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巧川村:致已逝去的青春 zt / 中央對安徽小三線的批語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2015-12-15 11:33:20) 下一個
文 Stam Lee
 

“為何離鄉”

對於中國人說,故鄉的觀念是很強的,背井離鄉對國人來說應該是件很殘酷的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廣大農民為了擺脫貧窮落後,進城打工,這是傳統中,我們能想象到的背井離鄉。然而,在富饒的長三角地區,我們卻同樣有著另一種離鄉愁緒。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交通的不便;有的是資源的耗盡;有的是為環境而逃離;有的是政策的一聲令下……

“長途汽車在盤山公路上行駛,搖搖晃晃的,一時向左,一時向右,顛來倒去,晃得一車的人都頭暈惡心,女青工在吐,男青工在忍,一個車廂彌漫著嘔吐物的氣味,靠窗的人把窗戶開到最大,後麵的人便嫌風大迷眼。旁邊又有人說關窗關窗,冷死了。有人要關,有人要開,轉眼就像有戰事發生,但微弱的抗議聲剛起,又忍了回去。

女青工們嚶嚶地低聲啜泣,不多時車廂裏一片哭聲。

關了車窗悶,開了車窗冷。有人便罵起來了,說,這破車,連窗子都不會設計,哪裏像我們上海的電車,窗是搖下來的,要開多大縫就搖下來多少,又不會吹痛麵孔,又透了氣。

 他這話一落,一車的人都開始說話了,七嘴八舌,說上海如何如何好,大馬路如何如何寬,哪會像這裏,山連山,彎連彎,全部是山……”

這是紀實小說《隨身而沒》開頭描寫的一個場景,發生的地點真實存在,安徽省績溪縣巧川村,這是位於皖南與浙西交界的一個小山村。

1965年,就在小說中說的這片美麗寂靜的土地上,一支由上海數萬幹部員工組成的小三線建設大軍,靜悄悄開進了這裏的山溝,開始了前後長達24年轟轟烈烈的小三線建設。

家,是每一個人的港灣。但對於當年那些在皖南深山裏的三線人來說,家不僅僅是回歸的地方,還有著另一種牽掛——每年清明,還總有些當年的三線人回到小山溝祭奠曾在這裏工作、去世後就葬在此的親人或者同事——20多年的生活,績溪已被當年的三線人當成永遠的家。

《隨身而沒》描述的許多細節與我們采訪的人所講的故事有眾多驚人的重合之處。為支援“小三線”建設,大上海的一批青年職工被送往位於皖南與浙西交界的深山的從事與軍工生產有關的工作。

他們的青春與不安分,統統都被鎖在深山裏。男男女女,惹是生非,渴望脫離,卻一再被折翼。這是一段真實的過往,許多人至今沒有從當年的“發配地”回到生身之地的上海。

所謂“三線”,是1964年8月,根據毛澤東指示,“要準備帝國主義可能發動的侵略戰爭,但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與沿海地區,不利於備戰。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後方。”為此,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當即發出“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最高指示,要求搞好三線建設,即把一部分工廠、軍事工業搬到後方去。沿海邊疆的前線地區為一線;三線為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西部省區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後方地區,共13個省區;二線指介於一、三線之間的中間地帶。其中川、貴、雲和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的腹地俗稱小三線。

皖南與浙西交界的後方基地,就是上海小三線的搬遷目的地。涉及軍工、基礎工業和短線產品342個項目458個工廠。

當年的三線廠曾經創造過輝煌,但三線人也把自己的青春留在這座大山中。直到1988年,隨著國家戰略調整,小三線幹部職工才隨廠離開深山。

人生有多少個20多年?這裏留下了他們太多的回憶。於是,在20多年後的今天,還有不少人紛紛回到當年的山村,進行“尋根”之旅。

還是那條很窄很窄的山路,路兩邊是很高很高的山。進入山穀,幾棟老房子出現在視野中,那些老房子一棟棟整齊地排列著,再往裏走則更壯觀,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風格。很難想到深山密林當中竟藏有如此壯觀的建築群!當年廠區,大多已改建,但還是有很多曾經的痕跡,空曠的大禮堂,禮堂很高很深,牆上留著淡淡標語。如‘備戰、備荒、為人民’。往後走就是一棟棟倉庫,倉庫很大而且之間都是連著的。再往後走就是一些廠房,當年應該是很漂亮的徽派風格廠房,現在很多竟成斷垣殘壁,四周雜草叢生……

在一間已經被改為養雞場的辦公室房間裏,我們意外找到了6個保存還較為完好的老膠片。經過專業搶救性處理後,一段激清燃燒歲月的清晰影像展現在我們眼前。

還是想引用紀實小說《隨身而沒》的故事結尾。

“過了不久,徐長卿回上海讀大學去了。朱紫容和老魏結了婚,後來,聽說朱紫容懷孕了。

……

又過了一陣子,徐長卿接到仇封建的信,說小白臉師哥舒,有一次一個人進到百鳥墓的老林子裏,迷了路,過了一夜才被人發現沒回宿舍,全廠人出來找,發現他在一塊溪穀地裏被突發的山洪衝進石頭陣裏,淹死了。

……

又過了很久,中央發出了命令,讓所有三線廠回撤。原來的生產資料、廠房、機器等,留給當地政府。仇封建和小林,劉衛星和江芸,還有老魏和朱紫容,還有全廠二千多工人,還有這一片八家工廠,全都撤回了上海,退回到原來的單位。中央對安徽小三線的批語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這時已經是在徐長卿離開安徽八年以後的事了。

……

有一天徐長卿看報紙,看到一條簡報,說原任安徽XX器材廠黨委書記方XX因故自殺身亡,原因不明。”

站在當年的建築群前,我可以確信,在這裏曾經發生過許多與青春有關的故事。

當年的人與現在遺存的景,以此,致已逝去的青春。

(老膠片發現於巧川村,當年萬裏鍛壓廠廠區位置,如今已被廢棄用作養雞場的廢墟內。作者不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