森創新挑戰營,從內生動力、開放性、堅毅力、智慧、領導力五個維度對他們進行測評,再結合高考成績錄取部分學生。

拔尖創新人才究竟該如何選拔、培養,在探索路上的也不僅僅是這些先行的班級。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發布,“拔尖計劃”升級為“拔尖計劃2.0”,學科領域得到拓展,包括文科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也受到了重視。

2020年,教育部啟動“強基計劃”,提出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試點,選拔有誌於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拔尖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人才,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校校測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招生錄取,在入學之初就明確了本碩博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

近幾年“強基計劃”最重要的調整是,從開始的36所高校增加到39所高校,除此之外,2024年,部分學校在招生中明確數學或是學校指定科目成績達到一定分數,可直接破格入圍或放寬入圍倍數或滿足第一誌願入圍等相關政策,為某個學科領域優異的學生提供入圍的機會。

“我不屬於前麵一小撮顛覆性的創新人才,我不適合做科研,也不想做。就算做了也不會成為出類拔萃的人,隻會成為很一般的科研工作者,給基礎學科研究做出有限的貢獻”。

無論是“拔尖計劃”,還是“強基計劃”,都在探索實施動態進出的評價機製,讓難以適應這種培養模式的學生退出回到普通班級,同時也讓普通班級的學生能夠有機會進入相關的實驗班級。她覺得,這種動態進出機製是保障優質資源使用效率、拔尖人才培養質量的方式,也是探索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方案。

站在本科畢業的十字路口,劉皓與“姚班”的同學們和同齡人一樣“焦慮”。他考慮的問題也越來越現實,“博士畢業後是留在學術界還是去工業界?放棄高薪工作當教授能真正地推動科技發展嗎?會不會既沒有實現生活幸福,也沒有實現理想?”

在互聯網上,頻頻能看到人們對於“姚班”畢業生最終去向的發問。自 2005 年創立至今,“姚班”的大多數學生在畢業後都仍然活躍在全球計算機科學的舞台。他們中有人執教於國內外一流名校,有的創立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公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劃分左中右以爭取中間孤立右派







《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萬年以後還會是這樣。為什麽不合情況?劃分了,使群眾有一個觀察人們的方向,便於爭取中間,孤立右派。》

首先要強調一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凡是批判“左”傾路線錯誤的,或者“左”傾思想錯誤的,這種“左”字都是帶引號的。中國共產黨在近代社會思想譜係中,本就是以《左派政黨》的存在。在人類社會哲學譜係中,就是以《左派思想》作為根本性指導思想的人團結起來而成立的共產黨派組織。

所以,如果在共產黨內的黨員思想中對於《左》持有一種反對思維,那麽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背叛。

那麽《左》具體是指什麽呢?

《左》《右》劃分的來源,一般都認為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支持革命的一方坐在左邊,而那些對於革命采取保守態度,對於鬥爭采取妥協態度坐在右邊,這就是《左》與《右》劃分的曆史由來。

關於《左》與《右》在中國近代政治中的走向與目標很鮮明,一般早期說來,《左派》的社會理想就是追求社會公平,同情社會底層的勞動者,認為勞動者應該成為社會的政治主體,對於社會中一切不公平或者是影響公平的製度都采取一種積極變革的態度。

而《右派》,則與《左派》相反,他們對於社會變革采取敵視態度,以各種手段阻止發動變革。

從這裏,大家就很容易推導出,《右派》在社會經濟地位層麵,絕大多數都是既得利益者,他們害怕社會變革的根本原因,就是擔心自己在社會變革中利益受損,所以才會阻止變革。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左》從來就是代表著社會的進步思想的。《左派》,是社會中推動社會前進的人群。《左派》的著眼點在推動社會公正,在致力推動反抗社會的剝削和壓迫,在維護勞動者的地位公平權益, 對於社會中出現人上人群體的社會現象深惡痛絕。《左派》呼喚社會道德,同時要求真正做到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左派》讚頌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是平等互愛的,而對於社會中出現的腐敗行為大加鞭撻,對於社會中出現的以金錢的多寡轉換為社會政治權利的大小必欲消除而後快。總之,隻要是一個真正的《左派》。而不是那些賭徒和投機者利己主義者機會主義自私自利的人,因為個人的利益而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讓少數人自家人親朋好友先富的人,總是會以社會中絕大多數勞動者的福祉為自己的畢生追求先富為目標的。

從上麵對於《左派》的定義來說,是人類近代社會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共識。當然,在今天西方資本主義思維下的所謂“白左”與社會主義思維下的《左派》,是政治追求截然不同的群體,萬萬不可同日而語。

一般來說,如果以上對於《左派》的簡單定義,也符合如內心對於一個社會主義製度應有之模樣的追求的話,那就是一個《左派》。《左派》意識的養成,根植於內心的道德觀,對於大多數低層勞動者具有無限的同情,當然大多數本身就是社會基層的勞動者,要不是有一句話說“一切有著革命和進步追求的群眾都是天然的左派“呢。

懂得了以上《左派》的政治追求和社會理想,那麽再來看看那些動不動罵別人“極左”“左棍”的都是些什麽東西呢?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的是,對於《左派》反感的人,絕不會和底層勞動者共情的。在這些罵人的眼裏,從來把自己自視為高人一等。這裏必須要強調,這種自視為高人一等,或者本身活著就是把當人上人作為目標的人,即便有些在客觀現實中的地位本身也是一個最最基層勞動者,但思想中卻從來沒有與勞動者或者說無產階級共情過,這是先天道德感缺失,也是被西方資本主義叢林社會法則洗腦的典型。

因為隻有與勞動者共情的人,才會致力於追求社會公平,致力於把創造了社會全部財富的勞動者提升到國家主人的地位,這是人類社會最科學的形態,而毛主席就是這樣一個為了勞動者當家作主奉獻了一生的人。是有人類曆史以來最偉大最純粹的革命者。

那些仇視《左派》的人,汙蔑《左派》的人。他們要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一員,對於《左派》追求的社會公平和正當權利報以敵視態度。因為這意味著他們那些依靠剝削和欺壓得來的利益會受損,要麽就是既得利益集團豢養的文人以及被那些文人徹底洗腦的人。那些被既得利益集團豢養的文人,還能從既得利益集團那裏得到幾塊骨頭。而那些被洗腦的人本身身為普通勞動者,卻總是在維護既得利益集團,這不能不說是生而為人最可悲的一件事。

有的人因為文人和媒體對於中國近代史的抹黑和汙蔑,對於近代中國革命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後,一些“左”的政策和製度報以批判態度,這裏必須提醒這些人,在革命過程中,要對社會進行徹底的革命,必然會對於既得利益集團重新格式化,這是不可避免的革命過程。

而作為一些具體政策有錯誤的現象,甚至造成了對於革命過程極大的破壞,大家記住,這不是《左派》的革命方向的錯誤,或者說不是左派政治理想和追求的錯誤,而是具體的執行人或者是急於求成。沒有真正研究客觀實際,強行執行造成了錯誤。或者就是具體的執行者本身就是混進左派隊伍中的投機者。這些混進共產黨內或是同路的人們采用了一種過猶不及的手段去推行政策,其本身的目的就是在故意製造對革命進程的損害。

如果把執行層麵的各種錯誤算到左派政治理想和追求的錯誤上,這種思維就是徹底的機械僵化的思維。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你的理想是要登頂泰山,在這過程中,因為走錯路導致你疲憊不堪,甚至因為在前往泰山的過程中發生了與路人剮蹭事件,哪一個正常人會認為自己的理想是錯誤的呢? 正確的做法都是會更加仔細地規劃道路,爭取下次順利登頂。

從這裏得知,那些因為在《左派》在實現自己的政治追求和理想中走了彎路,而質疑《左派》政治理想的進步性的人,是多麽的膚淺。

而更有一些誹謗《左派》的人,不僅僅是膚淺可以開脫,就是一種惡,是想奴役欺壓剝削他人的惡人,是這個社會最應該提升人格高度和社會認知的人!

因為《左派》的基本政治追求前麵已經講過,隻要是一個具有同情勞動者思維,追求社會公平的人,都會支持的!

在社交平台中,有太多的人對於《左派》的政治追求不知其所以然,簡單的人雲亦雲。

毛主席說過:“你們把人們劃分為左。中、右,未免不合情況吧?”

《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萬年以後還會是這樣。為什麽不合情況?劃分了,使群眾有一個觀察人們的方向,便於爭取中間,孤立右派。》

從毛主席這段話的語氣中,很清楚的表明了毛主席對於左派的態度,那就是左派是代表著社會中具有進步死亡的那一群人的,這種觀點我已經多次結合曆史論證了,不再贅述。

所以,如果你是真正追求社會進步的人,是追求社會公平的人,是認為勞動者就應該成為國家主人的人,是熱愛毛主席的人,那麽你就是先進的左派,是一個有著深厚的社會認識和道德良知的人,別再表現得談左色變,別和那些‘乏走狗“一個德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