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歲月年輪(五十四)

(2017-11-05 08:05:23) 下一個

第六章  紅色狂飆(9)

 

清晨,《東方紅》樂曲響過以後,我再也沒睡著。

太早了,室友們都在酣睡。我不想吵醒大家,幹脆賴在床上不起來,回想昨下午發生的事。

孝高學生遊行後第三天,地委決定自六月十日起,師專、孝高、衛校三所地區直屬學校停課,但所有師生不得離校,要在工作組指導下,繼續圍繞《五一六通知》精神開展文化革命活動。

地區學校一帶頭,縣裏、區裏中小學立即緊跟,陸續停課。

昨下午,學校門口的公報是這樣寫的:“接縣委指示:從即日起,暫停一九六六年上學期教學活動。全體師生必須到校參加文化大革命,否則將不予保留學籍。    孝感二中  一九六六年六月十二日 ”

這下完了,最不願發生的事還是來了,我突陷悲涼,一片茫然。難道這輩子連個初中都讀不完呀,那也太窩囊,太可悲了。

不,畢竟說的是“暫停”嘛,用不了多久,一定會恢複上課的。一個小縣的學生才區區幾萬人,全國該有多少人啊?我對未來仍抱有希望。

“‘尺八’,你個把媽趕早投胎啊?”劉安靖起來就捆被窩,吵醒了下鋪的劉援朝。

“我姆媽生病,托人帶信要我回去。”

“撮白!信拿出來看看。”“貓眼”眨巴著雞屎眼。

“莫勺頭日老,正讚回去,你不要學籍啊?”“師長”的話讓“尺八”停住手,一屁股坐在床上,兩眼發呆……

“我關心的是今年放不放暑假。”“師長”提著褲子鑽出蚊帳。

“麽樣,又想你那個……”“貓眼”隻露個腦殼出來。

“你狗日再說!”“師長”抓起背心就產,赫得“貓眼”一下縮回頭去:“不敢不敢。”

……吃早飯時,我忍不住問“貓眼”:“你早上說‘師長’麽事?”

“冇得麽事。”“貓眼”假裝正經,守口如瓶。

“你告訴我,請你吃米酒。”

“當真?”
   “撮白出門遭車撞死。”

“附耳過來,我看了‘師長’的信,他跟隊裏一個……”“貓眼”

敢要說下文,見“師長”端著飯缽走過來,連忙改口:“他在學你,你是老手喲。嘻嘻……”

哦,明白了,他在指我和雅菲。好狗日“貓眼”,這種事他倒記得牢。

是呀,又過了半個月,雅菲該來信了,可是沒有呀。我兩次悄悄問過馮雨婷,回答令我失望。難道雅菲真把我忘了?不會的!一定是讓當前混亂的局勢耽擱了,我堅信我們的感情。

我決定過兩天再給雅菲寫封信。

 

不久,從廣播、報紙中知道“紅衛兵”運動已經在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的中學裏興起,並迅速向全國蔓延。很短的時間便波及到這個小縣城,又掀起一陣紅色漣漪。

 

那天,我正懶洋洋走近教室,忽然聽見王曼莉聲音:“趙旭東,這邊來,跑快點。”一看,教室門前的水泥乒乓球台周圍站著十幾個人,在那交頭接耳,趕緊跑了過去。

人群中有華美華、郭桂芳、鄒容清、李幼文、王曼莉、華潤蘭、丁玲玲、鄭東安、彭貴生、曹穎穎、郭金火……

 

“你住讀,麽樣這晚才來,算你遲到哈。”華美華麵含微怒。

凶個麽事嘛,課都停了,遲到就遲到,無所謂。

華美華雖對我不客氣,可我佩服她。

 

班主任劉昌雲也挨了大字報,說他不關心政治,走白專道路,心情沮喪,很少來班上。現在班上大小事情全由華美華一個人撐著,多不容易。換我,幹不了。

 

華美華從口袋拿出個紅袖章,上書三個黑色大字“紅衛兵。”說道:“作天學校成立了‘孝感二中紅衛兵總部’,臨時負責人是李水安。現在要求各班成立‘紅衛兵小組’。”

 

“紅衛兵,知道,武漢早就有了。”“樣子”就是消息靈通。

“這是劉老師給我的第一批人員名單,在場各位都在內,看吧。”華美華拿出那份名單,眾人圍攏審視。原來是劉昌雲內定的啊。

 

我在名單最後看到了我的名字。喲,最後一個,很勉強嘛。看來,劉老師真是不感冒我。

 

                    紅五類子女抱團革命

 

“‘紅衛兵’三個字麽樣是黑色的呀?真難看。”鄒容清摸了摸紅袖章。

“不準胡說,這是毛主席筆跡。”王曼莉朝鄒嗬斥道。

“唉喲……”鄒伸伸舌頭,閉上嘴。

“如果誰不想參加,也說清楚,這事不能勉強。”華美華說。

既然是毛主席的筆跡,那“紅衛兵”一定得到毛主席支持的。誰不願

參加呀?再說了,全班隻有四分之一的同學獲此殊榮,慶幸還來不及呢,

誰願退出?

無人搖頭。

“那現在選正副組長。”華美華再次發話。

“還選個麽事?你是組長,趙旭東副組長。你們說好不好?”王曼莉說完急忙給華潤蘭、“樣子”幾個遞眼色。

“可得。”華潤蘭、“貓眼”、“樣子”立刻附和。

“我也同意。”丁玲玲也站到我一邊。

“冇得意見。”其他人都表了態。

“行,我下來報告劉老師和總部。”華美華一臉輕鬆。

我完全沒料到王曼莉會如此不遺餘力地幫我,麽樣回事呀?難道雅菲對她有誤會?她不會是借我打鄒容清吧?我拿不準。

 

“就我們十來個人啊?”鄒容清麵露不悅地問華美華。我知道他想當副組長,可這小子平時老和女生吵嘴,遭女生憎恨,今天死在女人手裏,活該!

“當然不是。人人都可申請加入,但必須是五種家庭出身的人。”

“哪五種?”眾口齊問。

“工人、貧下中農、烈屬、革命軍人、革命幹部。”

“紅五類呀。”我聽張新忠說過。

“算是吧。”華美華點點頭。難怪她要把“工人”放在最前麵,她父親就是縣醫院的工人。她家我去過,她老大,還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母親無工作,家裏十分困難,領過學校助學金。華工作這麽積極賣力,不排除有感恩、報答的成份在內。

第二天我們這些人左臂上全帶上了紅衛兵袖章。

 

唯成分論是紅衛兵組織的原則,但我記得後來也吸收過其他類人員。

譬如在後來增加的人員中,周秀清家庭成分是“城市貧民”;祁秀蘭父母是教師。二人屬於“本人表現好”的中間類子女。

劉援朝父親曾是地區衛生局長,雖犯錯誤,仍屬人民內部矛盾,是能教育好的紅五類。援朝雖加入了紅衛兵,可心裏仍然很鬱悶,一次也沒戴過紅袖章。

 

班上城鎮戶口的同學,家庭出身大多屬於“中間類”——城市貧民。另有幾個是小商、小手工業者,相對“高”點了。

 

最讓我不解的是班上的農村生。除了鄒容清是雇農,彭貴生是貧農外,其餘都是中農。尤其是饒有蓉,長得那樣精瘦,穿得那麽破,生活那樣簡樸,麽樣會是中農呢?老實巴交的夏桂珍家庭成分居然是“小土地出租”,她是麽樣入團的呢?

看來,孝感這個地方確實富饒,富人多。

當然他們的子女會被排斥在紅衛兵組織外。

 

當了紅衛兵,我覺得光榮、自豪,天天帶著紅袖章。

我頭腦發熱,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優越感,認為隻有我們這些根紅苗正的革命後代才是毛主席最該信任、依靠的人,我們才是文化大革命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我們的父輩都是跟著黨,跟著毛主席從槍林彈雨中闖過來的,他們對黨無限忠誠,對毛主席感情深厚,從小就對我們言傳身教,要我們緊跟黨走,聽毛主席的話。

現在有人跳出來反黨,反社會主義,我們豈能置之不理、袖手旁觀!我們有責任站出來,積極投身運動,同一切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和形形色色的牛鬼蛇神幹到底,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紅色江山,保衛毛主席。

 

當年的錚錚誓言,現在想起來都好笑,兒子聽了更是嗤之以鼻,作驚訝狀,表示不可思議。可我當初就是這麽想的,你愛信不信。

 

 

         紅衛兵雄赳赳,氣昂昂上街遊行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學校紅衛兵一成立,仿佛整個校園立刻成了紅五類子女,不,應該說是幹部子女的天下了。一時間,各班的幹部子女,相互串聯,聊天交流,很快有了一種誌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感覺。不過,也僅限於聊天認識而已,最終並沒鬧出什麽大動靜來。

 

當年二中的幹部子女主要分為兩塊。

15軍部大院和軍分區子女為一塊:其中有張新忠、張曉玲、丁玲玲、方海南、葉挺新等人。他們都是我八一小學同學,方海南、葉挺新(外號“夜貓子”,父親是15軍副參謀長)兩人低我一年級。

軍分區有:王東、鄧建軍、傅安崗、胡小輝。

第二塊就是地委大院和縣委幹部子女,代表有:董王三、曹穎穎、張均鬥、何傳義、王曼莉、藏建國、餘江濤……

那時,我還不認識孫德敏,他和孫建國在校廣播室時,我見過,沒說話,隻覺得他機靈,傲氣,最近卻不知哪去了。

學校紅衛兵一成立,這些絕對的紅五類子女,理所當然地成為第一批成員,並且很快成為大家熱議焦點,代表就是“張瘸子。”

“張新忠老子惡燥哦,抗美援朝五次戰役當師長時,一個師擋住美軍三個師進攻。”

“吹牛吧,你聽哪個說的?”

“參考消息上的‘名將錄’。”

“可惜呀,老子英雄兒殘廢。”

“你不要看他腳擺(跛)了,手和幾(嘴)巴子惡燥得很。”

“遊泳還拿冠軍。”

……

是不是哦,我和張來往這麽久,怎沒聽他說起老爸?那小子肚子裏盛不住二兩香油,吹牛從不打草稿 。“夜貓子”說他是“話簍子。”

我不喜歡張新忠,甚至有時挺討厭他。他一見我麵就拿我開涮,我一生氣,他又會花言巧語吹捧我,還常送我點小恩小惠,收買我。但這家夥機密多,我經常從他那得到“最新消息”後,又拿出去賣弄,也很吸引人,覺得很有麵子。

與我走得近的另一個人就是餘江濤,個大,體壯,會武術(拳腳)。性格豪爽,脾氣大,隻有他惹人,無人敢惹他,張敏建式人物。其父是縣商業局副局長,新四軍五師幹部。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倆走到一起聊天,覺得很投機、痛快,便常在一起打籃球,逛馬路,我還把劉援朝引薦給他。

 

二(四)班的幹部子女大多是地委大院的。我隻認識張均鬥,還是王曼莉介紹的。他父親是南下幹部,時任地區工會主席。

張均鬥身高1.75米,而且勻稱,是當時解放軍儀仗隊標準身材。曾令多少男生羨慕,女生青睞,給我印象很深。他戴上紅袖章更顯精神,當時好像是他們班紅衛兵的頭。他口才不錯,講話不緊不慢,挺有條理。這幾天身邊老有人打圍,估計又在向他打探地區文化革命最新消息。

塗洪山,住我宿舍隔壁,我倆老相識了,常在一起打球。父親也是新四軍五師幹部,當然的紅五類子女。塗很懶散,也從不戴袖章。

 

過了兩天,孝高的方濟南(15軍方副軍長大公子、方海南哥哥)、洪贛北、潘東進一夥人到二中煽風點火,人稱“點火隊”。他們的口號就是風靡一時的血統論“龍海生龍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

第二天聽援朝妹妹劉平平說,這夥人和張新忠、“夜貓子”、閆建國在圖書室開會,被三(四)班熊寶華、肖合清幾個大個趕走了。劉平平認識軍分區潘東進,去找潘時,正好碰到這尷尬一幕。


我總的印象,文革初期,二中的紅衛兵成員大多數是老師指定的。自成立以來,沒組織過大的活動,幹過出格的事,隻是戴了幾天紅袖章而已,溫順得很,後來大多數人當了“老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