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鏟除雇傭軍閥劣習

(2020-10-21 11:47:10) 下一個

毛澤東鏟除雇傭軍閥劣習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史上,在毛澤東主持下,中國共產黨初創的第一支武裝力量,  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於1929年12月28日在上杭古田村舉行。會議期間,毛澤東作了政治報告,朱德作了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了中共中央的指示。與會代表一致通過毛澤東起草的八個決議,總稱《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也就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毛澤東重新當選為前委書記。古田會議被中共黨史稱為“人民軍隊建設史上一座光輝的裏程碑”。毛澤東主持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總結了紅四軍成立以來部隊建設的基本經驗教訓,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決議指出:“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特別是現在,紅軍決不是單純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之外,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項重大的任務。”

古田會議是一個有開創意義的光輝界碑。《古田會議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明確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使命任務,指明了把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新型人民軍隊的基本途徑,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建設軍隊的一係列重大問題,由此人民軍隊得以脫胎換骨,耀世而出。

在紅軍初創時期,圍繞著如何建設新生的人民軍隊的問題,紅四軍黨內一度存在著種種錯誤傾向。有的不知道紅軍和白軍在性質上有什麽根本區別;有的認為紅軍隻管打仗就行,不必做什麽發動群眾和根據地建設工作;有的熱衷於攻打大中城市,不想在偏僻的鄉村山區發動和依靠群眾作艱苦的鬥爭;有的迷戀“山大王”式的流寇生活方式,主張“走州過府、流動遊擊”,不願意在艱苦的農村環境中做建黨建政的工作,等等。毛澤東旗幟鮮明地批判和糾正了這些錯誤思想,體現了毛澤東在人民軍隊早期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科學認識。軍事和政治的關係,是人民軍隊建設最基本的範疇。針對中國共產黨內存在的單純軍事觀點,毛澤東明確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紅軍決不是單純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外,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項重大的任務”。如果“離了對群眾的宣傳、組織、武裝和建設革命政權等項目標,就失去了打仗的意義,也就是失去了紅軍存在的意義”。這一精辟論斷,科學地闡明了紅軍的性質和使命任務,指明了人民軍隊建設的根本方向。

戰爭的現實反複證明,一支軍隊由誰領導,決定其階級性質和發展方向。中國革命走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首要的問題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軍隊的問題。舍此就不能建成真正的人民軍隊,就不能完成共產黨賦予軍隊為窮苦大眾的曆史使命。古田會議之前,在紅四軍內部發生的“兩個一切”和“前委”與“軍委”關係的爭論,其實質就是黨要不要領導軍隊以及如何領導軍隊。之所以會出現這場爭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中國共產黨在軍隊內的組織機構不健全。軍隊裏的軍官們還是按舊式年隊管理,  根本沒有將共產黨放在眼裏,  作為舊式軍隊裏的"監軍"擺個樣子,  也就不了解共產黨為勞苦大眾打天下的信仰。毛澤東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從根本製度和組織機製上對這一問題給予了正確解決。毛澤東指出:“黨對軍隊工作要有積極的注意和討論。一切工作,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後,再經過群眾去執行。”毛澤東將這一認識轉化為具體規範,通過健全黨在紅軍的組織機構和領導體係,建立了以黨委製為核心的根本領導製度。一是確立了黨委的核心領導地位。強調黨的領導機關要成為“領導的中樞”;黨委不僅要領導黨的建設和政治工作,而且要領導軍事工作。二是進一步健全黨的組織係統。在保持前委、縱委、營委的同時,規定軍及各縱隊的直屬隊,均組織直屬隊委為最高黨部;規定“每連建設一個支部,每班建設一個小組”。三是明確了黨的組織原則。強調在組織上“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強調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少數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必須擁護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除必要時得在下一次會議再提出討論外,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一成決議,就須堅決執行”。以《決議》的形成及其在紅軍中普遍實行為標誌,以黨委製為核心的黨領導軍隊的一係列組織製度在紅軍基本成型,從而實現了軍權由軍長師長個人掌控到革命政黨集體掌管的飛躍。這在中國解放軍建製史乃至世界軍隊建製史上古今中外都是一個偉大的製度創新,在紅軍建設史上更具有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意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基礎性的製度安排。

同時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進步的政治思想貫注於軍隊之中,用以武裝黨員和官兵,是毛澤東建黨建軍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決議》的一個顯著特征。這裏強調的是這是毛澤東思想而非什麽集體思想!   朱毛朱毛不可分,  但在當時朱是不同意毛的的。經過反複爭論吵架辨論後再經戰爭的血的教訓朱才同意毛澤東的主意。所以根本不是什麽集體思想。《決議》著眼用馬克思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教育部隊,分別從加強黨內教育、士兵政治訓練和宣傳工作三個方麵作了精辟論述。關於黨內教育,毛澤東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為了紅軍的健全與擴大,為了鬥爭任務之能夠負荷,都要從黨內教育做起。” 《決議》明確了10項黨內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政治分析、上級指導機關的通告討論、組織常識、紅軍黨內八個錯誤思想的糾正等。《決議》指明了黨內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閱讀黨報、政治簡報,召開政治討論會,開展批評,適當分配黨員參加實際工作,等等。《決議》創造性地提出了通過開展黨內教育和互相批評來解決黨內矛盾、克服各種錯誤思想傾向,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的方法,對軍隊黨的建設影響深遠。關於士兵政治訓練,《決議》規定了19項內容,包括目前政治分析及紅軍的任務與計劃、土地革命問題、武裝組織及其戰術、三大紀律建設的理由等;同時指明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上政治課、早晚點名說話、集合講話、個別談話等,並特別強調了啟發式的教授法。《決議》所昭示的必須注重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軍隊的建軍原則,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恒的意義。

紅軍創立前的舊軍隊,廣大士兵處於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官兵之間是雇傭關係、貓鼠關係。初創時期的中國工農紅軍,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軍閥主義、封建主義、雇傭軍隊劣習的殘餘。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提出了“中國不僅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的偉大思想,並在部隊內部建立民主組織和民主製度。這一新思想新製度的施行,使紅軍麵貌一新。《決議》的重大貢獻就是使紅軍內部民主製度從建軍原則的高度確立了下來並初步定型。《決議》發揚無產階級民主精神,將民主主義貫徹到處理紅軍內外部關係上,奠定了紅軍政治工作“團結自己、戰勝敵人”總方針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三大原則的思想理論基礎。在官兵關係方麵,毛澤東指出,在政治上“官兵之間隻有職務的分別,沒有階級的分別,官長不是剝削階級,士兵不是被剝削階級”,官兵生活平等;官長要愛護士兵,關心他們的政治進步和生活狀況,保障士兵的民主權利,尊重士兵的人格;堅決廢止肉刑、廢止辱罵,優待傷病兵;發揮士兵委員會的作用,維護士兵權益,密切內部關係。在經濟上,實行經濟公開及士兵審查製度。

《決議》關於正確處理軍隊內部關係的原則,是人民軍隊性質和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提高和鞏固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法寶。在新時代,弘揚《決議》這一優良傳統,必須恢複和發揚我軍尊幹愛兵的優良傳統,各級領導和機關幹部帶頭下連當兵與官兵實行“五同”,做到知兵、愛兵;要搞好官兵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專項整治,糾治發生在戰士身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在入黨、考學、選改士官、學技術等方麵處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士兵利益等問題;要按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深入開展反腐鬥爭,既打 “老虎”又打“蒼蠅”,堅決懲治軍隊中存在的各種腐敗現象。

毛澤東旗幟鮮明地反對主觀主義,是《決議》最重要的理論亮色之一。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主觀主義,在某些黨員中濃厚地存在,這對分析政治形勢和指導工作,都非常不利,其必然的結果,不是機會主義,就是盲動主義。”著眼於糾正主觀主義,毛澤東強調,要“教育黨員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勢的分析和階級勢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觀主義的分析和估量。”、“使黨員注意社會經濟的調查和研究,由此來決定鬥爭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誌們知道離開了實際情況的調查,就要墮入空想和盲動的深坑。”古田會議後不久,毛澤東就又寫下了《反對本本主義》這一光輝著作。這是毛澤東非常珍愛和重視的著作。在這一著作中,他第一次鮮明地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的著名論斷。

毛澤東這篇《決議》連同其“姊妹篇”《反對本本主義》,所開創的黨的堅持實事求是、注重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所運用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為中國共產黨樹立了光輝典範。毛澤東思想就是毛澤東的思想,   而決不是什麽集體智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