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看大家的博客好多年了。今天突然想開通自己的博客,和各位交流、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正文

摩根城的中國女人們(五)

(2016-12-16 08:35:42) 下一個

    七月初的一個周六上午,老公從實驗室加班回家的路上,看見downtown 街道上有活動。就拉著我和孩子去看熱鬧,到那裏才知道當天是本城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南北方向的街上擺滿了各種搞義務服務孩子的攤子,兒子玩了好幾家,還得了幾個小獎品,心裏樂開了花,我們隻能跟著,讓他盡興了。氣墊滑梯旁的人群裏走出了一個中年中國婦女,她大聲“喂…..”地朝我喊,我停下望著她的時候,她終於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你….是中國人嗎?”,就在我點頭之後,她抓住了我的雙手。

   “終於看到中國人了!”她激動得聲音都顫抖了。我感到很奇怪,笑著說“這裏有八百多中國留學生哩,你從哪裏來?”

    這時一個美國老頭上前和我們打招呼,這位大姐---Linda說是她的老公!他們五一在長沙舉行了婚禮,在國內轉了轉,六月底隨老頭來了美國,Linda這麽激動是因為和一個美國老頭單獨住了一周多,沒搞懂人家的一句完整的話、也沒吃一頓中國飯!哪裏有中國超市?哪裏有中餐館?她在長沙當警察,到這裏能做什麽?......聽她一連串的發問,我的頭嗡嗡作響,像置身於炸彈堆裏一樣,驚慌不已。等等,我沒搞錯吧,一個中年的中國警察嫁個一個看起來比她大十幾歲的美國人….還語言不通…..為什麽?,老公拽了我一把,我這才清醒過來。唯一的一家中國超市就在離這裏不遠的一條背街上,我們把她領到門口,我留了我的手機號碼給她,想讓她需要的時候打給我。她卻結結巴巴的說,她還沒手機,怕不好打給我。那老頭盯著我的嘴,我隻好用英語告訴他,這是我的手機號,她以後可能需要。

    那天以後接連兩三天,Linda就成了我和老公口中的牽掛了。她不習慣西餐,肯定餓著肚子、她不懂人家的語言,被罵了,也不知道、….一直討論到:她出了什麽事情,誰也不知道啊!後來,連著的兩個小測驗清除了關於Linda的所有信息。又過了幾周,在中國店碰上了Linda,她老公還是跟在後麵。她買了好多川菜調料,她說,從上次知道這個店後,她開始給自己做飯了,老公做他自己的美國飯。她不記路,每次出來,老公都跟著,怕丟掉……

    Linda倒是比我勇敢得多,每次看到她,她都不慌不忙、虛寒問暖,還說去過中國人的教會了。聽了這個消息,我的擔心徹底煙消雲散了。教會裏熱心的同胞會幫她解決各種各樣的困難的。

    十月底的時候,一個美國教會在Marila Park舉辦Square dance舞會,我接受了口語老師的邀請,也去了。我和老公沿著河邊的小道走到那裏的時候,人還不多。登記、放下帶去的食品後,我們就去附近的我們常去的那座木橋上走走。摩根城的秋天豈止是漂亮,無數的山丘連成樹的海洋,正是層林盡染的時候。薑黃色的小木橋散發出不知名的一種木頭香氣斜架在約三尺寬的蜿蜒清澈、一路潺潺歌唱的小河上,河岸上的幹幹淨淨、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在陽光下發著亮光。黃色、紅色、深紅色的樹葉隨風沙沙地飄零,落得滿橋、遍地都是,還有落到河麵上的,隨波逐流而去了。

    就在我們在小木橋上瞭望的時候,看到了Linda,她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拿根樹枝低頭在那裏畫著,樹葉落在了頭發上。她聽到我喊她的名字,就來到了橋上。她不想再見到出軌的前夫,索性嫁個老美,很快拿到綠卡、把她唯一的牽掛---兒子帶著遠走他鄉。所以Linda通過網絡婚介介紹和這個麵善的老頭認識、結婚了。現在在她老公的介紹下去一家美國餐館做洗碗工了,她說她老公接送,不是很辛苦。再過幾個月要考駕照了,到年底她攢的錢就可以買輛二手車,可以自力更生了。

    聽到這裏,我知道Linda正在步入AA製生活,美國人多數都這麽過,她老公認為她是有生活能力的,不能隻呆家裏。對於打工,Linda倒是沒有異意,隻是想去中餐館,有個說話的人。無奈要他接送,隻能聽他的。聽到我說他老公是為她好:要在美國生活,先得練好美式英語、了解和切入美國人的生活啊!Linda的表情才晴朗了。踩著落葉回到公園裏的時候,舞會已經開始了,她老公正在門外焦急的等她。

    第二年夏天,Linda的兒子來這裏讀高中了。那時我不能理解的Linda已經去Kroger做收銀員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