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到中年(十三)

(2016-07-09 19:45:03) 下一個

人到中年(十三)

     我們通過批量生產後發現,這條生產流水線的某些工位還有些不太流暢,又進行了局部的修改,最終這條生產流水線達到了雙班月產2000 箱(20英尺標箱)的產能,使公司生產走上了正軌。

    台灣威連工程公司的幾個專家與我們數個月的相處接觸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他們看到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看好集裝箱事業在大陸蓬勃發展的趨勢,他們很想在上海組建一個集裝箱工程技術谘詢公司,他們坦誠地把這些設想告訴了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使我們很有共鳴,根據我們已經獲得的信息,當時國內集裝箱的需求量一直處於嚴重供不應求狀態,國內有許多廠家都在醞釀著與國外企業合資籌建集裝箱製造公司,如:在上海和上海周邊地區的有上海遠洋公司,閔行船廠;江蘇的張家港,宜興市等地。但他們總的說來在上海還是人生地不熟,很希望我們一起參與,我倆在當時實在有些盛情難卻,最終還是接受了他們的邀請。

    但又不能不考慮到與寶榮公司的關係,雖然談不上與那裏的領導有什麽太深的感情,但參與了籌建的整個過程,並擔任了一個不是很普通的角色,對這個公司還有些留戀之心。至少希望著這個公司能興旺發達下去,所以考慮我和李浩不能一下子都離開寶榮公司。因為李浩是兩個車間的負責人,他一走肯定會影響寶榮公司的正常生產。我雖然是廠長,但下麵的各個部門都有具體的負責人在領導運作,在正常生產以後,隻是在各部門之間協調而已,這樣的人選容易物色,暫時沒有人也對生產影響不大。另外,我離開那裏的理由要比李浩充分許多,首先,我已經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把這個廠建起來了,並且產能達到了設計要求;而莊先生根本沒有兌現當時的承諾,我始終隻拿到這裏一份不高的工資;寶冶公司的三套房子,從來沒有在那裏住過一天,更不要說送我一套房子;我距家比較遠,長期住在公司裏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決定我先離開寶榮公司。雖然我提出辭職有很充分的理由,但真正當著蔡總麵提出辭職時,我就盡想到了蔡總的好處,在整個籌建過程中他也對我不薄,至少很尊重我,我又突然感到自己提出的辭職理由顯得蒼白無力,幾乎有些不能麵對,最終還是自園其詞地認為,既然決定離開那裏,也就用不著與那裏的兩位蔡總打招呼了,也好讓他們深思一下,為什麽我把廠建好以後就突然離開那裏?更讓他們知道,我不會向他們乞討任何東西,我隻是一個講究信譽的人。

    我的突然離開也確實使兩位蔡總反思和打聽尋找過(這是寶榮人告訴我的),他們在尋找我的時候,我已經和當時公司的總工程師台灣人士林博仁先生,邱和樂先生正在我家附近物色辦公地點和商量籌建公司的具體事宜。

    我盡管在合資企業幹了幾年,但我始終沒有想過有那麽一天,我將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或企業,因為我根本沒有點商業頭腦,完全是一個打工仔的胚子,出現下麵的幹等的局麵,足以證明了這一點。

    我根據邱先生的意思,與他一起經過兩個星期的籌建,在我家附近的浦東大道上的申江船廠大樓的三樓租用了一間30㎡的辦公室,請當地的裝潢人員簡單地裝修一下,辦公室就顯得很幹淨明亮。又從辦公家具商店購買了三套辦公桌椅;一套小型會議桌椅和兩隻鐵製文件櫃,放置在我們認為最合適的地方,感覺辦公室還很寬敞,舒適。

    林先生回來以後,又為公司取名為華僑工程谘詢公司,並且把一個很大的公司牌子懸掛在窗戶外,我們上班時隻要抬頭就十分醒目,清晰地看到公司的牌子。林先生又聘請了一個他新認識的朋友的女孩做辦事員,又雇用這棟樓的清潔工為我們做清潔工作。林先生把公司初步建立後又回台灣去了。我們三人一直堅守在這裏。當時我對籌建公司需要辦理什麽手續,真的什麽都不知道,以為有了辦公地點,再在外麵刻個公司公章,就可以對外營業了。當時還印刷了許多公司簡介圖冊,準備散發給客戶宣傳用,可是,我們在辦公室裏幹坐了許多天,沒有看到有客戶來光顧我們的公司,我心裏想:“我們的客戶在哪裏?”沒有業務每天拿他們的工資,心裏真不是味道。開始焦急起來,邱先生雖然不露聲色地忙著新建公司的許多事,但也顯得比以往沉默了許多,我知道他的心裏比我更焦急。因為我這是第一次幹這種谘詢公司的活,什麽都不懂,不知道,真是無知者無畏,我還一直期待著我們總有一天能扭轉乾坤,深信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斷的發展起來,公司將門庭若市地繁忙起來,憧憬著未來美好的景象。

    一天,邱先生突然把公司的財務賬目交給我說:“我有時可能回台灣或外出,目前公司的財務比較簡單,待以後業務正式展開後再聘請財務會計,現在交給您來管理。”說著就簡單教我怎麽做這些賬目。我真的感到十分的為難,我從來沒有管過財務,更不會管賬。在家裏我也從來沒有管過錢,我把每個月的工資從中取出一些零花錢外全扔給太太保管的,看到賬冊上的數字,我的頭就大了。我真不想管,但我不管誰管呢?但最終還是接受了下來。沒有幾天,果然他也要回台灣了,隻有我與那小女孩在唱空城計。

    隨著時間的逝去,心裏越發不安,我便向幾個有經驗的正在做公司老總的朋友谘詢,我公司能否可以對外營業?他們的谘詢使我感到更加的不安。根據他們的谘詢,我公司是屬於非法公司,一,沒有在當地注冊;注冊資金多少?全然不知道;二,工商登記都沒有,公司的銀行賬號等什麽都沒有,怎麽能對外營業?而林先生和邱先生都去了台灣,從來沒有聽說過他們說過何時注冊?注冊資金多少?其實,他們也一直處於舉棋不定的狀態,我不由自主的開始警惕起來,我可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啊。在這之前,有幾家籌建集裝箱廠的總經理都曾找我谘詢過有關集裝箱的事,並有意邀我參與他們籌建,但都因為路途較遠而沒有考慮,而死心塌地抱著這個公司,如果現在主動與這些單位聯係,這是回頭草有傷於自己的自尊,我絕對不會去幹的,但心裏確實感到有些後悔。並在心裏已經暗暗地下了決心,以後隻要有機會,我一定不能坐失良機了。

    就在這個時候,寶鋼已經與台灣偉聯集團公司簽約,準備在寶山羅店鎮籌建一個相當規模的集裝箱製造公司—寶偉工業。從公司的名稱和占地麵積319畝之大,除建造集裝箱製造工廠外,還要搞其他領域裏的合作。籌建工作進行的非常迅速,土建工程已經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他們的總經理趙勝先生不知道從哪裏打聽到有我這麽個人,並派人來找到了我,誠聘我去那裏參與他們的籌建工作。我心裏暗想,真是天助我也,我真想馬上離開此地去那裏報到。但又靜下心來細想,台灣朋友出於對我的信任,把這一攤交給了我,總不能一走了之啊!必須處理好才走。

    期間,我與李浩一直保持著聯係,他告知我,他將離開寶榮公司,並告訴我,他目前又另外一個台灣老板聯係上,準備在上海籌建一個集裝箱專用設備銷售公司。在期間,完全有時間來接替我。於是我對趙總派來的人說:“請轉告趙總,謝謝他的厚愛。我將手頭的工作移交後馬上來公司報到。”我在期待中煎熬著。

    李浩終於離開了寶榮公司來到了這裏,我把這裏的情況如實地告訴了他,看來他早知道這些情況,我雖然比他年長多歲,但他似乎比我成熟許多,他知道了這個所謂谘詢公司現狀以後,他就開始積極活動了,就與另外一個台灣老板許先生(我也認識,並與李浩相處了一段時間)談妥了一切,並把啟動資金劃到了他的賬戶,在他們的公司未正式申請注冊之前,他來華僑公司算是對林,邱兩位先生的一個交待,客觀上也幫了我的忙,讓我早日離開此地去寶偉公司報到。我對此一直心存感激。

    沒有多久,邱先生從台灣回上海,非常歉意地告訴我們,我們的公司流產了,我們表示理解,依然是朋友。並告訴他,我們都已經找到了工作,讓他們不要對此有更多的自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北國風光123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回憶,請繼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