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看大家的博客好多年了。今天突然想開通自己的博客,和各位交流、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正文

下雪季

(2017-01-09 11:30:08) 下一個

    今天窗外又飄著大雪,雪花隨風飛舞著,翻卷著,被風撕碎著,等落下來的時候成了細碎的白末了。路麵上因為沒有積雪,剛落的雪隨風而起,像一層白色迷霧、白色雲層一樣翻滾著,一波一波的散開,又一波接一波地湧動著。門口的小樹下、信箱旁成了雪花的避風港,停下旋轉的雪就在那裏休息了。

    春天,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去葬花;春華秋實之後的隆冬,不是雪花在年複一年、一遍又一遍地埋葬和清潔這茫茫世塵麽?所以今天的雪花在我的眼裏壯烈美得使我沒了別的思緒,不得不寫寫雪了。

    在西佛吉尼亞的時候,常常下雪。那裏多數時候,雪花大如席,安安靜靜、飄飄灑灑,一夜就可以把草地、小灌木蓋得無影無蹤。隻留了大樹們披著白色大衣,頂天立地。那雪像羽毛般蓬鬆、柔軟、舒服。

    山裏的雪,下得快,化得也快,第二天中午向陽處滿破的白色羽絨被就在陽光下破爛了,最多第三天,雪就無影無蹤了。隻有陰坡上的雪,可以停留一周左右,那就成了年輕人的天然滑雪場。所以,每年前幾次的雪都是在孩子們的歡呼雀躍中落下的:小孩子們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一個個把自己滾成了雪人;大孩子們踩著滑板從高坡上很豪氣地衝下來,讓青春在一片銀裝的世界裏盡情的瀟灑;一些年輕媽媽們也推著嬰兒車出來透氣,看熱鬧,恨不得寶貝快點長大,帶著他們去雪地裏撒個野。

    雪夜摩根城裏最吸睛的風景要算酒吧門前了:周末的街上,火樹銀花,閃爍的霓虹燈下女孩們帶著頭飾、穿著迷你裙在酒吧門口排著長長的隊,她們在紛飛的雪花中說笑著、尖叫著,小夥子們爭先恐後的尋求女伴,因為門票的規則是:女士免費,有女伴的男士門票減半。我幾次裹著棉大衣從主街上走著回家,都沒看到他們的隊子在變短,而是在延長。雪夜的寒冷都被他們的沸騰的熱血給驅逐到另一個星球去了吧?

    後來搬到了巴爾的摩,很少有落雪過夜的時候,隨下隨化,想堆個雪人了卻孩子們的心願,也得把周圍的雪掃到一起才夠用。去年聖誕節後的大雪暴,是我以前見過的最大的一場雪:落了二尺七寸的雪。我把後院的雪堆成了迷你的人工滑雪場,高的一頭1.80米,低的一頭大概半米。由於在屋後的陰處,快兩個月才花掉。那段時間放學後,我陪著小兒子玩得不亦樂乎,沒買到滑雪板,塑料箱子、平板椅子,能用的都用的,那種對雪的享受,美到要醉了。等我的滑雪場融化之後,還惆悵:這可能是今生看見的最多的雪了?

    沒想到很快就不再遺憾了:北達科他的大雪,一月能下四次。這裏的雪下的很少有溫柔美,更多的是豪放美:風氣雪湧,呼嘯而過。所以前院裏和屋旁看到的雪漠,雪一層一層的錯落著,頂麵上還有圈形、弧形的細紋,就是沙哈拉沙漠的照片,隻是雪代替了沙。鄰居房子之間是圓錐形的雪丘,屋後的開闊處就成了雪原:不見了池塘、不見了小路、不見了籬笆,新的又累積在舊的上,渾然一體、白茫茫的一片。

    年輕人開雪地車、電雪橇在Trail上飛馳而過。人們好像習慣了這雪的世界,在超市門前看到我裹得嚴嚴實實的裝扮,一位熱心人告訴我好消息:寒冷天氣還有兩周就結束了!

    由於地勢平坦,大雪覆蓋後分不清路上和路外,稍不留神,車子就會陷在雪裏。自從從大窗戶裏親眼目睹到三輛車主花了近一個小時在零下24度的雪野裏拖出了一輛車子的全過程後,不再覺得這裏的雪野的荒蕪和冰冷了。

    祝雪中的人們:溫暖、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