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淺談吐蕃曆史上的三次政治體製改革

(2018-01-09 16:39:47) 下一個

本文原創。僅限站內轉載,站外轉載請私信聯係作者。

有些曆史著作直接把吐蕃定義為"部落軍事聯盟"或者“軍國主義國家”,這都是不準確的。任何一個有生命力的政權的政治體製都是要隨著形勢的變化而給予相應的反饋。可以說,隻要統治者認為能夠有利其增加權力,穩定其統治地位,獲取更大的利益,就沒有什麽是不能改變的。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原則。

吐蕃在曆史進程中短短的200多年時間裏就先後進行了三個階段的大型政治體製改革。

第一次政治體製改革: 由部落聯盟形成國家政權

鬆讚幹布統治前期以及他之前的讚普時期,吐蕃為部落聯盟形式。讚普需要不斷通過盟誓來加強部落/豪族與王室的關係與忠誠,對於部落首領來說,通過盟誓來保證其家族地位的正當性、同時也維護了其家族利益。所以,這個時期吐蕃的政治體製就是這樣一個君臣結盟的政權。但這種結盟體製是臨時性的,因為盟約不是法律製度,履約與否在於盟約各方是否主動遵守。盟約的效力一般為本次結盟後到下次結盟前,沒有像法律製度般貫徹始終的特性。

鬆讚幹布即位後采取了三項基本的政治方略:第一,尋求對外開拓與發展,將吐蕃內部部落間的矛盾衝突,轉移到去獲取新的利益;其二,逐步改革原有的會盟製度,發展法律、法規建設;其三,對內開始進行國家級政治組織和官員製度建設。

鬆讚幹布時期,隨著征服地域和人口的擴大,吐蕃政權原有的中樞控製日益困難,讚普王權出現弱化的趨勢。軍事擴張中,貴族大臣紛紛成為統兵一方的軍事將領,對王室的威脅日漸凸顯。

第二次政治體製改革: 王室對原有軍事聯盟政權的意識形態改造

由於鬆讚幹布唯一的兒子早於他死去,故鬆讚幹布死亡後,由年幼的孫子即位,噶爾家族出身的大相(宰相)輔佐。但這導致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兩代嗝爾家族專權的局麵,王權被架空。直到698年,赤都鬆讚與母親用計謀剪除了噶爾家族的勢力。但由於噶爾家族長期把持吐蕃的軍隊指揮權,失去了主要將帥的吐蕃軍隊實力被削弱,接下來的數次與武周(武則天政權)的戰爭均失利。赤都鬆讚隻好親自統兵在外,其母 - 太後赤瑪類主持內政。由於受到前任大相專權的影響,一直到704年,赤都鬆讚死亡之前這段時間,吐蕃都沒有設置大相。

赤都鬆讚與其後的赤鬆德贊時期,是吐蕃從軍事聯盟體製向佛教化政治體製過渡的時期。推動這個政治體製變化的是吐蕃王室集團,主要的反對力量則來自於各個豪族勢力。為了避免重臣專權局麵的再次出現,新讚普先後采取了以下加強王權集權的措施:第一,重新設立大相,但由原先一人按照權力分擔,擴充到三人(單相製到多相製);大臣重用外戚勢力;開始任用非吐蕃出身的重臣(如:吐穀渾小王);加強對大臣的防範和懲罰(大臣中遭到撤職、罪罰的人數比例開始增多);國家政策方麵,讚普開始建立國家級的戶口、稅收製度(紅冊木牘製),由國家/王室直接管理。以上措施的目的非常明顯,為了防止大臣權力過於集中,王權旁落。

但即便是這樣,吐蕃仍然是軍事聯盟政權結構,各個地方勢力的實力仍然強大,一旦王室權力起伏變化,地方很容易產生反叛。麵對這樣一種局麵,赤德祖贊嚐試提倡佛教,試圖以佛教文化來來平衡當時的軍事政權體製對王室的威脅。赤德祖贊生前的崇佛措施遭到了大臣的抵製和反對,並直接導致他被大臣殺害。

於是其子赤鬆德贊年幼即位,瑪祥仲巴傑作為掌權的外戚大臣攝政。攝政大臣們以殺害其父的大臣是佛教徒為名義,實施了全麵禁佛的政策。直到赤鬆德贊成年親政後,設計殺死了瑪祥仲巴傑,再次大力倡導和推廣佛教。

赤鬆德贊的方式是至上而下的,他要求朝中夫人貴族、大臣改信佛教;王室家族成員改信佛教...並親自監督。這樣首先將中央的利益與佛教捆綁在一起。同時,他大力提高佛教僧人地位,並賦予各種特權,提出《三戶養僧製》和《三喜法》。他的設想是借助佛教這個新的信仰體係來統一大臣、貴族、地方豪族的思維方式,這樣也變相強化了王權統治,最終將吐蕃統攝於以佛教意識形態為基礎的社會氛圍中。

這段時期吐蕃內部的主要政治衝突是王室與貴族大臣借崇佛與禁佛對國家權力分配的角逐。

第三次政治體製改革: 政治體製全麵佛教化

牟如讚普開始的幾代讚普繼續深入推行崇佛政策,這個時期的吐蕃政治體製達到了全麵佛教化。但在不斷佛教化的過程中,新的政治體製與原有的體製之間,不同的既得利益集團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大,導致的社會動蕩開始動搖吐蕃的政權基礎,最終導致其解體。

赤德祖贊與赤鬆德贊主要在國家上層階級宣傳與發展佛教信仰,而第三次政治體製改革時期的幾位讚普則開始致力於以佛教來改造和重組吐蕃的傳統政治體製。

比如:牟如讚普借屬民向寺院布施財產多寡不均,下令在衛藏地區實行均貧富的政策。其目的是為了推行佛教的價值觀,但當時收效甚微。

赤德鬆贊廢除舊的多相製,改由兩位僧人為僧相。僧相位列於眾大臣與宰相之首,參與決策並主持吐蕃內外軍國大事。他同時還宣布,太子自幼年就必須開始學習佛教,將學佛與奉佛列為王室的宗族製度。赤德鬆贊的行為代表著王室集團開始嚐試以僧人權力取代傳統的貴族大臣的權力,建立以佛教僧人權力集團轄製貴族豪強的局麵。

赤祖德贊進一步深化僧人統治,將小型國家級會議完全交給僧人大臣組織,開始將傳統貴族大臣逐步排除在國家最高權力之外。這種舉動,引發了讚普王室及其所支持的僧人勢力與貴族大臣代表的政治力量間的激烈對抗和衝突。由於當時僧人的政治地位與實力遠沒有達到能夠與舊貴族大臣抗衡的程度,這場衝突對抗以赤祖德贊和僧相被貴族大臣殺死而告終。貴族大臣重新奪回權力並把持了朝政。

達摩滅佛引發吐蕃解體

達摩執政時期,在貴族大臣支持下實行了滅佛(而非禁佛)的政策。其後,達摩因為這個政策反而被僧人所殺死。不久,吐蕃政權便在滅佛說引發的社會動蕩與混亂中走向分裂並解體。

吐蕃讚普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削弱貴族/大臣的權力和加強王權控製,那麽他們為什麽選擇通過宗教,尤其是佛教來達到這個目的呢?

在目前發現的漢藏古籍中,還沒有發現對這個緣由的分析。但通過分析吐蕃當時的戰爭形式和君臣關係,不難得出一些很可能接近事實的結論。

與其他遊牧民族類似,吐蕃實行部落製的軍事建製。這個表現為部落即軍隊,部落即是生產單位、也是行政單位和軍事單位的三位一體。即便是鬆讚幹布完善了國家的行政結構,其最基本的組織元素仍然是一個個部落。部落是整個吐蕃的社會組織基礎。而吐蕃的戰爭組織往往是這樣的:一旦一個地區的部落接到出征任務,整個部落就全麵動員起來。戰場上,前方青壯年組成的部落軍隊在作戰。後方不遠,婦女、老人、孩子趕著牲畜、托著帳篷和生活用品,充當後勤人員和後備役士兵。吐蕃每占領一地,都是以部落為單位建立防禦堡寨,分割戰利品。

對於戰利品的分配,一般來說,攻占的城池與土地都要交給讚普。之後再按照功勞大小由讚普給予獎賞。而臨陣俘獲的人口財物,則歸俘獲的部落軍官/士兵所有。由於部落的軍官絕大部分也同時是部落的實際統治者和部落中最大的奴隸主,他們的觀念中,戰爭是快速增加財富、擴充奴隸隊伍,擴大實力的有效手段。在吐蕃早期,讚普和大大小小的部落酋長對此的看法是相同的。但到了吐蕃中晚期,國土疆域已經很寬廣。經過曆年戰爭掠奪,吐蕃內部已經形成了一些巨大的軍事部落,實力可直接威脅王室。同時,此時的吐蕃的勢力已經發展到地理上頂點,四周弱小的國家都被其吞並,剩下的都是強敵。而與強敵之間的國戰,對讚普來說,一旦處理不好對吐蕃的打擊就是傷筋動骨;對小型部落來說,在這種大型戰爭中很難得到相應的實惠,一著不慎,反而有可能族滅;相反,吐蕃內部的大型軍事部落的豪強們仍然想通過不斷的戰爭來擴充實力。這個時期的吐蕃國策庭辯時,就經常出現讚普與小部落主和,而大型部落多主戰的場景。這也成了吐蕃中後期的主要政治矛盾。

通過閱讀史料,這個矛盾的一個表現是:吐蕃中後期的戰爭多發生在讚普年幼,權臣輔佐的時期。而讚普成年執政後,則多尋求與周圍大國締結和平盟約。

所以這麽來說,吐蕃讚普大力扶植佛教,其用意主要便是為了解決國君與權臣之間對於戰爭與否的主要矛盾,因為主張和平乃是佛教的基本教義。吐蕃存續時期政權內部的的主要矛盾,既不是宗教之爭、佛本之爭,也不是王室強製臣民的信仰衝突,而是國王與大臣間對國家發展方向上的衝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