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d

Life is messy, and we’re all a little screwed up in our own special snowflake kind of way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朋友-艾琳(8)

(2015-10-04 19:23:24) 下一個

艾琳從來沒有結過婚,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和男朋友相處時懷孕了,生下了兒子。男朋友不久後也離開了。艾琳從此就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由於有穩定的工作,生活也沒有什麽問題。

為什麽後來這麽長的歲月裏一直也沒有找一個合適的人一起生活,這個我不得而知。每個人自有他自己的原則以及想法。人口簡單,生活也簡單,事事都自己做主,很是一種難得的自由自在。孩子大些到了可以一起出門旅行的時候,隻要就著孩子的假期,天南地北,國內國外地雲遊天下,在幾十年前,可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

如此這般,時間長了,什麽都成了習慣,越來越覺得沒有改變的必要。改變了,好則好,若不那麽稱心如意,豈不是白白給自己增添煩惱?

一晃眼日月穿梭,孩子長大成人了。艾琳也慢慢步入中老年。有一次我問過她有沒有想過找一個伴呢?想過的,艾琳坦然承認。然而這卻不是那麽容易垮出的一步。人到這個年紀,疾病慢慢襲來,我一輩子下來,到老了再去照顧個老人,這不是自找麻煩又是什麽?

人往往是這樣,不願用已知去換未知。自己過的舒心的則已,很多家暴的受害者也寧願忍受,不敢尋求幫助。對於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環境,再如何不堪,也比外麵未知的世界強上百倍。

我問艾琳,你後來和本的父親有過聯係嗎?

有的。他住在外州,我們一直有聯係,我還去過他那兒呢,我們之間是普通朋友的關係。

我又問,那本呢?他和他父親之間的關係呢?

沒有什麽關係,這個問題我讓他自己決定,他說他不想和他父親有更多的往來。

 

說實話,我很欣賞美國人的這種淡然從容。他們盡量不讓事情惡化,不讓自己和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壓力。他們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以後也不會抱怨父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意見與決定。在可能的情況下,放下包袱,輕鬆地生活,讓自己孩子更快樂。說錯做錯了什麽,盡早道歉取得諒解,然後既往不咎,繼續前行。

相反地很多我們自己的同胞,父輩,幾十年如一日地不是羨慕嫉妒恨,就是看不起這,瞧不起那,分分鍾地抓住小辮子不放,一有機會就翻舊賬,幾十年前招待過的一頓飯生怕你哪天忘記了他的大恩大德。孩子小時不當人看,大了還是把自己意誌強加於人,沒有最起碼的尊重與克製。

這些感受並不是我一味地以偏概全,當然有特例,隻不過這是我的耳聞目睹,以及我個人親身經曆的過往。

謹請不小心點進來看到這裏的網友原諒我的一麵之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bd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老一輩的中國人身上包袱很重,也是有曆史和文化因素在裏麵。不過說到底這還是個人的選擇。一定要理性與克製。
zaa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同意你的觀點,我們要改進的其實就是這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