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銅鑼灣書店的經營者沒有基本的做人節操可言

(2016-01-05 23:30:22) 下一個

    最近,香港銅鑼灣書店成了一個網絡熱門話題,一些人以“書店經營者失蹤”為噱頭企圖挑起內地和香港的矛盾,製造兩地的對立,甚至要去告“洋狀”,宣稱要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投訴,一副標準的洋奴嘴臉。
    本人光顧過香港銅鑼灣書店,隻能用“不堪入目”四個字形容。那些所謂的“秘聞”、“內幕”、“宮鬥”,看起來煞有其事,其實根本不值一駁。明眼人稍微想一 下就知道,那些所謂“秘聞”、“內幕”、“宮鬥”無非就是些權色交易、權錢交易、政治權鬥之類的八卦,假設是真實的,那麽對於這種隱私,當事人是絕對不會 讓外人知曉的,也必然會采取最嚴格的保密措施,那麽書店的經營者又是如何得知這些情況的呢?當然,他們會辯稱他們朝中有人,有內幕渠道提供信息,但即使如 此,最多也就些捕風捉影的小道消息,但翻開那些“秘聞”、“內幕”、“宮鬥”,裏麵的細節描寫,簡直就是個人回憶錄的寫作手法,非當事人親曆不可能有如此 詳細的描述。那些“秘聞”、“內幕”、“宮鬥”的共同特點就兩個字:醜聞,除非當事人腦子進水才會把自己的醜聞公之與眾,但當事人腦子如果真進了水,他寫 的東西還有可信度嗎?再退一萬步,他們“朝中的人”如果真的神通廣大,他們又怎麽可能會失蹤呢?
    那麽另一個疑問就來了,那些書店經營者為什麽要如此不遺餘力持續編造、出版這些所謂“秘聞”、“內幕”、“宮鬥”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 利往,歸根到底無非是為了利益,一種是經濟利益,另一種是政治利益。從單純的經濟上看,這些書籍的銷量不會很高,在香港這個狹小的市場靠販賣這種書籍賺大 錢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些唯一的可能就是為了政治目的,通過醜化、抹黑、妖魔化中國最高層領導,達到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目的,為此,他們不惜昧著良心 造謠誹謗,這一點與前段時間國內有些“公知”熱衷於否定英雄、否定曆史如出一轍。
    本人也曾經光顧過日本的成人書店,有些畫報也會讓人感覺惡心,不堪入目,但那至少是真實的。那些AV女優賺錢的方式盡管讓人不恥,但至少是公開的、透明 的,不以侵犯第三者權益為前提的,出賣的也隻是自己的肉體,而銅鑼灣書店的經營者則是標準的做了婊子還要樹牌坊,徹底出賣自己的靈魂。從這一點上看,銅鑼 灣書店的經營者的節操還不如日本的AV女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