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到中年(十一)

(2016-07-02 08:32:03) 下一個

網友們:我回國在上海參加交大120周年校慶,在上海逗留了一段時間,後來以後似乎有些陌生了。並不是對網友陌生了,而是對寫博文,發博文有些陌生了,使我意識到這是年齡的關係。這也將影響我的寫作速度和質量,那麽請網友諒解。為的是打法時間。                              

人到中年(十一)

    在工廠籌建過程中,我以工務部負責人的身份參與籌建工作,對自己的工作定位很明確,就是把生產流水線建造好,並培訓管理人員熟悉,掌握使用好這條生產流水線,使之達到設計產能。

所以,我把這條生產流水線未來的管理人員都安排到現場,在台灣威連工程公司的專家指導下參與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相互間的配合愈來愈默契。我除了應付工務部的其他日常工作外,也基本上一直在現場,因為我必須也要熟悉這條流水線的性能情況,並根據我在太平貨櫃公司的一些經驗,提出了一些建議,因為我發現,盡管他們設計的這條流水線已經在廣東承德建造過一個集裝箱廠,但有些地方的設計有些生搬硬套,顯得不太合理(廠房的機構,大小的不同),在我把自己的看法和設想與他們交流以後,他們竟然很樂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對局部進行了修改,不管從理論上還是後來的實踐中,修改後的性能確實改善了許多。由於我們都是搞技術的,彼此間有較多的共同語言,有著很多的溝通和交流,沒有多久,我們幾乎成了朋友。

    在業餘時間裏,他們經常聘請我和李浩一起出去吃飯。起初,我還真的很介意他們這樣做,是不是他們有什麽目的和企圖?但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發展,在社會上已經形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因此不再有什麽介意,隻要他們盛情邀請,我們就去了。而且,開始偶然帶我們一起去歌舞廳唱卡拉OK。有一次,也是我第一次進入歌舞廳,歌舞廳與當時看到的與電視裏的差不多,實際上就是後來才知道的KTV房。在昏暗的五光十色的夢幻般的燈光下,房間似乎裝飾的很別致,裏麵放著一排沙發,沙發前麵放著兩張很大玻璃茶幾,最旁邊放著一大堆音響設備。看見我們進去,裏麵出來十來個穿著很前衛的濃裝美女,蜂擁般的迎接著我們,同時飄來一股濃鬱香味(香水的味道),因為第一次使我不知所措,等我剛剛緩過神來,他們都已經被數個美女擁坐在沙發上了,並開始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或幹脆擁抱起來,包括我們的李浩先生。我看了以後,原來以為隻有在電視,電影裏才有,哪知道現實生活中就有,而且就在我的眼前。我一下子想象不出我的這些同仁,朋友,平時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一到這個地方,竟然使我不認得他們了,他們完全把我遺忘在這裏似的,一下子使我感到很孤獨而驚慌失色。也許這些美女根據她們的職業經驗和敏感性,隻是看了我一眼,仿佛知道我這個“鄉巴老頭”口袋裏隻有幾張小票麵的零花錢,更沒有信用卡之類的卡片(當時隻有老板或外籍人員才有),也就把我扔在一邊。這正好使我解了圍。在我要離開時,他們已經玩在興頭上,我也沒有與他們打招呼打擾他們,就離開了那裏。叫醒(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沒有睡著,而是在閉目養神)了送我們來的司機,送我回公司了(當時我們都住在公司的宿舍裏)。

    我與蔡副總經理雖然是同齡人,有些共同語言,但他原來是寶冶電裝公司的黨委書記,現在是投資方寶冶公司的代表,主要負責行政,財務這一攤的工作,除此以外,還潛在地擔任著對投資的另一方的監督的任務,這個角色必須由像他這樣一個八麵玲瓏的人來擔任不可,從合資企業等級觀念層麵來講,他也是我的領導,這樣使我們之間一下子有了一層無形的屏障,共同語言少了許多,盡管他那麽的隨和和平易近人。

    在外人看來,他對廠裏的一些重大工程,人事安排基本上不聞不問,總是整天笑嘻嘻周旋於蔡總和其他台灣人之間。平時顯得無所事事時,他常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潛心於練習書法,特別在晚上業餘時間裏,他往往不會馬上下班回家,總要還留下來練習一會書法,但從不回避任他人圍觀,我和蔡總都會進去觀摩他的書法,他的書法已經有相當的水準,贏得許多人的稱讚。我以前也曾經是一個書法愛好者,也曾受到眾人稱讚過,但已經放棄多年,已經退步了不少,退出了書法愛好者的行列。表麵看來兩蔡的關係還算融洽,和睦的。但心照不宣代表著各自的利益,觀點,立場是心知肚明的。使我們這些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在與他們相處時,總是顯得有些小心謹慎。

    我主要負責建廠工程技術方麵的事,我的上司是台灣來的蔡總經理,所以,與蔡副總的接觸,交流的機會不多。我隻知道當時他讓他手下的一位後勤管理人員告訴我,當時一共有三套兩室一廳的住房,告訴我,其中一套是我的,但也沒有讓我住進去的確切時間,更沒有要我去辦理什麽手續。但不管怎樣,這無疑是個好消息,我聽了以後感到很高興,並心存感激他的關心,同時認為,莊先生也是個講信譽的人。可是,後來才發現,這三套房子都給台灣人住了,而且,這幾個台灣人正是我們朝夕相處的朋友,我怎麽能啟口再提此事呢?

    我隨著建廠進程的深入發展,零件車間和組裝車間的設備基本安裝就緒的時候,公司的人事安排又作了調整,撤銷原來的工務部,成立零件課,組裝課,設計課,保養課,生管課。我被任命為廠長兼保養課課長;李浩為零件課和組裝課課長;經過培訓後各方麵比較優秀的一個同濟大學畢業的賀姓的學生任設計課課長;王長魁為生管課課長。這樣對我來說,工作開展容易了許多,因為各個部門都有負責人在具體領導,我隻是在他們中間進行協調,幫助解決問題。我雖然兼任保養課課長,因為設備都是新的,備品備件充足,一般在投產後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太多的檢修工作。我擔心的是,那麽多的非標設備在調試,試生產過程中出現治具尺寸不準,工件流動不暢,動作失靈等現象。這就需要對治具進行調整,設備進行改進設計製造。根據我的經驗,這種情況或多或少會出現。隻有等下一步的設備的調試工作來鑒定了。

    我與各部門的負責人召開了一個協調會議,製定了設備調試計劃,包括具體的時間,人員,工具設備,測試的數據等等。 當時車間裏的工人都進行過培訓,各種主要設備和工位的負責人也已經產生,在設備調試期間,安排培訓過的工程師對現場工人進行技術指導。我又根據台灣專家提供的集裝箱材料清單與生管課課長商量,開始準備試生產30隻2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材料與焊材的備料工作。

我與幾位台灣專家也經常去現場解決一些調試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設備的調試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隻花了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全線設備的調試工作。

    樣箱的試製是建廠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通過試製可以進一步檢驗設備的性能,工人的熟練程度,整條流水線的產能(測量每個工位作業的時間),根據測得的數據,分析出影響產能所在,從而提出一整套的修改方案,使這條生產流水線更完善。

    30隻2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材料(卷板和型材)在設備調試工作結束時,生管課已經在前一天就告訴我了,並把不同規格的鋼卷用叉車送到了零件車間的開卷機的堆放區;型材放在型材預處理機的堆放區;木地板已經放在完工線的裝地板工位旁邊的地板堆放區;其他標準件(角件,門封條,壓條),封膠,貼紙等都在倉庫裏的物料架上,隨時可領取。這是生管課的第一次備料工作,應該說配合的很不錯,但在批量生產後,這樣的速度是跟不上生產節奏的,但深信他們隨著工作的熟練程度的提高,王課長的聰明才智的發揮,一定能滿足大批量生產的需求。

    首先在開卷機上進行開卷,並檢驗該設備的平整度,尺寸精度,開卷速度等性能。然後將型材,開卷後的鋼板分別在型材預處理設備和鋼板預處理設備上進行預處理,同時檢驗這兩台預處理設備的性能,是否達到了規範所要求的粗糙度,密度,清潔度的要求?然後在剪板機上按圖紙尺寸要求進行裁切,在衝剪機上衝缺口;然後在折彎機上,選擇所需要的模具,調節好治具位置尺寸,按加工程序折彎加工。在零件車間加工的所有集裝箱零件用叉車送至組裝車間相應的工位。

    組裝車間按總裝工位的總裝工藝要求,分為:底盤線;前框線;後(門)框線;左側板線;右側板線;頂板線,六條部件組裝線。在總裝工位往後連接著的工位有:箱內箱外焊接工位;箱內箱外焊縫檢修,清潔工位;整箱清潔,預塗工位;底漆(鋅粉底漆)噴漆房;中層漆噴漆房;流平房;烘幹房;麵漆噴漆房;流平房;麵漆烘幹房;冷卻工位;裝木地板工位;鎖地板螺釘工位;裝門密封條工位;貼標貼工位;裝標牌工位;箱內箱外打封膠工位;集裝箱水密性試驗;集裝箱強度性能試驗;船級社驗箱師出驗收合格證書;交貨使用。整條生產流水線很長,當時一般產能(雙班)每月2000箱(20英尺標箱)。

    後來這個行業競爭的非常激烈,有個別上市公司想壟斷這個行業,把產能提高到年產十萬箱,二十萬箱,三十萬箱(20英尺標箱)。為了達到這樣的產能,使流水線的自動化程度不斷的提高,還有將流水線無限製的延長,最長的達數百米上千米長。在我以後的經曆中,曾參與過這樣的設計。

    通過樣箱小批量的生產,使整個公司的員工對集裝箱製造業有了一次感性認識,掌握了集裝箱製造的生產技能,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更加默契,這條生產流水線的設計,製造經過一次考核,根據測量的數據證明,達到了所需要的產能。但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才能使這條流水線更完善。這條流水線最大的遺憾,由於先天不足,公司占地麵積有限,進一步改造流水線,提高產能是困難的,恐怕適應不了後來對集裝箱的需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