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untry

I used to live in a room full of mirrors; all I could see was me. I take my spirit and I crash my mirrors, now the whole world i
個人資料
正文

父輩的精神獨立-由我父母想到的

(2016-12-13 08:13:19) 下一個

經常我們談到獨立,大多會想到年輕人的經濟獨立。其實這麽多年來,我發現,中老年人更需要獨立。而他們的獨立,則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特別是我們中國人,到了一定的階段,把豐衣足食子孫繞膝,看作最高境界。這種建立在外界環境的生活態度,不但忽略了個體的精神獨立,由於失去了內在的自我價值認知能力,造成中老年人對自身生活的失控感和不安全感,往往導致長期的焦慮不安,抑鬱和性格改變。

沒有精神上的獨立,就造成依賴,在乎人家的眼光。別人的一舉一動,旁人的三言兩語,都能夠掀風起浪,家人親人,無不被綁架。

就拿我父母來說。兩年前父親摔跤做了髖關節手術,我回國去醫院看他時,手術已經做了有一個多禮拜,各方麵恢複得很好。當時的情景是,雖然請了護工,母親還是每晚陪夜,白天回家做中飯晚飯帶給他吃(抱怨醫院飯菜不好),吃飯時每次都要我媽喂。我說,爸爸您應該自己動手吃飯,這樣能自己掌握速度和分量,不會噎著,同時鍛煉了自理能力。又說我們醫院裏即使在ICU,隻要病人雙手能動,都是自己吃,極少看見別人喂的。他一聽就不高興,叫道,我做了手術,你們就應該好好服侍我!而後故意把放在他桌子前麵的飯菜弄得到處都是。後來我又建議,晚上沒有什麽事,夜裏小便用尿壺,而且有護工,沒有必要陪夜。我爸一臉受傷害的樣子,恨恨地說,我養子女幹什麽來著?我有權利要求你們陪夜!平時又一遍遍地算著某某為什麽沒有來醫院看他,某某送了什麽禮物,值多少錢,兒子怎麽都沒有回來?

可惜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退休高級工程師,不但喪失了基本的尊重他人的意識,還一邊理所當然地享受著不必要的家人的筋疲力盡的照顧,又一遍遍坦然地用數字計算著他人的關心。到頭來,每天的高不高興不是取決於自己的內心,而是別人的行為。

我的母親,退休後10年一直在老年大學拉二胡練書法打太極,但是心裏沒有平安。按她的話就是沒有像別人那樣,兒女天天去看她。告訴我害怕過年過節,因為沒有子孫同堂。每年兒女的來回探望,每月的保健品郵寄,和每周的3-4個電話,都不能撐起她的自信。

然而千萬不能跟他們說自信自立,要求他們知足地享受現有的健康和生命,他們認為那是我們子女推卸照顧他們的責任,而幸福生活,在他們眼裏,是應該由子女提供的。到了今天,每每拿起電話,我都覺得沉重。不是我不愛父母,也不是不想跟他們話家常,每次聽到他們的不滿意,就覺得他們在揮霍浪費寶貴的時光,心都碎了。但時間一長,柔軟的親情在我心裏被抽得隻剩下幹巴巴的duty and guilt. 

中國社會的老人和年輕人,被表麵的孝和親情綁架地失了個體,實在是活得太累了!

我們不能改變上一代,我真心希望曆史不要在我們這一代重演,而放下一代一條生路。我們的下一代不欠我們任何東西。他們將來對我們的關懷,不是人生的應該和必須,乃是上蒼的恩賜,是錦上添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ziqiao123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養兒防老, 可以理解他們有那種想法. 我們這一代會很不一樣.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父母(非常理解),但我們自己一定要做到,至少我覺得我自己會做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