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untry

I used to live in a room full of mirrors; all I could see was me. I take my spirit and I crash my mirrors, now the whole world i
個人資料
正文

人到中年和Curiosity

(2017-06-15 13:27:14) 下一個

從前房主繼承來了7大叢牡丹花,每年從五月份起開花,香氣馥鬱。今年因為花骨朵特別多,母親節的那個周末我剪了一大捧帶去教會,獻給我們偉大的母親們。

 

雖然並不迷戀牡丹,因為喜歡它的香氣,每年我都剪下許多花苞,在冰箱裏可以保存大約1-2個月。有時party會送人,更多是周末在家時拿出幾朵插水瓶裏,一般4,5天香氣依然。

 

從而引來了非常多的好奇,更有人不請自來來我院子裏拍照。生人熟麵,又不好意思不請進家裏小坐,因而開始了一段不一般的交往。

 

象我一樣,她家裏已經空巢,感覺她非常地懷舊,精神不是很好。

 

我覺得象我們這種人到中年的國人,大多已經非常地宿命。我想這個跟我們的文化有密切關聯。

 

中國古言說,40不惑,50而知天命。西諺道,人生50才開始。

 

中國文化對人到中年的人群,鼓勵的是如何看透人生中的挫折磨難,接受生活的無奈,追求下半輩子過一種與世無爭的智慧生活。而西方文化卻鼓勵個人的自我追求,50歲後的人生同樣可以滿懷少年般的夢想。中國文化以人情練達來獲得自我尊重,而西方則以following your dream為最高境界.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中國人在這個年紀是那麽的容易懷舊,好像最好的時光已經過去,人的使命已經完成,我們的前途除了光榮退休就是含飴弄孫。由於失去了不斷探索的意識,整個人明顯顯得老氣橫秋。

 

如果說 curiosity 對一個年輕人的前途至關重要,同樣curiosity 決定了我們中年人下半輩子的精神麵貌。

 

除了工作,放下孩子,問一下自己,什麽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什麽會讓自己真正感到來自心底的滿足快樂?

 

從您最感興趣的事做起,努力把它做得更好,同時利用您的curiosity, 發掘更深層的能激發您興趣的東西,從中獲取滿足感。

 

譬如我對她說,如果您真的喜歡攝影,除了拍花拍人,為什麽不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布局,光影,色彩等等?借本書學點美術,提高自己的觀察欣賞能力。也許在學習過程中您會發現某些能激發您興趣的話題,譬如光和影的變化,這個興趣也許就帶您進入西方印象派的美術世界中。如果您對他們進一步感興趣,也許您就會去閱讀他們的傳記,參觀他們的gallery,參與網上的forum,最後成為一個在這個領域不一般的發燒友。

 

這個curiosity的過程,會激發我們自身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從而徹底改變我們的精神麵貌。

 

希望我們人到中年的人生不會象那已經開敗的牡丹花,轉瞬即逝而徒留唏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逍遙白鶴 回複 悄悄話 欣賞你的感慨,頗具同感。有些人容易陷入“我們不在的地方總是好的”這個幻覺,而忽略眼前的花香鳥鳴,忽視不同年齡段仍可以體驗和創造出來的歡愉。一個人無論到了怎樣的年齡,心氣不敗,自我的魅力就可以永遠盛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