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陸走資派養肥台灣想統一沒門

(2024-01-23 15:47:10) 下一個

大陸走資派養肥台灣想統一沒門

 

 

《台灣》。台灣麵積隻有3.6萬km²,就是海南島+上海的大小。人口隻有2300萬,就一個上海市的總人口。可是,台灣肥了。肥了的台灣就不理大陸走資派想用《惠台》政策,想拉籠台灣的資本家搞“統一台灣“的夢想了。台灣肥了。大陸走資派夢想統一?沒門!

不過想想也對。目前台灣全民免費教育。全民免費醫療。全民平等。官員清廉。全民福利,台灣每個財年年終,把財政結餘數人頭發紅包給每個公民,2023年出息每人發壓歲錢6000新台幣。全民免費養老。

50萬失能老人,國家完全包攬。免費教育達12年。生育津貼更是令世界眼饞。2022年8月,台灣省開始大幅度提高生育補貼。8月份開始,台灣省家庭生育一個孩子,孩子的0到5歲期間,每月能夠得到5000新台幣的生育補貼,大約折合1150多元人民幣。

台灣食品,全世界最為安全,標準比美國還高。全世界所有國家至今對持“中華民國護照”的人,入境一律免簽,這份至高無上的榮譽,美國人都不曾享有。

如此的台灣,走資派大陸想用“解放“肯定不合適。隻能用“統一“。

那麽誰被誰“統一“?台灣人肥了,隻想來大陸賺錢,不想統一,又能怎樣?走資派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為台灣創造了多少財富?

台積電在本地以外的第一站,是前往上海創辦的十廠,以百分之百子公司的方式持有,新晶圓廠也位於上海,同時是該公司總部。2016年,台積電在中國的首座12吋大型晶圓廠正式在南京市宣布動工,計畫2018年投產。2021年該廠再獲投資,進入擴產階段。

仁寶的製造中心位於大陸的昆山廠,有三座筆記型電腦製造廠及一座視訊產品製造廠。

仁寶中國廠。仁寶電腦(中國)子公司成立於1996年,為LCD/CRT監視器、LCD TV/PDP TV的生產重鎮,坐落於大陸江蘇省昆山市開發區同豐路,緊臨上海市,占地193,110平方公尺,共計三個廠房,分三期興建;昆山一廠:1997年4月開始運作,廠房麵積23,000平方公尺;昆山二廠:1999年完工啟用,廠房麵積22,000平方公尺;昆山三廠:1999年破土興建,廠房麵積40,000平方公尺;員工人數約2,113人。

仁寶昆山廠。2000年 6 月成立,生產筆記型電腦,位於江蘇省昆山市出口加工區,距離上海約50公裏,占地麵積:17,211,696 ft2 ( 15,996平方公尺 ),廠房麵積:141,475.49 ft2 ( 13,148.28平方公尺),共計三個廠房。CET廠:2002年5月開始運作,廠房麵積 35,000 M²;CIC廠:2003年5月完工啟用,廠房麵積 75,000 M²;CIT廠:2004年11月完工啟用;職工人數約20,088人。CIT2廠,為四廠,2008年4月啟用,廠房麵積:85000平方米,位置在三廠東邊。2010年新建五廠,廠房麵積十二萬平方米,位於三廠四廠南側,預計2011年底完工。
擬在昆山巴城鎮新建一個廠區,擴大視訊產品和筆記本生產。並同時在重慶新建生產基地。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

“鴻海科技集團”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母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74年,前身為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創業資金方麵,由郭台銘出資新台幣10萬元與朋友合資成立。

1974年鴻海在董事長郭台銘以30萬台幣、十來個員工創業時,生產的產品是黑白電視機旋鈕的小企業。

“鴻海”於1977年赴大陸投資,投資什麽?是資金?還是技術?還是人工?

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1988年在廣東深圳地區投資建廠,到現在30年過去了,在內地已經遍地開花,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渤海、從西南到中南到東北建立了30餘個科技工業園區。

全國富士康園區分布圖

華北地區:北京、秦皇島、廊坊、天津、太原、晉城

華中地區:鶴壁、濮陽、濟源、鄭州、蘭考、武漢、長沙

華東地區:煙台、菏澤、淮安、南京、無錫、嘉善、昆山、上海、寧波、杭州、安慶

華南地區:南寧、廣州、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深圳

西南地區:成都、重慶、貴陽、凱裏、六盤水

西北地區:蘭州

東北地區:營口、長春

港澳台地區: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

七大產業園

深圳-大陸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富士康是科技集團是台灣鴻海精密集團在大陸投資興辦的高新科技企業。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寶安西鄉成立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生產基地-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從此,富士康開始憑借自己的力量在中國大陸上攻城略地。其發展到現在,富士康在深圳龍華科技園以及觀瀾科技園的員工達到二十七八萬人。目前,富士康在深圳的重心將會放在“8K+5G”生態上,並將用在工作、教育、娛樂、家庭社交、環保汽車、財產交易采購、健康和安全這八大生活方麵。

太原-主打手機組裝

太原科技工業園是富士康在大陸興建的第六個高新科技園區,其於2003年建立,位於國家級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山西省引進的最大外商投資企業。富士康太原科技工業園已有3家全資子公司,分別為:鴻富晉精密工業太原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手機、筆記本電腦的鎂合金結構件產品;富晉康精密工業太原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電腦散熱器件;富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精密模具。三家公司已在2004年6月至7月間陸續投產。

園區總占地麵積1.62平方公裏(2423畝),現有員工7萬餘人。

煙台-遊戲機生產基地

煙台富士康為富士康科技集團在煙台的園區,位於煙台開發區,建於2004年,廠房麵積在3.3平方公裏,其是富士康科技集團在大陸建立的八大主力科技工業園之一。現有員工近8萬人,工業總產值居於Foxconn在大陸八大工業園區的第三位,僅次於深圳與上海園區,將建設成為山東半島最大的3C產品工業基地。目前園區內主要有CCPBG事業群,同時,它也是山東省重點引進的項目

目前,富士康煙台科技園主要涉及遊戲機、手機、液晶電視及麵板模組、智能機器人、數碼光學產品、小家電、機頂盒(含DVD)及關鍵零組件(精密光學鏡頭模組、PCB線路板)等八大產品集群。

武漢-最大的台式電腦生產基地

富士康武漢園區於2007年建廠,2008年投產,現有員工3萬餘人,所擁有廠房40餘棟,富士康武漢園區主要產品涉及信息係統整合與服務產品,具備個人計算機、新型遊戲機、自動販賣機等產品的自行設計、模具開發、成型﹑衝壓、表麵處理、組裝、檢測等能力,是全球最大的台式電腦生產基地。

重慶-筆記本生產重地

重慶富士康科技集團2009年確定落戶重慶沙坪壩西永微電園,主要生產筆記本,投資10億美元,占地1800畝,現有員工6萬多人,於2010年5月正式投產,預計年產2000萬台筆記本電腦及配件。 富士康擁有9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專業製造商。2013年位居《財富》2010年全球企業500強第45 名。

數據顯示,自2010年投產起到2014年11月,富士康累計在重慶創造的產值已達1200億元人民幣。其中,僅2014年就創造330億元人民幣出口交貨值,產品從重慶出口到全世界各地。

其中,富士康的筆記本業務主要放在重慶。據了解,重慶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已經連續4年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筆記本電腦訂單量下滑,產量卻逆勢增長9.9%,占全球筆記本電腦產量的40%左右。

鄭州-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

中國北部城市鄭州是富士康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的主要基地。

富士康鄭州科技園,位於鄭州航空港區。富士康鄭州科技園主要生產計算機、通訊、手機、消費性電子等零組件、機構件及係統軟件等,廠房建設麵積約140萬平方米,2011年底入住員工總數達13萬人。

富士康科技集團在鄭州有三個廠區,分別是鄭州航空港廠區,經開區廠區,中牟縣廠區。

航空港廠

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鄭州富士康總部,位於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也稱呼為鄭州航空港區,員工住新建成的“豫康新城藍領宿舍”和豫發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錦繡棗園小區”、“錦繡綠苑小區”。

經開區廠

富泰華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位於出口加工區,第九大街和經北二路交叉口,建設24萬平方米廠房、21萬平方米藍領公寓。

中牟縣廠

富鼎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位於中牟白沙鎮,原國棉四廠新廠房廠區,建設5萬平方米廠房、11萬平方米藍領公寓。

目前,富士康在鄭州至少擁有3家工廠,包括94條生產線,雇用了35萬名工人。鄭州富士康大約每分鍾可以組裝350部蘋果手機,每天的產量達到50萬部。全球大約一半的蘋果手機都來自鄭州的富士康工廠。

成都-最大的iPad生產基地

富士康成都科技園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專業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6C產業的高新科技企業。

據媒體消息,2010年.鴻海集團花百億美元打造的新生產基地成都,預定在成都擴建52條iPad生產線,年產能4,000萬台。

當時,第一條生產線已正式投產,且已成功完成出口通關程序,而這52條生產線在2011年全麵架設完畢,成為富士康生產iPad的重鎮。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

2010年4月,廣達集團於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投資,成立達豐(重慶)電腦有限公司,建成廣達在大陸地區第三個製造基地QCMC廣達重慶製造城。

廣達集團創建於1988年,除在筆記本電腦OEM、ODM領域維持領先地位外,廣達集團更延伸觸角至服務器、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通訊等領域,積極展開產業整合布局。

達豐(重慶)電腦有限公司作為廣達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引入廣達總部先進的運營模式,主要以生產筆記本電腦為主,兼顧服務器、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等IT產品的生產。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綜保大道18號

常熟:

於 2006年正式落戶江蘇省常熟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主要生產數碼電子係列產品。CSMC依托廣達集團先進經營理念,憑借廣達中國製造總部豐富管理經驗,自 建廠後產量、產值及外貿出口總額屢創新高,並由常熟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工業經濟和開放型經濟一號工程,名列蘇州地區同類企業前茅。

地址:江蘇省常熟市經濟開發區虞山高新技術產業園錦州路8號

鬆江:

由廣達集團於2000年12月在鬆江區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建立廣達上海製造城(QSMC),是廣達集團在大陸投資的第一家全資子司,旗下有達豐,達功為首,以“豐功偉業,福利人群”命名的8家全資子公司,並於2012年收購展運電子(珠海)有限公司,周邊關係企業有達威,友達等。

產品涉及筆記型電腦,一體式電腦,伺服器,模組等,長期代工蘋果(apple),宏碁(acer),惠普(hp),戴爾(Dell),華碩(Asus),神舟(HASEE),東芝(TOSHIBA),索尼(SONY)等。

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龐大的產業集群,專注於OEM,ODM的生產,現有員工近30000人(轉正),中國區董事長黃健堂,總裁林百裏,下轄有F1~F7七個主要廠區,還有H1,H2兩個大型倉庫,一個智能研發處Q-BUS.

地址:上海鬆江出口加工區三莊路68號

這是幾個台灣的小老板,借著走資派的《惠台政策》,幾乎是無償用大陸的土地建廠,低薪用大陸的農民工。賺了大把的財富,壯了資本家,肥了台灣當局。

除了這些世界級的大資本家外,還有千千萬萬個中小資本家,藝人、磚家叫獸,行行色色的騙子來大陸撈走了多少金錢美女回台灣?

放心!台灣。走資派不會用武力攻台的。

未了,還想惡心一下國民黨,惡心的國民黨,除了孫中山領導的那幾年外,其餘都是惡心的。民眾黨是個機會主義投機黨。民進黨搞台獨,本尊不讚同,堅決反對。但,相比較,民進黨明著直說,讓人佩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兩岸關係變成《沒有關係》





兩岸關係變成“沒有關係”。台灣觀察人士都認為,這項措施再次突顯了陸方在對台政策上,繞過了民進黨政府。

大陸走資派特色政府的許許多多《惠台政策》中宣布的措施,被台灣執政黨指是嚐試拉攏台灣民眾,但這可能隻是大陸政府的一廂情願。

“我去大陸工作,不代表我不愛台灣” 台灣人如是說。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對台軟策略是否見成效?四十多年來被驗證是無效的。

中國大陸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國台辦宣布,台灣居民到大陸工作,不需要再辦理專門的“台港澳人員就業證”,簡化了台灣人到大陸工作的程序,被視為大陸拉攏台灣人的最新舉措。

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這項措施將逐步為台灣居民在學習、就業、創業和生活上,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而台籍工人失業時也可在當地按規定進行失業登記,享受公共就業服務。

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官員說,這項措施可能會吸引更多台灣年輕人前往大陸工作。但台灣執政黨說,造成台灣人才流失,台灣陸委會表明會強化台灣“留才機製”,反製陸方。

有在北京工作的台灣人接受BBC中文采訪時表示,到大陸工作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機遇,但這隻是中短期的個人考量,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對台灣的認同感,或是變得支持大陸的想法。

多名台灣學者對BBC中文表示,台灣這項新措施可被視為“惠台31條”的延伸,是大陸“統戰的軟策略”之一,統戰層麵從透過行業,延伸到從個人入手。而此項措施是由大陸單方麵宣布,亦突顯大陸目前繞過台灣當局的對台政策,對台灣以至兩岸關係也不一定是好事。

遊走兩岸之間的“脫台者”,台海兩岸唇槍舌劍避免選邊站隊,有無可能?台灣民眾怎麽看?

過去,台灣居民如欲赴台工作,需要花幾個月辦理證件,提供體檢、暫住證、在職證明等資料,去申請就業證,這樣增加了大陸企業雇用台灣人的成本,亦會因此引發一些勞資問題,所以台商一直倡議希望取消就業證。

24歲的台灣人Q小姐(受訪者要求化名),在台灣的大學畢業後到英國進修,之後從事翻譯工作,但她坦言,台灣的市場容納不到這麽多翻譯員,而且北京薪水也比台灣好,所以她到北京尋找工作。

不過,過程並不是這麽順利,她在今年3月找到第一份工作,公司不願意幫她申請就業證,但沒有就業證則沒有保障,所以她辭工去找另外一份工作。

這家新公司願意協助她申請就業證,但過程波折重重,流程十分繁複,花了3至4個月才辦到就業證。她認為如果台籍勞工不用申請就業證,對大陸的小公司會有很大的幫助,而對台籍員工也好有處,因為她聽說,一些大陸企業,會以要申請就業證為由,壓低台灣員工的薪水。

在北京工作的Q小姐不認為自己在大陸工作會被同化,或是變得十分支持大陸。“我還是很相信台灣的自由與開放。”

她坦言到北京前已做好準備,購買價錢較高的VPN來“翻牆”上網。她說自己經常用社交媒體,看網飛(Netflix),和收聽BBC的節目,“不能接受沒有這些東西的生活,如果沒有的話,生活好像少了一部分”。

她目前沒有經曆過完全不能“翻牆”的日子,但如果真的這樣,她說:“那就完了,那就隻能發朋友圈了,希望那天不要來,否則真的會崩潰。”

“在台灣,我們這一代人是天然獨,我覺得台灣就是台灣,但我在這邊避免討論這個問題,不想惹上麻煩,我覺得我仍然非常愛我的家鄉、非常愛台灣,”她說,“我一直希望有一天,等我更有能力時,我還是希望回到台灣,或是為台灣做特別的事情。”

大陸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官員此次宣布的措施被指是嚐試拉攏台灣民眾,但這可能隻是大陸的一廂情願。

美國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陳以信對BBC中文說,大陸的所謂“惠台”政策,不能夠有效地拉攏民心,因為他們是從統治者階層,由上而下地猜度民意,欠缺一種客觀科學的工具。

“大陸提到民心時,隻是統治者自己的想象,缺乏事實基礎,”他說,“北京當局或許看到愈來愈多台灣人到大陸就心滿意足,但結果就是愈來愈多台灣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愈了解大陸,愈討厭大陸,這是大陸對台政策上最大的一個盲點。”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接受BBC中文采訪時,用“麵包”與“愛情”來比喻台灣人到大陸工作的考量。一方麵,大陸提供更多的“麵包”去吸引台灣人去大陸,但台灣民主自由的“愛情”或許能令台灣人放棄這個“威權製度”的麵包。

他舉例,大陸學府嚐試邀請台灣年輕學者到大陸工作,台灣學者一般會要求比台灣高很多的待遇條件,因為他們留在台灣,本來可以享受自由的學術環境──這是錢買不到的事情。

他對記者說,近年香港想移民到台灣的人數上升,並非因為台灣“麵包不是特別大”,但是因為中國因素下,香港人受到台灣自由民主的土壤吸引,台灣人應該珍惜自己這種軟實力。

不過,持續的人才流向大陸,也為台灣當局所警惕。台灣陸委會認為,陸方不斷出招吸引台方的技術人才是有“政治意圖”,台灣政府會持續強化台灣留才機製,反製陸方。

Q小姐表示,台灣人才流失不單是流向大陸,很多台灣人也去歐美、日本工作,她指整個社會氛圍,讓年輕人看不到前境、看不出台灣公司會善待員工。

台灣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張宇韶認為,台灣政府確實要考慮如何吸引台灣年輕人留在台灣的問題,特別是年輕人麵臨工時過長、薪資結構低迷的問題。

“改善台灣投資環境,讓年輕人留在台灣,不單是因為這是他們的家鄉,也是一個有希望的環境,這個很重要,”張說。

他認為,政府要向前往大陸工作的台灣民眾解釋,在大陸投資工作的風險。

淡江大學學者黃兆年認為,台灣必須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產業與就業機會做好,他認為台灣當局推出的5+2產業創新計劃,也是考慮把台灣的產業結構轉型。

前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認為,台灣人才流失是民進黨政府的責任,因為政府無法促進經濟自由化、國際化,而民進黨嚐試推動把大陸排除在外的經濟自由化,也不容易成功,就算現在強調要強化留才機製,也隻是很表麵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民進黨政府提出的產業轉型計劃成效有多少?仍然有待觀察。

目前到底有多少台灣人在大陸工作?BBC中文無法取得官方數字,但一些保守估計,單是上海便有約50萬名台灣商人、台籍幹部及其眷屬。而根據陸委會資料,2004年至2017年間,共有567名台灣人因為在大陸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護照而喪失台灣人身份。

兩岸關係變成“沒有關係”。台灣觀察人士都認為,這項措施再次突顯了陸方在對台政策上,繞過了民進黨政府。

近期一連串兩岸事件中,已經看出兩地關係每況愈下。大陸對台政策“硬的更硬”,例如強迫公司把台灣“正名”成“中國台灣”,不能稱呼台灣為“國家”等等;又因為台灣發起奧運正名活動,東亞奧委會取消台中主辦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在金門通建通水事件中,陸方“溫情喊話”,台灣則是“冷處理”。

航空公司改名風波 台灣研擬反製措施再引爭議。金門福建兩地通水:賦予台海政局的三個對比。

施壓取消東亞青運會主辦權 中國被疑布局影響台灣年底縣市長大選
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副主任的張宇韶認為,陸方已從過去的代理人模式,變成“直營、直銷”的方法,不理會民進黨的公權力,會對台灣造成影響。

淡江大學學者黃兆年認同,大陸繞過台灣當局推行兩岸政策,對台灣不是好事,最理想的狀態是,台灣和大陸恢複官方溝通,但別無選擇之下,台灣對外可以做的是,與價值相符的盟友與國際,謀求安全、經濟上的合作,作出勢力的平衡。

前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認為,現在兩岸關係變成了“沒有關係”,大陸單方地處理兩岸關係,不與台灣當局協議,就沒有所謂的“互惠條件”,這會令台灣當局對大陸政策,失去能動性和原本有效的政策工具。

他認為,台灣政府不需就兩岸每次事件都有反製動作,有時候會適得其反,例如在M503航路事件以及航空公司把台灣改名的事件,台灣當局嚐試從減少航班或是不準個別公司停靠空橋等方式應對,最終苦了台灣人和到台灣的旅客、商人。

“如果我是大陸當局,恨不得台灣就這麽笨,大陸不民主才會這樣做,台灣這麽民主還這麽搞,是一種倒退,”他說。

他認為,當局應避免提出錯誤的反製動作,在這次事件中,應思考把自己的經濟做好,增加自身產業的實力,增加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吸引台灣年輕人留在台灣。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文革農村赤腳醫生合作醫療製度






新中國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大搞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結合對傳染病的積極預防和醫治,在全中國取得的公共衛生成就是巨大的。各種傳染病如霍亂很快在新中國絕跡,鼠疫1955年就基本得到了控製,性病是在1959年在全國範圍內被消滅了,天花在1960年代初已告滅絕,結核病的死亡率從建國初期的250/10萬下降到40/10萬,脊髓灰質炎、麻疹、乙腦、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等傳染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全國各地各級政府的衛生部門都下設“防疫站“,專門負責各種傳染病的預防醫治工作。

接生員的隊伍的數量至1965年已經增長到685740人,產婦的產褥熱和新生兒破傷風顯著減少,母親和嬰兒的健康得到了一定保證。1952年底,全國90%的地區建立了縣級衛生機構,1965年農村醫療衛生保健網基本建成,衛生技術人員達88萬人,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城市。但新中國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並未就此停步,相反,毛澤東多次對衛生部提出尖銳批評。毛澤東以異常尖銳的方式給衛生部以當頭棒喝,正是毛澤東的“六二六”講話,將中國的衛生事業提升到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高度,尤其是對農村人民公社從此開始普及基本醫療服務。

毛澤東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中西醫相結合、發展中醫藥以後,衛生部已經開始著手培養醫生了。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內醫生還培養不出來。於是衛生部還采用另一種形式,派城市的醫生組成醫療隊下鄉為農民治病。1964年6月,毛澤東在接見越南外賓時,批評北京醫院隻對高級幹部進行保健是搞特殊化,嚴重脫離實際、脫離人民群眾、助長生活特殊化的現象。8月10日,毛澤東又在衛生部黨組《關於改進高級幹部保健工作報告》的批語中寫道:“北京醫院醫生多,病人少,是個老爺醫院,應當開放。”在毛澤東的督促下,中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撤銷專門為高級幹部設立的保健機構,取消專職保健醫生、保健護士的製度,並向群眾開放專為高級幹部看病的所有高等特供醫院。

1965 年之前國家還陸續出台了許多方案,要求各級醫院臨時組建下鄉巡診的醫療隊去農村為農民治病。1965 年 1 月,毛澤東和中央又批轉了衛生部關於組織巡回醫療隊下農村基層的報告。很多醫療專家紛紛響應,像著名的胸外科專家黃家駟、兒科專家周華康、婦科專家林巧稚都加入其中,深入農村送醫。到 1965 年上半年,全國城市共組織了 2800 名醫生下農村巡診。但由於醫療隊人數有限,每次下鄉,隻能走兩三個鄉鎮,且醫療隊下鄉隻能輕裝,不可能帶稍微大一點的醫療器械,也不可能配齊各專科人員,無法達到有效地為農民醫治疾病的目的。

此外,醫療隊長期下鄉,各級醫院要打亂日常工作來安排人員,農村要為安排醫療隊的食宿而費腦筋。因此,許多地方組織醫療隊下鄉沒有長期堅持,農民看病難的問題仍然存在。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衛生事業的人力、物力、財力仍然主要集中於城市,農村缺醫少藥的局麵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統計顯示,1964年,高級衛生技術人員中有69%在城市,縣以下的隻占10%;中級衛生技術人員城市占57%,縣以下的占27%。全年衛生事業費9.3億元,其中用於公費醫療的為2.8億元,占30%;用於農村的2.5億元,占27%,其中用於縣以下的占16%。[i]換句話說,用於830萬享受公費醫療人員的經費,比用於5億農民的還多。

對此,毛澤東極為不滿,終於在1965年6月26日這一天,毛澤東按照中央辦公廳的安排,聽衛生部部長錢信忠匯報工作。錢信忠在作了衛生部工作的一般性匯報後,講到了全國醫務人員分布情況和醫療經費使用的占比:全國現有 140 多萬名衛生技術人員,高級醫務人員 9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縣城,隻有10%在農村 ;醫療經費的使用農村隻占25%,城市則占去了75%。毛澤東聽到這組數字,發怒了。他麵容嚴肅地站起身來,嚴厲地說:“衛生部的工作隻給全國人口的 15% 工作,而且這 15%中主要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毛澤東又說,“應該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以及“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由他們來為農民看病服務。”

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隻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生,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醫學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著讀那麽多書,華佗讀的是幾年製?明朝李時珍讀的是幾年製?醫學教育用不著收什麽高中生、初中生,高小畢業生學三年就夠了。主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這樣的醫生放到農村去,就算本事不大,總比騙人的醫生與巫醫的要好,而且農村也養得起。書讀得越多越蠢。現在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本不適合農村,培養醫生的方法,也是為了城市,可是中國有五億多農民。

脫離群眾,工作把大量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難的疾病上,所謂尖端,對於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樣預防,怎樣改進治療,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尖端的問題不是不要,隻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群眾最需要的問題上去。

城市裏的醫院應該留下一些畢業後一年、二年的本事不大的醫生,其餘的都到農村去。四清到××年掃尾,基本結束了,可是四清結束,農村的醫療、衛生工作沒結束啊!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嘛!“

“六·二六”講話最大的碩果就是《赤腳醫生》。“赤腳醫生”的叫法是首次在上海市川沙縣江鎮公社出現的,這個公社於 1965 年夏就開始辦醫學速成培訓班,學期 4 個月,學的是一般的醫學常識,及對常見病的簡單治療方法。學員學成後,回公社當衛生員。在第一批學員中,有一個叫王桂珍的,來自江鎮公社大溝大隊,後來文革時期拍了一部片子《春苗》,就是以她為原型創作的。在學習醫學知識的過程中,王桂珍十分刻苦。老師讓晚上 9 點熄燈,她拿個小的手電筒在被子裏看到 12 點。王桂珍拿自己做實驗,拿自己練針,熟練了以後再去給別人針灸,那時候的赤腳醫生都是這樣的。結業後,她被安排在江鎮公社當衛生員,實際上相當於公社一級衛生院的實習醫生,或者是護士、護理員。但王桂珍結業後卻與別人不一樣,沒有選擇待在衛生院等農民上門治病,而是背起藥箱,走村串戶甚至到田間地頭為農民們治病,農忙時她也參加農業勞動。經王桂珍治好的病人越來越多,大家開始宣傳她,找她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她開始在農民中享有了聲望。

此外,王桂珍和同伴們還在村邊一塊坡地上種了 100 多種中草藥,在村裏專門建了土藥房,利用自己有限的醫療知識,想出各種土洋結合的辦法,讓身邊的老百姓少花錢也能治病。當地農民因多種水稻,平時勞動時是赤腳下水田的,所以當地農民早就有一個樸素的觀念——“赤腳”和“勞動”是一個意思。當地農民見王桂珍在為農民看病之餘也經常參加一些勞動,就稱她為“赤腳醫生”。實際上,“赤腳醫生”就是不脫離勞動同時也行醫的意思。

1968年,《人民日報》全文轉載了《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報道了王桂珍、黃鈺祥等人事跡,毛澤東批示“赤腳醫生就是好。”此後,全國各地在縣一級已經成立人民醫院、公社一級成立衛生院的基礎上,在大隊(相當於現在的村)一級都設立了衛生室,構成農村三級醫療體係。在大隊一級衛生室工作的醫務人員,都是“半農半醫”的“赤腳醫生”。與此同時,各級衛生部門開始下大力氣,按照上海川沙縣江鎮公社的做法,著手大批培訓“半農半醫”人員。當時,也正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高潮,一批下到農村的初、高中生,由於文化水平較當地農民青年要高,也自然成了接受“半農半醫”的“赤腳醫生”培訓的主體。他們學成後,大都當上了“赤腳醫生”。“赤腳醫生”隊伍在短期內迅速形成,農村醫療狀況大為改觀。農民有個頭疼腦熱,再不用遠赴公社或者縣城去醫治了,勞動中受的一般創傷能夠及時治療。

專業醫護人員不夠一直是毛澤東時代突出的問題,尤其廣大農村,原有以專業技術人員為導向的培養體係無法滿足農民群眾對醫護衛生服務的需求。中國的絕大多數人口是農民,要想改進農村的醫療衛生狀況,出路還是要依靠農民自己。不僅要依靠農民自己動手,積極主動地消滅血吸蟲病等傳染性疾病賴以生存的環境,要保護水源、改良水質和加強對糞便的管理,還要為農村培養大量能解燃眉之急的醫生,這些都是後來赤腳醫生的職責。赤腳醫生不脫產、不離鄉、活躍在農村和工廠,為廣大人民群眾治療常見的小傷小病。到20世紀70年代,全國赤腳醫生人數達180萬,衛生員350萬,接生員70多萬。赤腳醫生等的規模超過了當時衛生部所擁有的衛生人員總量(220萬名衛技人員)。聯合國婦女兒童基金會曾經在1980—1981年年報中指出,中國的赤腳醫生製度在落後的農村地區提供了初級護理,為不發達國家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提供了樣板。

1972年,一部52分鍾的紀錄片《中國農村的“赤腳醫生”》,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它真實記錄了當時“赤腳醫生”針對農村常見病,就地取材、土法上馬炮製藥物和小小銀針治大病的情形。美國斯坦福大學幾位學者在中國拍攝的這部片子,把中國的“赤腳醫生”推向了世界,推動了全球的“中國赤腳醫生熱”。那時候,國際上無論左中右的人士,無論懂醫的不懂醫的,一聽到“Barefoot doctors”這個詞,眼睛就發亮。

《“赤腳醫生”手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譯成50多種文字,麵向全世界發行。世界衛生組織把由毛澤東倡導和推動下建立起來的中國醫療衛生模式,尤其是農村合作醫療稱為以最低的成本獲得了滿足民眾基本醫療需求的最高效益的範例,稱之為“以最小投入獲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國模式”,並譽為“發展中國家解決衛生經費的唯一典範”,該模式既滿足了農村衛生防疫工作發展需要,又有效控製了疫病的發生與流行。後來據此形成了至今仍有影響力的“阿拉木圖宣言”,以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推行初級衛生保健的典範,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可悲可歎的是,2000年中國三農危機爆發,醫療重新成為工農群眾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1968年12月,毛澤東批轉了關於湖北省長陽縣樂園公社合作醫療製度及經驗的報告。報告介紹了湖北省長陽縣樂陽公社“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合作醫療製度”,看病吃藥花錢少,“成功地解決了貧下中農看病吃藥、確保健康的問題”,並稱讚首創者當地赤腳醫生覃祥官是“白求恩式的好醫生”。

至1976年,全國農村實行合作醫療製度的生產大隊達90%,由合作醫療擔負的衛生保健服務覆蓋了全國85%的農村人口,從而基本解決了農村人口在醫療保健方麵缺醫少藥問題。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孫中山創建的中國國民黨被玩完




中國國民黨的前身都是旅居海外和兩廣僑鄉的反滿清人士成立的中興會,同盟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後才改名為中國國民黨。改名後的國民黨內部分歧很多,更有中國各地尤其是北方軍閥的分治,孫中山的國民黨隻能在中國南方即廣州開展活動。孫中山根據中國當時的現狀無法統一中國時,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國策。

當時兩黨即國民黨和共產黨內都有不同聲音反對合併。但國民黨內部對孫中山聯共容共政策的分歧,遠比共產黨內反對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嚴重得多。

國民黨內的骨幹大都是旅居海外和兩廣僑鄉的反滿清人士。他們中的不少追隨孫中山推翻清朝統治,擁護共和體製,崇尚民族獨立,但在思想意思上卻與共產主義格格不入。1924年初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孫中山竟然提出《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並將其寫入國民黨的黨章內,激起了國民黨內右派的憤怒和極力反對。

其中最有名的鄧澤如, 18歲時去南洋謀生,後因開錫礦而發跡,接著成立當地有名的企業家。1907年鄧澤如加入中國同盟會,任掛羅庇朥埠分會長,開始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財政角色。他從馬來西亞和東南亞等地為孫中山籌款,並在1913年孫中山最困難的時刻,依然對他表現無限的忠誠,後來在1922年與陳炯明的決裂中也不惜與孫中山沆瀣一氣。

孫中山執行《聯俄、聯共、扶助工農。》政策的初期,在某種程度上還寬容國民黨黨員公開抨擊蘇聯政府的言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李大釗等人,公開向北洋政府情願,要求正式承認蘇維埃政府。此消息傳開,引起國民黨人士的憤慨,如當時任廣東大元帥府參議孫鏡亞檢控李大釗等“違反黨紀,承認北京政府”。

國民黨官僚朱和中也批評上海的《民國日報》和《新青年》等報刊宣傳共產黨的主張。鄧澤如則指示國民黨的上海老黨員深入調查李大釗等共產黨人“不守黨義事”。不久國民黨監察委員謝持的女婿得到一份中國共產黨的秘密文件“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大會決案及宣言”。

1923年6月18日,鄧澤如在中央執委會第39次會議上提出彈劾共產黨的案,雖經蘇俄和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中的代理人廖仲愷,兒子廖承誌曾任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夫人何香凝也是大陸紅色政權的紅人)的竭力阻擾,但幾經修改還是提交立案。國民黨黨內對容共政策的分歧也趨於白熱化。

但孫中山聽取鮑羅廷的建議,設立中央政治委員會,在鮑羅廷的影響下,雖經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討論,彈劾共產黨的案依然不了了之。作為國民黨臨時執行委員之一的鄧澤如等11人,把國民黨的容共政策視作一團象征中國未來凶兆的漆黑烏雲,決定直接上書孫中山。請願書極為深謀遠慮,並一針見血地指出,“借國民黨之軀殼, 注入共產黨之靈魂”,“內裏隱陰謀”。盡管上書中,鄧澤如對孫中山留足餘地和麵子,隻是把矛頭直指鮑羅廷和陳獨秀身上,國民黨的反共從此走上不歸路。

次年,國民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又有一個更勇敢的辛亥革命元老,以民族大義直接對點名孫中山,指控其容共惡政的。他就是馮自由。馮自由出生於日本橫濱一個華僑家庭,作為最幼的成員,14歲時就參加孫中山在日本成立的興中會分會。1905年成為同盟會最早的骨幹成員,並出任香港同盟會會長。此後,直接參與籌劃和指揮西南各省曆次起義,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汗馬功勞。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馮自由被指定為大會宣言審查委員會委員。會後,馮自由等五十餘人在林森寓所秘密集會,反對國共合作。

李大釗,鮑羅廷將這一“不守黨員紀律及挑撥國共惡感”的舉動報告孫中山,要求嚴懲馮自由等四名為首分子。孫立即在大元帥府召集馮自由等,聲色俱厲地訓斥說:“反對中國共產黨即是反對共產主義,反對共產主義即是反對本黨民生主義,便即是破壞紀律,照黨章理應開除黨籍及槍斃”。最後,馮自由受到嚴懲,被孫中山以總理身份開除黨籍。

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的另一位國民黨元老張繼對孫中山開除馮自由大為不滿,要求孫同時開除自己的黨籍。同時與孫中山發生激烈的爭執,最後孫中山說,“黨員應絕對服從自己的領袖和他的領導……,否則我將拋棄整個國民黨,自己去加入共產黨”。張繼無奈地抱怨說,“總理自己發紅,就不退,餘已不忍多辯”。不過張繼的反共立場從未停歇,後來成了西山會議派的骨幹。

盡管遭到孫中山嚴厲指責,馮自由繼續反對國民黨的容共政策,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5月中旬,馮自由從北京來到上海,組織中國國民黨同誌俱樂部,發表宣言稱:“吾黨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絕不相侔”,反對“強效蘇俄”。終於為鮑羅廷和國民黨的左派所不容,被開除出黨。從此,這位最著名辛亥革命元老之一,即退離政治舞台,著書立傳,其中有價值的是他的《革命逸史》。

就是這群沒有道德底線的在孫中山逝世後顛倒黑白背離了孫中山的理念,國民黨開始了百多年的反共經曆。

當時國民黨的另一個關鍵人物,蔣介石。不但反共,還屠殺共產黨,圍剿追殺共產黨幾十年。特別是蔣介石私人日記和蘇聯檔案解密後,史學家開始詳盡地了解對他在4.12事件前的表現。早在《孫越宣言》發表後,蔣介石同樣對蘇俄評價當麵是有嘉,背後捅刀子:1923年8月5日蔣介石在其親筆手書《致蘇俄黨政負責人意見書》中指出“蘇俄為吾中國惟一之同誌,中國革命之成敗,自與蘇俄有密切之關係。” “時至今日,帝國資本主義之壓迫,更甚於前。中俄兩國主義之密切,其成敗厲害,實有存亡與共之關係。”以騙取蘇俄援助金錢武器,達到目的後就破口大罵背信取義之小人。

1923年8月16日,孫中山派遣蔣介石,向革命成功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的蘇聯學習建立革命軍隊的經驗。經3個多月的訪問後歸國,徹底扭轉了蔣介石先前對這個共產國家的看法。蔣介石在【蘇俄在中國】寫道,“我未往蘇聯之前,乃是十分相信俄共對我們國民革命的援助,是出於平等待我的至誠,而絕無私心惡意的。但是我一到蘇俄考察的結果,使我的理想和信心完全消失。我斷定了本黨聯俄容共的政策,雖可對抗西方殖民於一時,決不能達到國家獨立自由的目的;更感覺蘇俄所謂「世界革命」的策略與目的.比西方殖民地主義,對於東方民族獨立運動,更危險。”

蔣介石並向孫中山匯報此行的收獲,形容蘇聯共產黨的可怕程度,並直言絕不可信任。然而孫中山依然不改變其容共的初衷。與鄧澤如和馮自由等辛亥革命元老赤誠的人品不同,蔣介石雖然親臨地獄般的蘇維埃國家,開始一改初衷,徹底覺醒,發自內心的反共和憎恨俄蘇聯特務鮑羅廷,但他卻是一個城府深,權力欲之旺盛,不亞於孫中山的政治人物。蔣介石不僅沒有空開與黨內同仁反對容共的政策,卻繼續當他黃埔軍校的校長,通過蘇聯的武器和教官逐步把國民黨的武裝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元老中的右翼從未停歇把共產黨和鮑羅廷驅逐出去的努力。1925年11月23日,林森、居正、鄒魯、葉楚倫等10餘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孫中山的靈前,召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在曆史上,這些國民黨內的有識之士被稱為西山會議派會議最後一致達成決議:開除共產黨人譚平山、李大釗、毛澤東等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候補中央執行委員職務,並取消他們的黨籍,同時還解除蘇聯鮑羅廷的顧問職務。會議還通過了《取消共產黨員的國民黨黨籍宣言》、《開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共產黨人李大釗等通電》、等決議。尤其是會議最後向全黨警示:如果不在國民黨內實行清黨,恐怕“再過一年,青天白日之旗,必化為赤色矣”。

一個多月以後,在蘇聯顧問鮑羅廷的操縱下,以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6年1月4日至19日在廣州舉行。會議中,蔣介石不但沒有支持西山會議派,反而參與通過了一個《彈劾西山會議派之修正案》,決定永遠開除謝持、鄒魯的黨籍。大會選出中央執行委員36人,其中中共黨員7人;選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24人,其中中共黨員也有7人。中共黨員譚平山、林祖涵,和毛澤東分別控製了國民黨的組織部,農民部,和宣傳部等要害部門。

據最新考證,外事部部長彭澤民也是中共黨員。各部做實際工作的秘書均為共產黨員。同時,各地方黨部大多數由共產黨員主持。很明顯,不同與孫中山的無知,蔣介石是放棄原則,明知故犯,不惜民族安危,借助魔鬼養癰成患,以實現其個人的權欲。為此蔣介石因喪失起碼的政治道德底線,即在23年後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報應,被共產黨趕出了中國大陸,隻能盤踞在台灣度過餘生。這是反共的結局。

鮑羅廷的心腹有兩人,黨政方麵是汪精衛,軍隊的代表即是蔣介石。1925年的下半年,陳炯明的勢力依然威脅國民黨政府,盤踞在距廣州東麵僅150公裏的惠州,同時任軍事部長兼廣東省政府主席許崇智的奧軍部下也在暗中串通陳炯明(對於孫中山的態度,軍閥雖非鐵板一塊,但他們與共產主義的勢不兩立是毫無疑問的),為此蔣介石帶領黃埔師生先下手為強,同年8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卸下許部三個整旅的武裝,逮捕了許崇智的親信並把他流放出廣州。在鮑羅廷和共產黨的支持下,蔣介石向惠州的陳炯明發動圍剿。11月4日,周恩來率東征軍第1師一部及總政治部人員進駐汕頭,同年11月7日,東征軍第2縱隊第11師在陳濟棠的帶領下克複陳炯明叛軍占據的最後一個城市饒平。這一天,正值蘇聯十月革命八周年。蔣介石在汕頭東征軍總指揮部宴請隨軍的蘇聯軍事顧問,並發表了《對於聯俄問題的意見》的長篇演說,席間,他還高呼“世界革命成功萬歲”的口號,以慶祝第二次東征的勝利。殲滅陳炯明的勝利讓蔣介石正式亮相於國內外的政治舞台。不過蔣介石與毛澤東在今後的交往中,切身體驗到他的一些心眼,在毛澤東麵前實在是班門弄斧!

蔣介石既非北洋出身,也非辛亥元老,純屬名不見經傳的亂世之輩。但經潛心鑽營,左右投緣,全殲陳炯明後,作為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可謂萬事俱備,準備北伐以完成孫中山奪取中國的統治權。1926年2月21日至24日,在鮑羅廷和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的親自參與下,中共中央特別會議在蘇聯駐中國的大使館內召開。會議作出決議,全力支持蔣介石的北伐。無疑共產黨和蘇俄的支持是北伐勝利關鍵的因素。但北伐至上海時,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大屠殺共產黨。容不下共產黨,迫使共產黨另起爐灶。

蔣介石的國民黨到了台灣島上,改不了屠殺的習性,在1947年2月28日對台灣本土人進行屠殺。一直不停地反共和反攻大陸搞間謀特務黑社會的破壞活動。直至蔣介石死去在海島上。這是反共的結果。

蔣介石兒子上台接班幹了幾年,被日奸李登輝篡權差一點致國民黨於滅亡解散。後起民進黨上台弄了八年。陳水扁太貪,給了國民黨一次機會。想不到總想兩麵討好的娘娘腔馬英九靠騙弄大陸走資派搞《惠台政策》在經濟上收獲不少。但也失去了執政地位。

十二年或更長時間沒法執政的國民黨,在台灣島內第三政黨己形成之後,要想再執政,恐怕有些難。孫中山創建的中國國民黨被玩完。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台灣不是主權國家必須解除武裝




《主權國家》,世界上共有197個主權國家,包括193個聯合國會員國、2個聯合國觀察員國(梵蒂岡、巴勒斯坦)和2個未加入聯合國(紐埃、庫克群島)的國家。

亞洲(47個國家)。其中東亞: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沒有見到有“台灣“。

那麽,台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這是得到全世界極大多數國家承認的一個事實。

而且,不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以至所有的法律文件中都沒有說到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

就是從國際法規文件中也都沒有說到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

如此明確的一件事,台灣省政府公開說謊造謠說:“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這世界上的《人》都怎麽啦?比豬還蠢嗎?

既然台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是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允許有獨立的武裝嗎?

中國大陸的走資派也蠢得跟豬一樣,隻會糊編亂造一些沒有用的東東,什麽世界命運共同體,什麽惠台政策討好等,有用嗎?

《解決台灣》!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提出來的。主要是針對蔣介石國民黨《反攻大陸》的。這裏的《解放》是指:解放台灣的工人農民,讓工人有鐵飯碗,讓農民有自己的田地。而不是去“解放“台灣的資本家和地主。而是去解放消滅台灣的資本家和地主。因為蔣介石國民黨是代表保護資本家和地主的利益的。但是,毛澤東慈悲為懷不想對蔣介石國民黨兵們以絕路。最主要是蔣介石國民黨兵們是主張和承認《一個中國》希望統一的。

所以,《統一中國》是蔣介石國民黨兵們的主張。蔣介石國民黨兵們盼著《統一中國》葉落歸根魂歸故鄉屍埋故土。但這批老兵們包括蔣介石本人到死也未如願。再有世界各地的老一輩華僑華人們也是希望台海大陸《統一中國》。台灣是是中國的門戶,稍有一點戰略眼光的中國人都不會任憑外國不懷好意的侵略者掌控台灣政權的。從中國曆史上看,有作為的領導人都不會放任台灣讓外國人操縱的。

如今台灣的年輕人在大陸走資派的縱容和惠台政策下,加上日奸李登輝等台獨分子操控下,又有美日政府的支持下,民進黨己成敵對中國的一股勢力,而且,全世界的反華反共獨派勢力的保護地,成了對待大陸,對大陸人民造成威脅和不安全的地方。此時的大陸走資派政府還是喊幾聲反對有用嗎?搞什麽命運共同體成不了“偉人“。一直放任台獨自流而是在對中國的不負責任,對中國人民的犯罪。

台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這是得到全世界極大多數國家承認的一個事實。那就不允許有武裝力量的存在。走資派特色政府允許新疆有武裝力量的存在嗎?走資派特色政府允許西藏有武裝力量的存在嗎?走資派特色政府允許上海有武裝力量的存在嗎?

既然不允許別的省,為什麽隻允許台灣?還要有“惠台政策“?從中央到省到具甚至一市的區一個縣以下的小地方都有狗屁的“惠台政策“?況且,台灣人不領情。走資派想拉籠隻是一廂情願。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化了幾代人的命和血汗,被走資派們搞到如此地荒唐,等著下台吧。讓台灣獨立。讓新疆獨立。無能的走資派。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農村人民公社對《五保戶供養》





農村人民公社必須要做到:老有養,弱有扶,病有醫

在毛澤東的人民公社設計中,農民的福利和保障得到足夠重視。通過普遍實行“五保”供養、合作醫療、社會救濟和優撫等政策,建立敬老院等福利機構,旨在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依”的大道之欲求。

農村人民公社的《五保戶供養》製度。

五保,即保吃、保穿、保燒以及保教和保葬的簡稱。

《五保戶供養》製度是農村人民公社對缺乏或完全喪失勞動力、生活無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社員設計和實施的一項福利保障製度,享受這種照顧的家庭或人員被稱為《五保戶》。

農村人民公社組織承載了毛澤東對弱勢和困難農民生產生活保障的更大寄托,1962年當李雪峰說胡開明認為農村的黃金時代是互助組和初級社時期時,毛澤東說:他隻講到勞動力問題,沒有講四屬戶、五保戶。言中之意,人民公社比以往集體組織能更好地解決五保戶、困難戶的問題。

毛澤東在不同時期多次講(談)話中都提到要保證五保戶的基本生活。在強調反對分配中平均主義的同時,他認為還是要“包五保戶,照顧困難戶,這一點平均主義還要。”

在困難時期的政策大調整中,關於供給製問題,毛澤東主張“五保戶得保,困難戶得補助,必須采取這個辦法。”

毛澤東說,“五保戶有的是完全失去了勞動力的,有的有各種原因,要保證他們的生活”,“除了包五保戶、酌量照顧困難戶,其他通通是按勞分配。”

1962年9月,八屆十中全會通過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簡稱《人民公社六十條》)把扶助救濟貧弱社員作為人民公社的一項製度給固定下來。

各地人民公社將五保戶和困難戶的生產生活安排照顧委托給生產大隊和生產隊負責。一般做法是:

(1)照顧農活。對於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五保戶,安排他們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諸如養豬羊、看場院等輕巧農活,適當給予工分,保障他們的生活相當於一般群眾的水平。

(2)補助勞動日。對於喪失勞動能力的五保戶,補助其全社一年的人均勞動日數,與其他社員一同參加分配。

(3)補助錢物。即按照政策規定和民主商議的吃、穿、燒、教等標準計算出五保戶所需要的錢款和物資數,從提留的公益金中直接分給現金和實物。如吉林省規定,從人民公社可分配的總收入3%-5%的公益金用於五保戶和困難戶的補助。

(4)對年老體弱病殘人員、日常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難的五保戶,安排專人照顧其日常起居。

(5)五保戶的費用和具體照顧由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分擔,對於窮社隊和遭受自然災害嚴重、負擔五保供養確有困難的社隊,國家給予必要的補助。

廣西區委在關於1961年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隊後的分配問題的規定中提出,包“五保戶”有兩種辦法:

一是全部由大隊包。

二是大隊包用錢,生產隊包實物,死後埋葬,由生產隊負責,其遺產由生產隊處理。

孤兒必須撫養好,其費用,一般由生產大隊開支,對有親屬族房撫養的孤兒,大隊可將孤兒的照顧費用,交給撫養人。

產婦補助、病號照顧,應該由生產隊負責。

1962年,在強調繼續維護集體經濟,認真履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政策,應該做到既調動最大多數社員的勞動積極性,又要確保軍烈職工家屬、五保戶、困難戶都能吃到一般標準的口糧。

據統計,1958年全國農村享受五保的有413萬戶、519萬人。絕對大多數五保戶對於生活安排照顧感到滿意。

隨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了解決一些老幼無人照料的問題,一些地方開始試辦托兒所、幼兒園和敬老院(幸福院),對五保對象實行集中供養。

毛澤東認為這也是人民公社優越性的重要體現,並且認為幸福院不應當孤立地辦,而要大中小結合,否則僅僅老人們住在一起,見不到自己的兒女,沒有中小,“隻有陰陽,沒有五行”,幸福院就不幸福了。

1958年12月,中央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人民公社若幹問題的決議》規定:要辦好敬老院,為那些無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場所。

此後,敬老院迅速在全國各地發展起來。據1958年底統計,全國辦敬老院15萬所,收養300餘萬老人。

人民公社依靠農村集體經濟的力量,使兩百多萬五保戶得到了較好的供養。

盡管五保製度在發展過程中經曆了許多挫折和起伏,製度的保障水平不高甚至還有缺陷,但它的建立與發展對於解決我國農村中絕大多數鰥寡孤獨殘疾人的生活問題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這其中蘊含著毛澤東對於農村社會保障的思考,其實踐結果彰顯了中共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的關懷。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減少中間商直接服務農村農民





農村人民公社裏集體辦供銷、信用合作:減少中間環節,直接服務於農村生產生活。

農村人民公社要有商業。毛澤東多次談到:人民公社裏工、農、兵、學、商都有,不隻是農業。人民公社在進行自給性生產的同時,要大力發展商品性生產,這也是公社製度設計的應有之意。人民公社的商業和金融活動,主要通過供銷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進行組織。

早在大革命時期,中共中央蘇區就有組織消費合作社(供銷合作社的前身)和信用合作社的經驗。

延安時期,以消費合作和信用合作為基礎發展出了綜合性合作社,如延安南區合作社,由單一的消費合作社發展為辦理生產、運輸、借貸和供銷等業務的綜合性合作社。

毛澤東曾讚譽說:“南區合作社式的道路,就是邊區合作社事業的道路”,並且認為發展這樣的合作社,是發展邊區經濟的重要工作之一。

延安的這些經驗在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農村人民公社建立之後得到毛澤東的重視。新中國成立後,《共同綱領》規定:在城鎮中和鄉村中組織供銷合作社、消費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產合作社和運輸合作社。

還在農村人民公社建立之初,毛澤東就指出:人民公社的社會主義商業要發展,必須使每一個公社,並且使每一個生產隊,除了生產糧食以外,都要生產商品作物。毛澤東說:“商品流轉,就是產品進入流通過程。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綜合,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

供銷和信用是人民公社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和金融服務於生產和生活,並且促進生產的發展。農村人民公社各業並舉,有生產、有交換、有商業流通、有信用活動。

毛澤東批評那種“以為人民公社就是個國家,完全都自給的觀點”說,生產總是分工的。大的分工就是工業、農業。既有分工,搞工業的就不能生產糧食、棉花、油料,他就沒有吃的,沒有穿的,隻好交換。

因此,毛澤東強調,“每個社都應當種一些有交換價值的經濟作物”。他還談到,人民公社的商品交換不但是城鄉之間,還有鄉與鄉之間以及與外省之間的交換。

農產品必須通過交換才能實現其價值,因而毛澤東強調,人民公社不僅要有自給性生產,還要有商品性生產。

毛澤東說,不發展商品交換,生活不能富裕,沒有工資或工資很少,那就隻有飯吃。

因此,要提倡每一個人民公社生產商品,不要忌諱“商品”這兩個字,忌諱它幹什麽呢?它現在有作用嘛。

人民公社必須生產適宜於交換的社會主義的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個人的工資。

並且,毛澤東還指出,在生活資料方麵,發展社會主義的商業,可以利用價值法則的形式,作為過渡時期經濟核算的工具。

毛澤東說,現在有人傾向不要商業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這是違背客觀法則的。列寧就大力提倡發展商業,因為蘇聯那個時候城鄉商品流通有斷流的危險。

我們在1950年也曾有這種危險。現在運輸情況不好,出現半斷流的狀態。為此,毛澤東還提出要搞好交通運輸業。

毛澤東認為,人民公社的商業是農民與國家交換勞動的一種必要形式。

毛澤東說,農民的勞動,同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種子、工具、水利工程、林木、肥料等)一樣,統統是他們自己所有的,他們有產品所有權。要獲得這些產品,必須進行交換。他們隻願意用他們生產的產品交換他們需要的商品,用商品交換以外的辦法拿走人民公社的產品,他們都不接受。忘記了這一點,我們就有脫離農民的危險。

並且,毛澤東在這裏就已指出:商品生產,要看它是同什麽經濟製度相聯係,同資本主義製度相聯係就是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同社會主義製度相聯係就是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人民公社的商品生產不能與資本主義混為一談。

毛澤東說,為什麽怕商品生產?無非是怕資本主義。現在是國家同人民公社做生意,早已排除資本主義,不要怕,我看要大大發展商品生產。商品生產從古就有,商朝的“商”字,就是表示當時已經有了商品生產的意思。

在奴隸時代,商品生產並沒有引導到資本主義。並且指出,必須在產品充分發展之後,才可能使商品流通趨於消失。隻有當國家有權支配一切產品的時候,才可能使商品經濟成為不必要而消失。隻要存在兩種所有製,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就是極其必要、極其有用的。

以供銷合作社為人民公社的商品流通渠道,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和流通費用。

人民公社的商業,通過供銷合作社作為流通中介,統一購買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並為農民提供農具等生產資料以及基本生活資料,可減少中間環節,節省流通費用。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曾多次提到:供銷合作社的“首要任務,是供給社員所需要的生產資料(例如工具、原料)與生活資料(例如糧食、煤炭、布匹、油、鹽),推銷社員所生產的商品(例如農民的糧食、棉花,手工業者的成品)”,這樣就可以不假手於中間商人,“免除中間剝削”。

人民公社成立後,進一步提出把群眾加入供銷合作社的目的和要求與黨和國家組織供銷合作社的更高的目的和要求結合起來,將供銷合作社與國營商業互相配合,使國家能夠掌握農副產品的流通,統籌城鄉交流。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7年,供銷合作社得到空前發展,為國民經濟恢複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作出了貢獻。

毛澤東在《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一文按語中強調,要訓練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和生產合作社的會計員,提高他們的文化和技術水平。

在當時農村生產力水平低、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下,要發展經濟,農民要擺脫貧困的命運,就必須通過生產合作形成生產力合力,通過供銷合作供給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的交換,通過信用合作為農民提供生產資金。

人民公社時期的供銷社經營著化肥、農藥、農藥機、小農具和部分中型農具,還接受國營商業委托代銷部分用於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工業品,實際上農村主要生產資料是由供銷社提供的。

人民公社時期的信用社在協助國家銀行管好用好國家支援農業的各項資金的同時,通過放款支援農業生產,主要是農業生產放款(主要是購買化肥、種子、農具、農藥的款項)和多種經營放款(主要支持一些資金少、見效快的“短、平、快”項目)。

可以說,供銷合作和信用合作事業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對台軍售走資派堅決反對有用嗎





走資派特色政府國台辦: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反對美同台進行軍事聯係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民進黨當局一再用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購買美國軍火,隻會損害台海和平穩定,損害台灣民眾利益。

是《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嗎?中國走資派空喊《堅決反對》有用嗎?台灣納稅人都是資本家,納的稅都是大陸農民工的血汗。

美國政府於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後,除了撤離駐台美軍外,不準出售的軍火產品,因斷交而廢除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但在1979年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執政以後曆年美國售台軍武項目、數量、金額等。價值1,400萬美元以上“主要國防裝備”的軍售案有:

1979年起美國對台灣軍售一覽
主條目:美國對台軍售
次數 宣布日期 銷售品項 數量 價值(美元) 美國總統 計劃代號(如有)
備注
1 1979年7月 F-5E/F戰機 48架 1.6億 吉米·卡特 虎安五號(E型39架、F型9架)
2 1979年11月 AGM-65B小牛飛彈500枚 3,200萬 1980-1982年11月交付
3 1980年1月 1,013枚BGM-71拖式飛彈與49具發射器、5套改良型鷹式導彈、284枚MIM-72C檞樹飛彈 2.8億
4 1980年7月 M110A2自走炮14輛 370萬
5 1981年 陽字號驅逐艦2艘 隆納·雷根商售,雲陽、正陽艦
6 1981年 M110A2自走炮 25
7 1982年2月 F-5E/F戰機,30架F型、30架E型[6] 66 6.22億 商售,虎安六號計畫
8 1982年4月 F/TF-104G戰鬥機66架3,100萬 阿裏山8號
9 1982年6月 M-113A2裝甲車、90輛M106自走迫擊炮、72輛M-125自走迫炮車、31輛M-577指揮車267輛 9,700萬 1984-1986交付
10 1982年11月 戰車,包括零部件及附屬設備 9,700萬
11 1983年 AIM-7F麻雀飛彈 500枚商售,天兵防空係統
12 1983年 CH-47直升機 3 商售,1985年交機
13 1983年 陽字號驅逐艦 2 商售,邵陽、資陽艦
14 1983年 M88A1裝甲救濟車37 5,400萬 1985-1986交付
15 1983年 SM-1MR防空飛彈 170枚 1986-1992交付
16 1983年 RIM-92C/MIM-72F檞樹飛彈、檞樹飛彈車 504枚飛彈
24輛飛彈車 1984-1985交付
17 1984年6月18日 C-130H型運輸機12架 3.25億
18 1984年 AN/TPS-77雷達(GE-592)2具3,600萬 1988年交付
19 1984年 S-70C-1直升機14架 1985-1986交機
20 1984年 T-34C教練機49架 1984-1986交機
21 1985年2月 F-5、F-100、T-33、T-28教練機雷達及零件 8,600萬
22 1985年6月 MIM-72F檞樹飛彈、檞樹飛彈車[5] 262枚飛彈
16輛飛彈車[6] 9,400萬 1986-1987交付
23 1986年8月 2架S-2 型反潛巡邏機、27架S-2E/G型反潛機升級承包案、2部AN/TPQ-37反炮兵雷達、派裏級巡防艦 2.6億
24 1989年8月 標準1型飛彈88枚 4,400萬 老布希
25 1989年 W-160射控雷達 8 1989-1992交付
26 1989年 MK-15Block 1方陣近迫武器係統7 1,500萬 1989-1992交付
27 1990年 M-109A2自走炮72 1991年交付
28 1990年8月 F-5、F-104、C-130運輸機等軍用機雷達裝備與零件 1.08億
29 1991年1月 Mk 46型魚雷 100枚 2,800萬
30 1991年7月 SM-1標準一型防空飛彈 97枚 5,500萬
31 1991年9月 M60A3主力戰車 110輛 1.19億
32 1992年 C-130H型運輸機 8架 2.2億
33 1992年7月 諾克斯級護衛艦(租借)3艘 2.3億 1993年7月交付
34 1992年8月 標準一型飛彈207枚 1.26億
35 1992年9月 C-130型運輸機 8架 2.2億
36 1992年9月 F-16 A/B型戰機 150架 60億 和平鳳凰
1997年4月交付首批
37 1993年 C-130HE1 天幹機
38 1993年1月 愛國者導彈及相關裝備 3套發射組
200枚飛彈10億 1996年8月開始交付
39 1993年3月 E-2T空中預警機4架 9億 柯林頓
40 1993年6月 飛機零件、雷達和導航設備1.56億
41 1993年11月 Mk 46 mod.5反潛魚雷及相關組件150枚 5,400萬
42 1993年12月1日 MK-41垂直發射係統[6]1組 1.03億
43 1994年2月 諾克斯級巡防艦(租借)3艘 2.3億 1995年7月交付
44 1994年5月9日 T-38教練機(租借)40架 子鷹計畫
45 1994年8月1日 AN/ALQ-184電子幹擾莢艙 80具 1.5億
46 1994年8月1日 M60A3戰車 160輛 910萬
47 1994年9月 永陽級遠洋掃雷艦4艘 1995年2月交付
48 1994年10月 新港級戰車登陸艦(租借)2艘 470萬 1995年2月交付
49 1996年5月24日 M60A3主力戰車、30具備份引擎、315具AN/PVS-7B夜視鏡、M240機槍等 300輛 2.23億 同時為軍售與商售合約
50 1996年5月 檞樹飛彈車 8輛飛彈車
148枚飛彈 250萬 商售
51 1996年5月 30架TH-67型訓練直升機和30套AN/AVS-6型夜視鏡 5,300萬
52 1996年5月 刺針雙連裝發射器(DMS)與刺針飛彈 456枚飛彈
53 1996年8月 複仇者防空飛彈係統及相關配件1299枚飛彈
74具飛彈塔
96輛悍馬車 4.2億
54 1996年9月 Mk 46 mod.5反潛魚雷110枚6,900萬
55 1997年2月24日 AGM-84魚叉反艦飛彈 54枚9,500萬
56 1997年7月24日 AH-1W超級眼鏡蛇與相關支援 21架4.79億 2000年6月開始交付
57 1997年5月23日 拖式二A反戰車飛彈、M1045A2悍馬反甲飛彈車 1,786枚飛彈
114具發射器
100輛飛彈車 8,000萬
58 1997年5月 諾克斯級護衛艦 2艘
59 1997年9月3日 OH-58D戰搜直升機、T700發動機、地獄火飛彈發射架等支援配件 13架1.72億
60 1997年11月 S-70C(M)-2 11架 2000年6月交付
61 1998年2月18日 S-70C-6運輸直升機 4架 7,000萬 商售
62 1998年8月27日 Mk 46型mod.5(A)S反潛魚雷131枚 6,900萬
63 1998年8月27日 刺針DMS防空飛彈、VRC-91無線電 61套發射器
728枚飛彈
132具無線電 1.8億
64 1998年9月15日 AGM-84魚叉反艦飛彈與訓練彈 58枚實彈
8枚訓練彈 1.01億
65 1998年10月 F-16飛行訓練及輔助設備、導航者神射手導航及瞄準吊艙 28組莢艙4.4億
66 1998年10月 CD-47SD運輸直升機、三個T55-L-714A備用渦輪引擎、通訊器材等相關零件及後勤支援等 9架 4.86億
67 1999年4月 早期雷達預警防禦係統8億
68 1999年5月 240枚AGM-114K反戰車飛彈、AN/VRC-92E無線電、SINCARS型無線電係統、情報電子戰係統、高機動性多用途輪車和相關零輔件8,700萬
69 1999年7月31日 E-2K鷹眼空中預警機和F-16型戰鬥機和運輸機零部件 2架 5.5億 2003年開始交付
70 1999年9月22日 安克拉治級船塢登陸艦1艘 。熱艦移交,2000年6月返國成軍
71 2000年3月2日 改良型鷹式飛彈與相關零附件、AN/TPS-43對空搜索雷達升級為AN/TPS-75V(安宇計畫)2.02億
72 2000年6月7日 LANTIRN導航/精準武器標定莢艙、AN/ALQ-184(V)7電戰莢艙 39組導航
48具幹擾[5] 3.56億
73 2000年9月27日 AIM-120 C-5型中程空對空導彈、RGM-84L魚叉反艦飛彈、M109A5自走炮、M88A2裝甲救濟車、AN/PVS-7B夜視鏡與無線電設備[5] 200枚AIM-120
71枚RGM-84
145輛自走炮
6輛救濟車 13.08億 陸地裝備未采購
AIM-120在2004年移交
74 2000年9月28日 陸軍數位通信設備(陸區係統)5.13億
75 2001年4月25日 4艘紀德級驅逐艦、8艘柴電潛艦、12架P-3C獵戶座反潛機、愛國者PAC-3型、M109A6自走炮、12架MH-53E低空鋪路者直升機、Mk 48型魚雷、AAV-7A1兩棲突擊車、空用AN/ALE-50拖曳式誘餌、AGM-84L反艦飛彈
76 2001年7月18日 聯合作戰數據分配係統硬體與相關技術開發授權 50組 7.25億 博勝案第一階段
77 2001年9月5日 AGM-65G小牛飛彈 40枚1,800萬
78 2001年10月26日 FGM-148標槍飛彈與發射器40具發射器
360枚飛彈 5,100萬
79 2001年10月30日 F-5E/F、IDF、C-130H、F-16A/B零附件耗材 2.88億
80 2002年6月4日 AN/MPN-14導航雷達,購買3套,性能提升現有的7套 10具1.08億
81 2002年9月4日 AAV-7A1兩棲突擊車與配套零附件及支援設備、AIM-9M1/2飛彈、AGM-114M3地獄火飛彈54輛
182枚AIM-9
449枚AGM-114 5.2億
82 2002年10月11日 拖式2B反戰車飛彈[16][5] 290枚 0.18億
83 2003年9月24日 多功能資訊分配係統(MIDS)7.25億 博勝案第一階段
84 2004年4月1日 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及相關設備[5] 2套 17.76億 最終采購1套
85 2004年5月 基隆級驅逐艦(即紀德級)、標準二型飛彈148枚、魚叉飛彈及相關設備 4艘 7.247億 2005年起移交並服役
86 2005年 AIM-9M10枚、AIM-7M5枚、F-16飛行員於美國路克基地訓練及後勤支援費用15枚2.8億
87 2007年3月1日 AIM-120C-7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218枚[19][20]、AGM-65G小牛飛彈235枚 453枚4.21億
88 2007年8月9日 AGM-84L魚叉飛彈60枚1.25億
89 2007年9月13日 P-3C巡邏機、標準二型飛彈增購12架P-3C
144枚飛彈 22.3億
90 2007年11月13日 愛國者PAC-2+升級套件9.39億
91 2008年10月3日 4套愛國者飛彈發射組、330枚愛國者PAC-3型飛彈、E-2T預警機升級、AH-64E阿帕契直升機30架、UGM-84L魚叉block 2型32枚等 64.45億 2013年11月交付
92 2010年1月30日 2套愛國者PAC-3發射組、114枚愛國者PAC-3型飛彈、UH-60黑鷹直升機60架、鶚級獵雷艦2艘、魚叉遙測訓練飛彈12枚、MIDS終端機增購35具63.94億歐巴馬 2014年12月交付
93 2011年9月21日 F-16 A/B型升格為F-16 AM/BM型戰機及武器配備、美國路克基地訓練續約,及F-16A/B、F-5E、C-130運輸機零附件 146套 58.52億
94 2015年12月16日 派裏級巡防艦、13套方陣快炮1B+8套升級套件、MIDS終端機增購、獵雷艦戰係(商售)、AAV7兩棲突擊車、人攜刺針飛彈250枚、拖式2B型飛彈769枚、標槍飛彈及迅安係統後續支援等項 2艘派裏級
36輛AAV-7 18.31億2017年3月交付
95 2017年6月29日 HARM反輻射飛彈50枚、聯合距外武器(JSOW)空對地飛彈56枚、MK48魚雷46枚、標準二型(SM-2)飛彈16枚備份組段及技術支援、MK54輕型魚雷轉換套件168枚、四艘紀德級驅逐艦AN /SLQ-32(V)3電戰係統性能提升、SRP偵搜雷達後續維持、MK41垂直發射係統(商售)、其他項目的後續維修、人員訓練等項14.2億 川普
96 2018年9月24日 F-16 戰鬥機、C-130 運輸機、F-5 戰鬥機、經國號戰鬥機等四型機的5年份標準航材零附件及相關後勤支援係統 3.3億
97 2019年4月15日 美國路克基地F-16戰機飛行員訓練及後勤維護續約 5億
98 2019年7月8日 M1A2T艾布蘭主力戰車、M88A2裝甲救濟車、M1070A1 重裝備運輸車、M1000 重裝備運輸板車、FIM-92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122把白朗寧M2重機槍、216把M240通用機槍及相關設備與支援設備等 108輛M1A2T戰車
14輛M88A2救濟車
16輛M1070A1運輸車
16輛M1000運輸板車
250枚短程刺針飛彈 22.24億 預計2026年全部交付
99 2019年8月20日 F-16 C/D Block 70型戰機[43][44]、奇異公司F110發動機及相關裝備與支援[45][46][47] 66架戰機
75具發動機 80億 預計2026完成交機
100 2020年5月20日 MK48魚雷(Mod 718枚以及備料、支援與測試設備、運輸器、培訓與技術後勤支援[50] 18枚MK48魚雷 1.8億
101 2020年7月10日 愛國者三型飛彈零組件相關更換、維修、測試與後勤支援6.2億
102 2020年10月21日 海馬斯多管火箭係統、AGM-84H/K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SLAM-ER)、F-16新式偵照莢艙(MS110) 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係統、六套MS-110偵照莢艙 18.113億 首批11套預計2024年交付,其餘18套將於2027年交付。
103 2020年10月26日 魚叉海岸防禦係統(HCDS) 400枚RGM-84L-4 Block II 23.7億 預計2028年完成交付
104 2020年11月3日 4架MQ-9B、2座固定地麵控製站、2座移動控製站與14個選擇性有效反欺騙模組(SAASM)嵌入式全球定位係統(EGI)、SeaVue海上巡邏雷達6億預計2025年至2027年間完成交付。
105 2020年12月7日 戰地訊息通訊係統 154個通訊節點、24個通訊繼繼電器、8套網管係統 2.8億
106 2021年8月4日 M109A6帕拉丁(Paladin)自走炮、M992A2彈藥補給車、M88A2救濟車 40輛M109A6帕拉丁(Paladin)自走炮(cancel)、20輛M992A2彈藥補給車、5輛M88A2救濟車、1套先進野戰炮兵戰術資料係統(AFATDS)、1698個導引炮彈套件(PGK) 7.5億 拜登 原預期首批8輛於2023年交運,2024及2025年各交運16輛
美方稱M109A6自走炮因產線排擠,2026年後方可交運後來國防部宣布取消M109A6采購,改增購18套M142海馬斯火箭彈係統。
107 2022年2月7日 愛國者係統工程勤務 1億
108 2022年4月5日 愛國者專案人員技術協助 9500萬
109 2022年6月8日 艦艇零附件與技術支援1.2億
110 2022年7月15日 零附件采購與技術協助(非機密備用零件、維修零件、戰車與戰術車輛零附件、後勤技術協助、美國政府和承包商代表技術與後勤協助,以及其他相關後勤協助) 1.08億
111 2022年9月2日 AIM-9、魚叉反艦導彈、提供長程預警雷達的後勤與支援服務 100枚AIM-9X
60枚AGM-84L-1魚叉反艦飛彈 11.06億
112 2022年12月6日 F-16 戰鬥機、C-130 運輸機、經國號戰鬥機等3型機,以及其他美國生產的飛機、係統或子係統,“航材標準零附件”及“航材非標準零附件”及相關後勤支援係統 4.28億
113 2022年12月28日 火山車載布雷係統、10噸重型增程機動戰術卡車(M977A4 HEMTT)、M87A1布雷罐、M88罐裝訓練彈藥(練習用假彈)、M89訓練彈藥(測試彈)與相關設備、操作與維護培訓。 14套1.8億 首批7套於2023年底交運,其餘將於2026年度交付。
114 2023年3月1日 100枚HARM反輻射飛彈、23枚HARM反輻射飛彈訓練彈、200枚AIM-120 C8空對空飛彈、4個AIM-120C8製導部件、26組LAU-129多用途發射器,上述二種飛彈的模擬、訓練零組件及耗件,以及各式軟、硬體。 100枚AGM-88 HARM反輻射飛彈
23枚HARM反輻射飛彈訓練彈
200枚AIM-120 C8空對空飛彈 6.19億
115 2023年6月29日 “30公厘機炮彈藥”及“車兵材零附件二號訂單” 4.4億
116 2023年8月23日 F-16戰機“紅外線搜索追蹤莢艙 (IRST)”5億
117 2023年8月31日 F-16戰機“延壽服務” 1817萬 預計2030年8月30日完成
118 2023年12月15日 迅安係統作業維持3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養虎遺患幾十年《惠台政策》






台灣總人口隻有2300萬。如此多的《惠台政策》。中國大陸幾代加起來有幾十億的農民工有沒有《惠農民工政策》?中國大陸有貧困人口如2019 年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551 萬人,“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以下,中國宣稱低收入人口6600萬,等等如何看?貧困地區的四麵漏風的學校教室,小學生寄宿被燒死等等。貧困人有優惠政策嗎?

自2023年2月28日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的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31條惠台措施”)後,全國各地迅速跟進,目前已有十幾個省市地區出台細化措施:延續四十多年來的養虎遺患幾十年《惠台政策》。

縱觀各這些惠台政策,無一不是因地製宜結合當地區域特色針對台商進行的量身定製,且措施涉及領域從創業、就業、學習到生活,其中不乏有亮點顯現。

根據各地發布時間,貝斯哲現梳理如下(點擊政策名稱,可以鏈接到相關文章):

湖州 惠台60條

湖州最終確定的60條政策,涉及投資和經貿合作、就業創業、文化交流和生活待遇共4個方麵。其中,推動湖台經貿交流的部分占比最重,共製定了28條政策。鼓勵台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改革示範區、特色小鎮等建設,來湖投資設立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企業,可以享受相應稅收、投資等相關支持政策。

《湖州市貫徹實施辦法》

重慶 惠台58條

重慶作為大陸西部重要的台資集聚區,目前已累計批準台資企業 1683 家。除掉較常見的幾項鼓勵政策的細化外,重慶較為特別的是在社會文化交流合作方麵,鼓勵台灣同胞結合重慶抗戰遺址、大足石刻等優秀文化遺產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支持台灣地區基金會、社會團體、智庫機構等非營利、非政府的社會組織按相關法律、法規和程序赴重慶設立辦事機構和開展活動。

《關於促進渝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廈門 惠台60條

廈門市因為地緣優勢,台胞及台資企業聚集效應也較為明顯。此次出台惠台措施,廈門市也是一馬當先,率先推出了60條措施。從內容上看,廈門市的落實措施亮點主要在對台海運、兩岸經貿口岸便利化、進一步便利台胞在廈門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麵。

《關於進一步深化廈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山東 惠台56條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也是教育和人力資源大省,在與台灣開展文化交流合作方麵有突出的優勢。在魯台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方麵,山東鼓勵台灣同胞、台灣高校研究機構和民間社團參與承接山東文化工程和文化產業項目,享受和山東文化企業同等產業政策;增設獎助學金,吸引台灣學生來山東高校就讀;山東文藝院團、研究機構可以廣泛吸收台灣文藝工作者和台灣青年任職、教學和研學。

此外,支持台資企業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山東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大亮點。

《關於促進魯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濰坊 惠台80條

濰坊現有台資企業339家,其中12家台資企業入選山東省百強台資企業。在80條政策中,50條是針對國家政策的細化落實,另外30條則結合了濰坊當地的情況。值得關注的是,在優化台資企業工商注冊登記手續方麵,濰坊進一步簡化台灣自然人股東身份公證,經濰坊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出具投資者身份證明,無需再作公證。具體如何落實,有待濰坊市台辦出具詳細的說明。

《關於進一步深化濰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福州 惠台68條

在第六屆海青節海峽青年(福州)峰會上,福州市正式發布惠台68條。在支持台灣同胞在榕實習就業創業領域,福州市就台胞來榕創業就業,台胞獨資興辦養老機構和開設診所、門診部,台灣教師、醫師到福州市高校、醫院工作等方麵推出了23條具體措施。除此之外,許多新領域,包括高新技術醫療醫美生技領域、養生養老健康領域也首次允許台青涉及,開放台灣青年組織自己的協會工會,承接藝術團的活動,注冊相關資質的公司,開放力度非常大,有望改變原本台青創業千篇一律,競爭力弱的狀況,吸引更多潛在台灣創業者。

《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實施意見》

江西 惠台60條

江西省實施的60條惠台措施中,其中33條涉及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本省企業同等待遇,27條涉及逐步為台胞在江西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本省居民同等待遇。比較具有當地特色的是,江西定期結合“精準服務台企月”等活動開展“百家銀行進千企”金融定向幫扶台企政銀企對接會;將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納入“江西名牌產品”認定範圍;幫助江西台企采用贛歐班列運輸出口貨物。

《江西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若幹措施的實施辦法》

上海 惠台55條

上海是兩岸經貿、文化往來的重點地區之一,也是台灣同胞投資、生活的重要聚集地。截止目前,上海累計批準台商投資企業12488家,約占上海整個外資項目數的13.57%。

作為大陸的重要經濟中心,上海此次公布的55條措施,其側重點在於支持台資企業升級轉型,並融入上海經濟的發展戰略。包括:支持台資企業在滬設立總部、支持台灣專業技術人員來滬就業職稱評定、支持台灣青年來滬創新創業就業、鼓勵台資企業參與上海“五個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設等。

《關於促進滬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

福建 惠台66條

相比其他省市,出於滿足閩台密切的人員往來和交流的需要,福建在落實惠台措施上一直走在前列。此前,福建省早已啟動了惠台的22條措施。而這次推出66條措施,則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31條”基礎上進行了更加細化的梳理。

福建省惠台措施的聚焦點主要在於兩岸的經貿交流、台胞在閩創業就業、閩台文化交流。同時結合福建省自貿區的建設,在商品貿易、閩台農業、金融方麵都有相關舉措。

《福建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實施意見》

南通 惠台44條

南通市並未將落實措施統一整理成文,而是針對“31條惠台措施”的內容分別提出了落實的舉措。這些落實舉措,以財政扶持和政策獎勵為主,側重點在於台資企業設備技術改造,人才引進、台胞在南通創業、台胞子女在南通入學等方麵等。

《江蘇南通助台44條政策落地見效》

寧波 惠台80條

寧波出台的惠台“80”條措施中,值得關注的一個亮點是:存量土地再利用,可實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這對於有心轉型升級的台資製造業企業來說,或是一個利好消息。具體落實措施和政策,有待政府部門進一步細化。

《關於進一步深化甬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雲南 惠台12條

雲南省作為中西部地區,和沿海地區相比,在政策優惠力度通常都會更大一些。此次推出的12條惠台措施,雖然數量遠少於其他省市,但幾乎每一條都與財政扶持、稅收優惠、政策獎勵相關。

《關於促進台灣企業落戶雲南滇中新區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

平潭 惠台22條

在兩岸影視產業合作發展方麵,平潭在福建省首推了20條優惠政策,從稅收、投資、營運、獎補等多方麵,促進影視產業要素快速集聚,支持打造具有鮮明海洋特色、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兩岸影視產業基地。此外,在對台職業資格采信和台胞台商服務方麵,也單獨出台了落實方案。

《平潭多項惠台政策相繼落地 落實台胞“同等待遇”》

天津 惠台52條

天津發布的惠台措施,與其他省市發布的惠台措施趨同,均是對“31條惠台措施”的細化。當然,天津也結合當地特點,提出在“津台冷鏈物流試點”方麵給予了台資企業和大陸企業同等的政策支持。

《關於進一步深化津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浙江 惠台76條

浙江省出台的76條措施,重點體現在鼓勵台資企業紮根浙江、推進與台灣先進產業合作、引進台灣高端人才等方麵。在許多政策上,與今年5月份浙江省政府發布的促進外資增資若幹意見保持了一致,如市場準入的放寬、用地保障、人才引進等。

《浙江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的實施意見》

湖北 惠台62條

湖北省作為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目前已有2700餘家台資企業、19個台資園區、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台資企業聚集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從此次62條措施來看,以鼓勵台資企業落戶和台灣青年就業為主。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

昆山 惠台68條

昆山作為長三角地區台資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雖然7月份才發布惠台措施,但仍然備受關注。從內容來看,大部分措施是昆山已經在實施的政策,這其實與昆山的實際情況也較為相符。此次“31條惠台措施”更注重“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而在“同等待遇”方麵昆山早已先行先試,並且卓有成效。

當然,此次昆山的惠台落實政策中,也不乏亮點,如:中國台灣考生(含台商隨行子女)在昆山中考錄取時加10分投檔;台灣居民可在昆山注冊從事零售業務(不包括特許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並在電商平台開設網店等。這些措施更加具體細致,貼近台胞在昆山的實際生活。

《關於深化昆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廣東 惠台48條

廣東省發布的惠台措施,其中的亮點主要在擴大準入方麵,包括:全麵取消台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的要求,放開台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台資持股比例限製。但這並非廣東省獨創,而是相應央行的外資政策,首先對台商放開,預計今年年底,全國均將放開這一準入政策。此外,台灣個人可參照港澳居民在粵開辦個體工商戶的經營範圍,從事相關經營。

《關於促進粵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

深圳 惠台99條

深圳市作為中國改革的先鋒,在政策創新和落實上,一致走在全國前列。截至目前,深圳累計引進台資企業6138家,近年來每年從深圳口岸出入境的台胞約230萬人次,約占大陸出入境台胞總數近1/4。深圳此次並未出台新政策,而是將過往惠及台胞台商政策打包處理,這也更符合深圳的實際情況。

深圳市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政策匯編(新聞)

淮安 惠台58條

截至2018年6月,淮安市累計批準台資項目1292個,總投資187.9億美元。匯聚了富士康科技、實聯化工、敏安電動汽車、旺旺食品等台灣著名企業20多家。此次淮安發布的惠台政策,側重現有台資企業的服務及優惠扶持,以及台胞在淮安創業。例如台資工業項目用地“先租後讓”、“彈性出讓”;台胞創業項目審批開通“綠色通道”等。擬在江蘇構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資產業格局。

閔行 惠台38條

上海市閔行區8月1日發布《閔行區落實若幹工作措施》(試行)。據報道,截至目前,閔行累計批準台商投資企業1200多家,占整個上海台資企業數的十分之一。在閔行居住的台胞5萬人左右,占居住在上海的台胞總人數的五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虹橋鎮、古美街道、七寶鎮、莘莊鎮4個街鎮。

閔行惠台措施主要聚焦“人”的需求,38條措施中,有14條是與台胞在閔行教育、醫療、實習、就業、居住等有關。

《閔行區落實關於促進滬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若幹工作措施》(試行)

南京 惠台75條

南京所推出的“四宜”惠台措施,分別是“宜學”、“宜業”、“宜遊”、“宜居”。側重點是鼓勵台灣青年到南京創業、就業、居住生活。與其他地區惠台政策所不同的是,南京將重點放到了台灣青年上。在台灣同胞人數較多的社區設立台灣同胞服務窗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及惠台政策谘詢,也是其一大亮點。

《關於深化來寧台胞宜學宜業宜遊宜居服務的若幹措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