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珊博士心理工作室

專業的心理幹預,情緒調節,親子關係,兩性關係等心理主題的原創小文。旨在普及心理科學知識普及,推動大家對心理谘詢的認識和重視。歡迎提問和討論!
正文

重度拖延症患者病理分析報告

(2015-07-13 09:59:18) 下一個
重度拖延症患者病理分析報告
美國心理學家幫你分析為什麽會得拖延症
 







文/徐藝珊


美國弗尼吉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一個月後的周日是一份報告的截止日期,我看了看日曆,嗯,還有一個月呢,時間充裕著呢。兩個周過去了,還沒幹,想想,就剩兩個周了,這周末就得開始寫,然後下周再補充完剩下的,截止前完成妥妥的。結果,周六朋友相約去玩,好容易回家了,累了,不想幹,周日吧。周日到了,睡了個懶覺,起來查查郵件,想著可以開寫了,突然肚子咕嚕一聲,哎呦怎麽就中午了,做飯吃飯兩個小時過去了,吃完了看看電影,逛逛網站,又到晚飯了。。。結果自然是這個周末又沒寫成。到了截止日期前一天,一個字還沒呢,頭懸梁錐刺股,天昏地暗的終於趕在周日晚上11:59分提交了。。。。
這一幕有沒有感覺很熟悉?這就是拖延症患者的典型症狀。作為一個間歇性+選擇性拖延症患者,我在拖了又拖折騰了好幾天後,深深覺得拖延症有侃侃的必要。
 

拖延症有什麽危害?
 
作為最早對拖延症進行曆史性縱向分析的學者,Milgram在1992年將現代社會的高度發達與拖延特性聯係了起來,認為現代科技社會頻繁設定的截止日期和人們肩負的責任義務增加了拖延症的發生。
 
在美國,據不完全估計,大學生中有超過75%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80%到95%的學生有這樣那樣的拖延行為;而在整個成年人群體,拖延症長期影響著至少15-20%的成年人。
 
拖延症的危害,經曆過的人都知道。例如,根據美國的一款網上報稅軟件H&R Block統計,2002年報稅的時候,由於拖延症而在最後一刻倉促報稅的人們忙中出錯,總共繳納了4.73億美元的額外費用,平均每人400美元。拖延症爆發時,沒動力做事情,是不是的找點而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拖呀拖,一直拖到截止日期前夕,開始突擊,熬夜,倉促趕工。質量就不要提了,能在最後一刻做完就萬幸了,實在做不完還得申請延期,無法延期怎麽辦?那就隻能自吞苦果,後悔不已了,心裏埋怨著自己怎麽不早點開始。
 
 
我們為什麽會得拖延症呢?

1)基因遺傳因素

Arvey為首的幾位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分析211對雙生子之間拖延症的相似性,得出一個結論:拖延症特質中約有22%是由基因決定的。
 
2)人格因素及其穩定性

心理學家Steel總結了十個反複測試拖延症穩定性的研究後發現,不論是平均跨度42天的短期前測後測,還是曆經10年前後的重複測試,人們的拖延症有著高度的穩定性,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幅改變。
 
因此,很多研究者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探索了各種人格特質與拖延症的關係,結果不出所料,很多試驗都指向嚴謹自律性人格(conscientiousness )與拖延症密不可分。在這種人格特質中,理智(rationality),效率(efficiency),努力工作(hard work),都是和拖延症相關的主要因素,而責任心(responsibility)則是這一人格特質中與工作學習成績聯係最緊密的。
 
3)“嫌棄”待做任務

實際上,我們很少在同一時間拖延所有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我們在挑挑揀揀,選某些事情先做,而拖延著另外的事情。研究發現,至少50%的人選擇拖延是因為待做任務的內容,當以下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時,我們更容易拖延:
 
待做任務讓我們不愉快(unpleasant)
待做任務隨之而來的獎勵或者懲罰比較遙遠,沒有即時性。
 
4)自己的高度焦慮

高度焦慮的人,傾向於過分擔心任務完成後可能帶來的負麵結果,從而把工作推後。
 
其實研究者們發現,這種擔心的背後是完美主義下對失敗的恐懼,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對社會中高標準的抱怨 。如果我們有這些傾向,我們會覺得我們的行為無力改變現狀,與其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映,我們不如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我們擔心失敗,我們就創造一個萬一失敗了可以用的借口。通過逃避,拖延,我們可以推遲甚至不去麵對我們所懼怕的後果。但是拖延的後果呢,往往是更加焦慮甚至自我厭惡。
 
5)衝動與尋求刺激

心理學家說,有衝動特質(impulsiveness)的人,也傾向於有拖延症。
 
為什麽呢?因為他們喜歡及時行樂,為了追逐眼前的滿足感,有時會忽略長遠的責任,從而開始拖延。還有一種人呢,喜歡需求刺激。他們故意把事情放到最後一刻來做,就是為了體會那種截止日期前趕工的緊張感。但是心理學家Ainslie指出,這種對緊張刺激的追求是有可能上癮的,上癮後,延遲的行為會日趨嚴重,最終可能導致任務完成質量的降低和持久的悔恨。

看了上麵的分析,有沒有對自己的”病“有更深的認識了呢?
不要擔心,下一期,我們會談談如何從小克服拖延症,讓大家把拖延症的種子扼殺在搖籃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