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櫪老記

老有所思,老有所記
正文

“江海第一山” 南通狼山 (五)

(2016-07-11 09:50:09) 下一個

張謇的別墅林溪精舍

狼山北麓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這裏林溪環繞,處處成景。我們從趙繪沈繡之樓出來,沿著山腳往西走,就到了建造在香爐峰下的林溪精舍。

導遊介紹,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開拓者。

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林溪精舍是張謇設計建造的,精舍即書齋和講習之所。林溪是指張謇當年為在狼山創立植棉試驗場而開辟的澆灌河。這裏當年是一片荒草,張謇叫人開鑿護小河連小洋港而通長江,從此這裏山水環抱,林木相依,張謇就在溪流旁邊建造了林溪精舍。林溪精舍為磚木結構,麵對懸崖,背臨曲溪,造型精致,掩映於叢花樹蔭之中。

張謇曾有“七十退而讀書”的想法,但由於事務繁忙,他七十歲後也不能完全靜下來讀書。不過,他晚年好多日子確實是在林溪精舍度過的。每到狼山,他就留宿在這裏,他以林溪為題寫的詩詞有數十首之多。            

近百年時光過去,林溪精舍依然保護得很好。這裏的會客廳、書房、臥室,都似乎在講述著過去故事。我們看到這裏的百葉窗,是用實木做的葉,借西洋形式為我所用,保留了內容上的中國特色,不是也折射了張謇為中國振興民族工業的思想光芒嗎?

看北麓碑林知南通“名氣”

導遊介紹,狼山北麓碑林辟建時間不長,一共有16塊詩文碑,詩文作者有宋、明、清、近代和現代人,字體涵蓋了真草隸篆,為狼山景區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氛圍。不少人對碑文不屑一顧,我卻頗感興趣。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北麓碑林”四個大字,既有草書的飄逸,又有魏碑的陽剛。作者是南通女書法家陳雲。此人我不認識,但不生疏。因為她是我弟媳婦的同事,原通棉一廠職工,又是我的一位同事的親家母。一個女工自學成才,成為南通有名的書法家,真不簡單。

這塊碑石上題刻一聯是:天地皆為水,維揚隻此山。作者周長應描寫了自己登狼山觀江望海水天一色的感覺,讚揚狼山是從揚州往東廣袤的蘇北平原最美的山。

右邊這塊碑,刻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南通寫的一首五言律詩《賣魚灣》。賣魚灣就在我們通州區石港鎮。公元1276年,文天祥被元軍追逼北上途中,經鎮江,曆盡艱險來到南通,不久從賣魚灣渡海南下。這首詩寫得很美:風起千重浪,潮生萬頃沙。春紅堆蟹子,曉白結鹽花。故國何時訊,扁舟到處家。狼山青幾點,極目是天涯。詩人在海邊遙望狼山,隻見天際一抹青黛色,多麽美啊!然而他把國家命運放在心上,不惜到處奔波。

這塊碑上刻著一首描寫狼山支雲塔的五言絕句:寶塔支青雲,去天才尺五,天上星與辰,粒粒皆可數。導遊說,作者殷學思是明朝南通地區的一位平頭百姓,我讚歎這首絕句朗朗上口,寫得生動樸實,平民化。

這塊碑上刻著七絕《家園雜憶》。導遊介紹作者胡長岑,是南通出的第一位狀元。第二個狀元是張謇。胡長岑於清乾隆五十四年即1789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他家住南通寺街,這首詩把他兒時住家一帶寫得很美。“我家小築城之北,細水春流直繞牆,行過石橋西畔去,叢篁深覆讀書堂。”

看完碑文,導遊帶領我們來到了界獸園。這裏雕刻著各種怪異野獸的名字,雖然古書上有記載,但現實世界並不實有,它們是古人臆想出來的,有的代表瑞祥,有的代表勇武,有的代表恐怖……諸位如有興趣,不妨與它們拍照留念。

“五山拱北”摩崖石刻

導遊請大家抬頭向上看,狼山北麓絕壁上有“五山拱北”四個摩崖大字,並具體解說這是明代嚴爾圭所題,明代萬曆年間吏部郎中、南通人範鳳翼所書,每個字的直徑有一丈多,氣勢非凡。嚴爾圭做過明朝的禮部主事,擔任過海門知縣,他寫的《五山拱北碑記》,開篇首句就是“登五嶽而小天下,登五山而小崇川。”五山拱北精辟概括出狼五山(除狼山以外還有軍山、劍山、馬鞍山和黃泥山),在南通地理位置及軍事上的重要性。狼山扼守長江,北拱南通,上衛南京,自唐末以來一直有駐軍。南通據江海之會,由此曆三吳,達兩越,連淞滬,出東海,動燕齊,實為南北咽喉之地。

這兩處摩崖石刻上方,是香爐峰。古時候,每逢天陰雨之時,雲氣從山峰石縫間噴出,如煙縹緲,加上山峰形狀像香爐,因此叫香爐峰。

 “五山拱北”的西側,有最近新刻的一方摩崖題刻,內容是範鳳翼的後人、清代著名詩人範伯子和張謇同遊劍山時,應僧人之請合作撰寫的劍山雷神祠對聯:百裏蒙休,山川大神止於此;萬方多難,雲雷君子意若何?導遊解釋說,供奉雷神,周圍百裏的人民被福蔭、承恩澤,但當此萬方多難之際,請問您這個雲雷君子作何打算呢?這副著名的對聯由範伯子的曾孫、畫家範曾所書。南通範氏,傳自範仲淹一脈,自範鳳翼之始,書香傳家,曆十三代不斷,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孤例”。

這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也許是最後一次全麵而認真地遊覽了家鄉的美景狼山,因而感慨頗多。我覺得探名山大川、走林海雪原、訪古都名邑、觀江南秀色,固然必要,而一些尚無盛譽、看似一般的地方,隻要您去那裏認真的走走看看,仔細咀嚼一番之後,就會發現這也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南通就是這樣一個不可忽視的旅遊勝地,值得人們走一走、看一看。不是嗎?我們的家鄉南通,“有江有海”“有山有水”“有古有今”“有南有北”“有中有外”,江海風韻,山水形勝;近代名城,人文薈萃;經濟發達,富甲一方;通派美食,堪稱一絕。“誰不說俺家鄉好”,我這個在海內外跑過一些地方的八旬老人,實事求是地說:南通是個好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e勿忘我_123 回複 悄悄話 圖文並茂的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