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抗日的國共之爭 (07 / 14 ) 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2015-08-28 15:15:26) 下一個

更多內容請見 學摜東西-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599175818
 

抗日的國共之爭 (07 / 14 )

目錄

1、輿論戰

2、七七前的中日戰場

3、國共從十年對抗到合作

4、抗戰全麵爆發:七七和八一三

5、抗戰初期的退卻階段

6、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7、正麵戰場

8、敵後戰場

9、偽軍

10、磨擦

11、抗戰的戰略反攻階段

12、與日、偽接觸

13、資源和代價

 

6、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到了抗戰的相持階段,戰場形勢逐漸靠向平衡,日軍因前階段的損失和戰線的拉長,必須暫停或暫緩進攻,以補充兵力和物資。主戰場即兩軍交戰的雙方主要兵力對陣停留在黃河和秦嶺、大別山、大巴山、武陵山的東沿一線。日軍如要繼續進攻,就必須在山區作戰,這是個難攻易守的地形。此時中國得到了片刻的喘息,借此機會,在正麵戰場上初步站住了腳。

也是正因為如此,加上歐洲戰爭爆發,歐洲、亞洲、歐亞的國際政治的衝擊和國內各派政治力量的發展,以及後來爆發的太平洋戰爭,中國的抗戰局勢產生了三個大的變化。一是敵占區域和交錯區域的步步擴大,中國軍隊相應在敵後的作戰規模也逐步擴大。再則是因為敵後生存條件的壓迫,國共之間的軍事糾紛開始變得顯著。第三就是親日勢力全麵整合,在華北和華東建立了完整的偽政府和成建製的偽軍。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形成了正麵戰場和敵後戰場兩個主要戰場。

 

 

2014-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