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17

(2016-04-08 06:11:36) 下一個
第二節:“拆票”-匯豐向中國經濟輸血的血泵
那麽你回頭再來看看“拆票”這件事,它的意義之大,怎麽說都不會過分的。上麵已經說過了,當時的中國就是個資金繃緊的國家。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所以上海的錢莊老是出事,金融風波一波接一波。1866年,1875年,1883年,1898年,1910年,基本上每十年就要來上一次大的。歸根結底,銀根太緊。銀根緊到什麽程度?1872年到1930年上海銀拆,即上海的隔夜拆借利率的峰值59年平均下來在年息26.84%。這段時間裏英格蘭銀行的貼現率最低2%,最高不過10%。法國年金公債長期在5%。當然你可以說人家是平均值,我們是峰值。我們的平均值1872年至1930年也不過6.14%,相差不大呀。這個地方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判斷銀根的緊和鬆,還是從利率峰值上觀察比較可靠,平均值是危險過後的常態,不足以用來考察金融危機的存在和力度。當然我這裏最好拿人家的峰值來和我們的做比較,可惜我沒有這方麵的數據。或者我可以用另一個例子:1876年左宗棠西征借款中的第四次借款是由匯豐操作的。左付出的利息是年息15%,而匯豐以此債權在歐洲分析出售的利息僅8%,這在當時的歐洲已經算是高利率了。不管怎說吧,19世紀下半葉直至20世紀初,中國的利率水平比世界高出許多是不爭的事實。

那麽中國缺資金嗎?一個已經有了成熟的匯票市場的經濟體怎麽會缺資金呢,它可以創造資金嘛!但是準貨幣的底線是最終結算不能穿幫。中國缺的是結算資金。白銀實在太少。而且這太少的白銀還總是作單向運動。即從內地向口岸特別是上海流動,從口岸向海外流動。[1]以中國的貿易逆差水平,三,五年的單向流動足以摧毀整個國家經濟。1930年代發生的金融危機就是這麽回事。但是從1890年到1930年,這種本應該分分秒秒發生的危機一直沒有發生。理論上的白銀單向流動實際上沒有流起來。其根本原因在於匯豐給拆票這個古老的金融工具賦予了嶄新的近代金融意義。在這個新意義之下,拆票成為了中國對外貿易逆差債務結算的信用憑證。[2]中國用這個債務保證來結算國際收支的出超。如同當今的美國國債。中國手中的美國國債的真實含義是什麽?不就是用來結算其對華貿易逆差的債務憑證嗎?那你把現在中美貿易之間的事想明白了,反向套回到當時去不就行了。
因為拆票有了這樣的新功能,它可以替代白銀來做最後結算。不光是在上海金融界和匯豐之間做結算,內地對上海也是常年的逆差貿易。據海關埠際貿易統計,四川省1891-1910年平均逆差400萬關兩,1911-1920,年平均逆差700萬關兩,1925-1930,年平均逆差1500萬關兩。湖南省1917-1931年省際貿易逆差總額達3500多萬關兩。當時整個長江流域,除山西外的華北,華南的部分地區,甚至到大西南,隻要從上海購買洋貨或者自製近代工業產品的,無一例外地出現長期持續的,巨額的對上海貿易逆差。這些逆差無法結清,必須要由上海錢莊對當地錢莊幾十年如一日,源源不斷地拆出莊票才能了結。[3]而上海錢莊之所以具備這樣的債權能力,完全是因為他轉身麵對匯豐的時候,能夠以債務清算他自己的逆差。這樣白銀才能安安穩穩地分布在全國各地,上海這樣的一個中國金融貿易的絕對中心,1910年到1930年,日常白銀存底總在二,三千萬規兩到七,八千萬規兩之間,同期對外貿易逆差總額達20.5億關兩。這個奇跡歸根到底要匯豐能承認逆差債務,如同中國現在承認美國國債可以用來結算對美貿易順差一樣。當然中國可以不承認,堅持黃金清算,那麽當今國際金融貿易秩序就垮了。秩序垮了,中國有什麽好處?這個道理拿到當時的匯豐去也是一樣的。從這一點出發,再仔細想想以後的曆史發展,結論自然而然地脫穎而出了:中國的近代化,是吃了外部世界的補助的。你想啊,發出去的是白條,收進來的是東西。技術支持有英國人負責,那東西背後的血汗還不是外部世界的?反正1930年前,中國的白銀,逐年或進或出則有之, 長期的因貿易逆差而大量流出則斷乎沒有。[4]中國近代在1930年之前沒有用貴金屬結算她的貿易逆差這個在學界可以算作定論。


[1]這樣說是本於內地對上海貿易逆差這個基本事實。但是細分起來,則也有過白銀大量流入上海,上海白銀大量流入內地的時候。一般一年中春絲茶,冬棉糧,這二個收購季節總是需要大量的現大洋的。雖說總體而言,內地購買洋貨多於上海購買土貨。但是洋貨是推銷,可以賒賬,土貨是收購,鄉下人也要交稅,必須付現。所以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一方麵內地欠著上海的洋貨賬,另一方麵,上海購買土貨還是要付現。
[2]實際上,匯豐隻是一扇門。中國是通過匯豐和外部世界發生金融聯係的。對匯豐的債務保證就是對外部世界的債務保證。
[3]清末民初的埠際交易,多用申票結算。無須白銀。
[4] 1894年開始,海關將進出口白銀數據分別單列。這些數據應該包括了複進,複出。當時上海,香港,天津,漢口各有自己的銀拆,洋拆行市,各有高低利差。白銀就在這幾個口子之間逐利流動。再者,匯豐銀行的總庫在香港,那裏實際上形成了一個世界白銀儲存中心。英國人將白銀按他們的需要在滬,港,歐洲,馬來亞,印度之間頻繁調動。所以,海關的白銀出入數據,哪怕是淨輸出也並不能證明中國白銀的外流。當時的歐洲也不用白銀,銀元就算到了那裏也得重新熔鑄成歐洲標準的銀錠,費工費時,在匯兌已經普及全球的形勢下,誰會棄先令匯票而收進白銀?所以說作為支付貿易逆差的白銀應該是沒有流出過中國。中國白銀的大量外流1930年以後才發生,原因後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哈總好學不倦,讚!如今還願意讀書的人不多了。我最近打算讀一下Jane Austen,配合電影,放鬆下腦子。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我的信念是選擇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良和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地方生活,即使生活在底層也不會太差,我們家從祖輩開始都是18歲以後選擇到外地發展的,也算是一種逐水草而居的模式吧,我的兒子們長大了我也鼓勵他們往高處往更好的地方走,地球沒發展空間了飛到火星上去:)。
荷蘭是比英國還老的資本主義國家,是英國的師傅,很多事情隻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隨緣而來強求不得,有國內國外學者比較荷蘭和長三角,據說發現各方麵有相似之處,想上海廣州這樣的環境,仔細想想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以前中土亂世還是這些地方安定一些,投胎投到這些地方算是一種福分吧:)美國長期來看南部有拉美化傾向,我還是待在東北部好了。
有兩本書我準備有空讀讀,複旦譚教授的長水集,他的弟子葛教授主編的中國移民史,很有知識性。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英我的確是“崇”的。這個世界有今天,英國是領路人。沒有英國,你我周圍的生活環境都不一定是現在這個樣子,而這個環境你我是欣賞的,願意老死其中的,也願意它成為子孫寄命發展的地方。不然的話,何必寄居此地,回中國好了。美我則未必“崇”。美國實際上是海洋大陸的混合模式。它近代經濟上的發展模式未必和德日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它運氣好啊!真是God Bless America.美國的發展瓶頸能夠打開,依靠歐洲的三樣東西。1.無前期教育,培訓成本的成年勞動力的大量湧入,2.一戰,導致美歐之間債權債務關係顛倒。3. 二戰,導致本來無路可走的美國工業的過剩產能擴張到全世界。這三條使得美國成為近代史上唯一從大陸模式的瓶頸中突破出來的國家。這造成了大家的錯覺,覺得美國的路是正確的,於是模仿。將來美國也未必不會失敗,因為信心十足嘛。隨便怎麽走,無路之處,上帝會為你開路。當年日本也是這樣想滴!日照大神的子孫呢,隻管勇往直前,“帝國興衰,在此一役,希望諸君,多加努力”。
那,我們不是英,我們也不是美,我們不是上帝的選民,我們也不是日照大神的子孫。我們怎麽辦?我們要在這個英美主導的世界上生存下去,靠什麽?靠“心”。生存和死亡,一心之轉而已。而這一心之轉,難乎其難!哈總是明白人,不用我多說。舉個例子,荷蘭。當年也是個狠角,可惜時運不濟。看看荷蘭人是怎麽走過來的,看看如今的荷蘭,一個富足,安逸,與世無爭的商業國家,對比一下同樣時運不濟的德國,不值得思考嗎?德國是不能第三次開戰了,要是能早開戰了。何至於5年放進200萬莫斯林?日本人已經承認了自己“二次戰敗”。德國人還在硬撐,還工業4.0,忽悠吧。為什麽總是失敗?因為“心”沒有轉變,命運也就不會變。反過來看看荷蘭,就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隨便說一句,飛利浦公司是個很有特點的公司,和世界上的大多數跨國公司的營業模式不一樣。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哈,豆兄似乎有英美情結,可英美是可遇不可求的啊,英是中世紀最發達治理最好的國家,美國是最沒有沉重的曆史包袱的國家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哈總談到了實質了。到底是經濟還是政治?經濟活動的目的和結果在於分配。人類社會的分配從來都是政治的。所以關鍵不在於政治還是經濟,在於公平和效率的平衡。隻有在無政府狀態下,無序的,紛亂的,對衝的經濟活動產生的分配才能刺激人類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導致人類社會的普遍富裕和幸福。就是說當政治不直接幹預經濟的時候,分配模式會讓人類產生公平的感覺,從而刺激生產,增進財富。一旦形成正反饋,社會公平富裕"瞬間而至"。這個是文藝複興以來的人類曆史實踐證明的。明明白白的事情,卻隻有很少一部分人類相信它。大多數大陸民族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大陸民族傳統上都是專製政治決定分配的。就是說如果以亞當斯密做標杆的話,亞歐大陸的人類活動政治也好,經濟也好"自古以來"都是錯的。這個在心理上他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怎麽辦?還是路徑依賴,政治主導一切,快速模仿,迅速做成一個現代化的外殼。用這個"事實"證明本民族文化還有存在的理由。這種由政治主導的經濟活動,其動機不再是分配,而是恐懼。那麽它最終變成分配急劇扭曲的鬧劇也是理所當然的。縱觀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英美的正路,和大陸民族的邪路交相輝映的曆史。法,德,俄,日,中,伊朗。一個接一個前赴後繼地跳入火坑,決不接受前家的教訓,決不反思,決不反悔。令人唏噓。人類的偉大出自人類的苦難,人類的苦難出自人類自身的缺陷。人類的缺陷來自它的命運。希臘悲劇的主題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豆兄回來了,假期過得還好嗎?

你提出的二戰前日本的貿易行為很有意思,
“日本沒用定價權。如果日本是像英國人那樣以利潤先導的,
那他會在原料價格高昂,製成品價格低落的時候放棄這種對華貿易模式,另尋它路。”

我想因為日本不是貿易體係的建立者和擁有者,
在英美的貿易體係和價格體係裏,
製成品的價格總是要高於原材料價格的,
這樣才會有貿易順差的出現。
日本因為要擴張,想擠進世界貿易體係,另外作為工業後進國家,
必須以低價製成品與英美的高價製成品競爭,否則其工業品就沒有市場,
它的傾銷政策能不能算作其擴張政策的一個側麵呢?
利潤至上或者其它的什麽至上,總是有一本帳可以心算的,這是人類的行為模式:)

再說這種實際上賒銷最後還是要中國還的,最後還是要以侵略中國的方式讓中國來還,
別的不說,被日本炸毀的中國工商業有多少呢,靠銷售鴉片收回多少呢。

我覺得貿易問題從來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混合了經濟和政治的問題,
我的哲學是,經濟問題從政治角度思考,政治問題從經濟角度思考,
這樣才有層次和立體感。

看不見的手說的是純經濟學麽,我怎麽覺得是政治經濟學呢:)
亞當斯密在他的書裏好像也說了許多政治政策方麵的東西。
TG賣高價假發和阿拉伯人賣高價石油一樣,有unintended consequences,
TG的外向型經濟不也某種程度上得益於阿拉伯人的高價石油麽。

TG的50年代那是為了穩定政權站穩腳跟,曆代農民起義的教訓深刻著呢,
另外匈牙利事件也敲了警鍾,不是被常凱申反攻成功,就是被老大哥接管,
你站在他的鞋子裏,就能略微理解一二。。。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哈總好。總算回來了。
自由貿易是不會形成長期持續的貿易順逆差的。觀察中國近代的貿易史,中英之間的貿易狀況就很自然。最早是生絲茶葉對鴉片棉織品的平衡。後來生絲茶葉牌子做塌了,無以支付英國的進口產品,怎麽辦? 英國商人馬上找到了替代生絲茶葉的產品,豬鬃,桐油,冰蛋,手工編織物。就是說,隻要是利潤為導向,那麽貿易自然而然地會找到你有我無的商品進行交易。隻要在自由貿易狀態下,你說的"不存在誰輸血誰"的觀點才能成立。那麽我們再來觀察中日貿易。中日貿易的特點是上下遊貿易,中國提供原料,接受製成品。而當時的中國是個自由貿易的國家,就是說,中日之間的原料和製成品的價格都要收到國際價格的競爭。日本沒用定價權。如果日本是像英國人那樣以利潤先導的,那他會在原料價格高昂,製成品價格低落的時候放棄這種對華貿易模式,另尋它路。它采取了集權統治下最方便的做法,1.買斷中國的原料生產基地,降低原料價格,2.降低本國的工資水準以利傾銷。這樣利潤是做出來了。但是這個利潤是以剝奪中日二國勞苦大眾的根本利益,扭曲社會分配公正來實現的,它可能是大公司,國家公司的賬麵利潤,但絕不是整個社會的利潤。它將一個本來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活生生的扭曲為政治問題。而且它還不是一個國內的政治問題,因為刻剝日本人民雖然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利潤的實現還是要靠銷售,對吧。大量的日本產品的對華對美對印度傾銷,實際上是將日本人民的血汗分一部分給了外國。對美日本一直是逆差,就是說日本也是打白條拿美國東西,所以日本在美國的低價傾銷對日本並沒用產生多大傷害,對中國就不同了,中國沒用國際支付能力,你低價進來的日本產品除去原料部分造成了巨大對華順差,而且由於日本工業特點和規模的製約,這個順差隻會逐年擴大,那中國怎麽辦? 隻能打白條收下。這難到不是日本對中國的輸血?近代中日關係的根本問題就在這裏。
至於你說的壟斷定價導致分配扭曲。這個是事實。但是孫悟空七十二變,最終變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壟斷定價也要服從自由貿易的檢驗,除非整個社會體製就不是自由的,那還用討論經濟學幹什麽,一把手槍對著你也是一種分配。比如五十年的不是他愛怎麽定價就怎麽定價嗎?看不見的手在哪裏?當時中國頭發在國際市場上是持壟斷地位的。可以任意定價,當時國家外匯要的緊,價格定的很高,反對的外貿老師傅統統算舊社會殘渣餘孽遭到壓製,結果中國頭發的高價格直接觸發了化學纖維假發的研製,不到幾年,中國頭發的出口量降到了0。說明什麽,隻要市場是自由的,壟斷隻能得逞於一時。你看油價不也是嗎。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中國經濟70年代末走投無路的樣子,難到不是50年代的報應。現在美國各行各業的壟斷利潤,最終還是要被看不見的手報複的,隻是時間問題。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貿易是互通有無,不存在誰給誰輸血的問題,
貿易逆差或順差,是按照各種貨物和服務的價格銷賬結算後的結果,
而各種貨物和服務的價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宗商品是通過期貨市場來定價的,定價的原則是什麽呢?
是貿易商的利潤至上還是生產者的利潤至上,這似乎是個可以爭論的問題,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算是實話實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