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好秋

留不住歲月,就記錄下歲月裏的日子
給自己,也給願與我分享的人
(歡迎來訪,轉載請告知)
個人資料
天涼好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語言能力

(2021-04-11 10:23:29) 下一個

前兩天打電話問候一位加拿大退休的老朋友, 談起語言能力的問題。他有豐富成功的職業經曆,在加拿大,美國,日本,中國都工作過,但是他說自己對語言不知怎麽就沒有天賦,曾經試過學法語,日語,西班牙語,中文,都是半途而廢,沒有什麽收獲。可他女兒就不一樣了,能夠熟練地讀寫法語和日語,還能夠用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進行簡單的對話。他非常佩服女兒的能力,總覺得她應該從事國際貿易之類的工作。

我迅速檢討了一下自己,發現我也不是一個對語言悟性很高的人,大學時曾經嚐試著選修過兩年德語,一年日語,不知為什麽就是進不到腦子裏去,到現在幾乎全部還給了老師。到了加拿大也試著去參加過單位組織的法語培訓,但同樣提不起興趣,幹脆決定不再浪費時間。好在中文和英文都還過關。

朋友趕緊為我打圓場說,中文和英文這兩種語言應用最廣泛,你能夠同時掌握它們,也就夠了。

總覺得自己是屬於那種腦子比嘴快的人。跟人談話,腦子裏的想法淤積在那裏,總是不能精彩地表達出來。一直很羨慕那些妙語連珠的人。

但發現能說的人也分兩種:

一種人屬於話浮在嘴上,見人就叭叭叭不停地說,在人群中總是爭當主角。乍聽花裏胡哨,被蒙住,覺得這個人好能講;但觀察一段時間,就發現這個人說話的時候耳朵是關著的,講的都是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看法,根本沒有聽進去對方的意思,就在那添油加醋,天花亂墜地胡謅八扯。時間久了,跟這樣的人談話感覺就是一種受罪,一種浪費時間。

而第二種人是真正會表達的人,他們的耳朵是張開的, 他們的大腦是時刻轉動的,這可以從他們思考的眼神裏看得出。他們能從對方的談話中聽出隱含的意思,在極短的時間內分析,判斷,並能找出合適的字眼來回應,達到甚至超過對方和自己期盼的效果。真的是讓人敬佩!

想想我們大家喜歡的幾位“名嘴”,多是屬於第二種人。稱他們“名嘴”,是因為他們精彩的談話從嘴裏傳遞出來。但其實大家忽略了他們耳朵的能力。相信每一位名嘴都是一位很好的傾聽者,不能認真完整地聽懂對方的話,是絕對做不出能夠打動人的回應的。

以前認為表達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得到的,但經過這麽多年的觀察和體會,越來越覺得基因還是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聽起來有點悲哀,但我們在無法改變自己的先天條件的前提下,隻能通過不斷地注意提高自己的傾聽能力,增加詞匯量,有意識地鍛煉自己說話的邏輯性,來慢慢地改進。

想起剛來加拿大時找到的一份臨時工作,團隊裏或者是新技術移民,或者是當地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是一些受過高等教育但缺乏本地經驗的人。其中有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大帥哥,將近兩米的個頭,金發碧眼,正在讀研究生,本來一個近乎完美的小夥,隻是說起話來大打折扣,吞吞吐吐,給人感覺傻傻的。不知他用母語說話是不是也這樣。他自己也很清楚這個問題,午休一起聊天的時候曾經跟我們說他和老婆兩個人語言能力正好相反:他聽力好,但不會表達;他老婆是會說,但聽不太懂別人說話;所以兩個人隻能綁在一起,互相幫助。逗得我們笑,他也笑。

關於語言能力,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說話口音和表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能力。有的人思維敏捷,口若懸河,但口音很難改變。比如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有些明星,在北京上的學,經過專門的語言訓練,又長期定居北京,接受過無數次的采訪,還表演話劇,舞台劇,可口音卻一輩子都沒有變。而有的人從南方到北京剛一兩年,卻是滿嘴京腔,比北京人說話還溜!

來到北美的人也一樣,有的人移民過來沒幾年,說英語就地道得幾乎聽不出口音;而有的人生活了一輩子卻還是口音濃重,很難讓人聽懂。以前對印度人的一個偏見就是他們英語很熟練,很愛表達,但卻口音濃重;可最近辦公室新來了一位年青的印度女同事卻徹底改變了我的這個種族偏見。她非常開朗,健談,有著很強的駕馭詞匯的能力。剛開始聽她說話,以為她是第二代移民,後來有一次閑談中才知道她來了不到四年,剛剛入籍。

這讓我不由地想起家裏有一位上海的舅媽也是語言能力極強,關於她這方麵的軼事很多,比如文革期間她全家被下放到貧困山區工作,到那裏不久,家人就驚奇地發現舅媽能熟練地用當地的方言和村裏的人交流。

疫情期間一直在家工作,感覺這一年裏說的話比以前都多。在辦公室工作的時候,肢體語言占了交流的很大部分,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眼色都能表達很多意思。現在和老板同事們開會,多數時候大家都不露臉,全靠聲音來交流,對語言表達的要求就會更高。有時候心裏想的一個意思,能不能準確地傳達給對方,是需要注意的。

多倫多匯聚了250多個種族和170多種語言,同時會說兩種不同的語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曾經一位女同事,雖然知道她是希臘後裔,但在加拿大出生,給人感覺非常當地化。我們辦公室當時其他幾個同事來自不同的文化,大家似乎都把她視為和我們不一樣的純正的加拿大人。有一天她帶自己的女兒來辦公室玩,漂亮的小姑娘和媽媽兩個人之間對話用熟練的希臘語,讓我們吃了一驚。看她說著我們完全聽不懂的語言,感覺象是變成了我們不認識的另外的一個人!後來好奇地問她,她說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父母有關。她從小父母就在家裏一直跟她說希臘語,所以如今她也堅持和女兒用希臘語對話。

除了她,辦公室還有一位波斯美女,一位來自地中海馬耳他島的大姐,提起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她們都顯得那麽自豪!她們還常常問我一些中國的問題,稱讚中國悠久的曆史。現在回想起來,我決定開始拾起中文寫作,注冊了文學城博客,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也許是她們對自己母語的熱愛和執著潛移默化地感染到了我。

喜歡文學城博客,因為在這裏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用我們都熟知的同一種悠久美麗的語言,講述著各自不同的生活,分享著不同的人生觀點。時不時難免會發生點碰撞,但正是那些碰撞才會引起思考,才能讓大家進步。

有時候害怕一種巨大的無形力量,象席卷全球的COVID-19病毒一樣侵入這片淨土,逼迫大家必須戴上口罩,不能盡情呼吸,盡情說話,盡情歡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會感到隱隱的心痛,對自己熟悉的文字產生質疑,寫博也變得沒有動力。

希望文學城能夠永遠堅守住這份潔淨,這份自由,象春天的空氣一樣!

(2021年4月10日攝於安大略湖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