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當製度和法律無法解決問題,戰爭就成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2018-01-09 17:37:00) 下一個

本文為原創,引用或轉貼請私信。

美國的建立比較特殊,獨立戰爭時期的軍隊是由13個州的誌願兵部隊組成,然後統一由華盛頓統帥。獨立戰爭後,軍隊一部分解散,剩餘部分各自歸附自己的州政府統帥。一直到建國幾年後,美國的聯邦憲法頒布,美利堅聯邦才真正開始有了國家級的統一稅收,開始組建國家級的軍隊。

美國的政治結構更類似於封建社會的三級架構,而非英法,或者中國的中央集權結構。尤其是在建國伊始的時期,各個州之間高度自治,形成聯邦的的紐帶主要靠經濟貿易的聯係和共同抵禦外部的威脅的需要。美國的憲法明確寫著:各州憑自願加入聯邦。而這一點也恰恰給了後來的國家分裂以恰當的理由。

從19世紀開始,聯邦的經濟便逐漸呈現出一種以兩種生產方式為主的三元化模式。北方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以工業,金融業為主;南方開始以大型棉花種植園為代表的種植園經濟;另外還有處於次要地位的西部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模式。

北方由於處於工業革命初始,產品產量低,質量差,價格高,從保護民族產業出發,迫切需要國家級的對外關稅壁壘;南方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實行兩頭在外的模式。南方吸收北方的投資,向英國出口原材料,進口工業製成品。由於貿易互惠原則,南方如果想以低關稅向英國出口,同時也就需要給予進口的工業品以低關稅,這顯然不是急需銷售市場的北方所樂意看到的。

於是乎,這兩種生產方式之間的矛盾。美國是繼續保持這種作為殖民主義的經濟附庸地位的奴隸種植園生產方式?還是堅持獨立的實現工業化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兩種方式之間能否取得一種雙贏的和諧?從1830年就開始,整個社會做出了方方麵麵的嚐試。

為了平衡政治力量,隨著美國向西部發展,一個個新的州合並入聯邦,聯邦政府努力保持著蓄奴和自由州的數量平衡。這種情況一直到1850年,加州聲明作為一個自由州加入聯邦。作為妥協,北方自由州則要實施配合南方蓄奴州的《逃奴法案》。這個法案正式把南方的奴隸製問題擴大到了北方,引發了北方大部分民眾的不滿。南北兩方的民間針對黑奴的問題的抗議,交鋒愈演愈烈。

到了1856年,南方議員Preston Brooks在國會山的會議中毆打了激進的北方廢奴議員Charles Summer。之後,南北兩方民眾各自看待自己的議員為英雄。這也宣布,國會已經無法為這個問題提供理智的討論空間。

之後的Dred Scott vs. Standford案件,被南方出身的高院法官宣判黑奴有罪。這下,法律的路子也沒有了。

政府,法律,民意,三條路都已經走到盡頭。

於是南方宣布脫離聯邦獨立,美國的第一次內戰 - 南北戰爭開始。

戰爭的結果是徹底摧毀了南方的社會階層(主要指富有的種植園主社會階層),大量種植園被人為焚毀,隨之而來的是大種植園的生產方式的嚴重削弱。貫穿社會的主導生產方式重新歸於一元化。

無論是從前被意識形態所誤導,還是針對曆史表象的錯誤觀感,奴隸製並不是導致美國內戰的最根本原因。南北戰爭並非因奴隸製而起,也並非因奴隸製而終。雖然蓄奴和廢奴的呼聲貫穿戰爭始終,但實際上,黑奴從法律意義上的解放也隻是戰爭過程的副產品。美國黑人開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則要一直到馬丁.路德.金,艾森豪威爾和肯尼迪的時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